有些事情——是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的。他们想了一个办法,一个关于“绿色”的办法。这个办法听起来很好,为了大家好,为了地球。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他们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产东西了,会弄脏空气。要弄一个新的标准,一个新的规矩。谁的东西不“绿色”,谁就要多给钱。这个事情在联合国开会的时候说,说得很大声,让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也要这么做。
这个规矩,像一个框框。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已经发展好了,用了很多能源。现在他们弄一个框框,让后来的人不好发展。因为要变“绿色”,就要花大钱,技术也要新。这样一来,别的国家就慢下来了,就只能做一些简单、便宜的东西。
中国没有在框框外面喊。中国直接走进了这个框框里。他们本来以为,他们在技术、钱上都先走一步,这个新的“绿色”跑道,他们肯定还是第一。他们不提以前谁排的脏东西多,也不提一个国家有多少人,就说大家现在一起跑。
然后事情就变了。
中国的电动车出来了,满街跑。这让那些做了几百年汽车的国家,心里不舒服。中国的电动车,价钱和烧油的车差不多了。里面的东西,什么屏幕啊,上网啊,也做得不一样。中国不只是自己用,还往别的地方卖。这个百年的汽车生意,好像要变天了。
“这件事情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电动车,在中国的市场,实现了“油电同价”的突破!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直接改变了很多人买车的选择,也让国外的汽车品牌感觉到了压力。”
他们着急了,就开始用老办法。比如特朗普,他就不按规矩来了,直接加关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他也不怎么听了。这就像下棋,发现要输了,就把棋盘给掀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设计的“绿色”游戏,自己玩不过了。
来看看太阳能板。这个东西,全世界要是有100块,那里面超过85块是中国造的。技术换得快,价钱也降下来了,用太阳能发电比烧煤还便宜。这件东西的话语权,现在在中国手里。
还有风电。那个大风车,转呀转就能有电。全世界造这个东西的工厂,中国占了60%还多。不只陆地上的,海里的风电技术,中国也走在前面。这个的电,也便宜。
这些事情,都是在他们定的“绿色”规矩下发生的。他们想用这个规矩来限制别人,结果呢?结果中国在这个规矩里,跑得比谁都快。这就让他们慌了。
“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一个从头到尾都能自己生产的国家。当国家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比如发展绿色产业,其效率和规模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他们以为是在比技术,其实也是在比谁能把东西更快、更便宜、更大规模地造出来。”
这还不算完。
事情还在往更深的地方走。不只是最后的产品,连最开始的材料,也要变“绿色”。
比如“绿色铝”。怎么做呢?就是用云南、四川那些地方的水电来生产铝。水电是干净的能源。这样做出来的铝,就好听了,叫“水电铝”。苹果、宝马这些大公司,他们很喜欢用这种材料,因为这样他们的产品也显得“绿色”。
接下来是什么?是“绿色钢”,还有“绿色甲醇”。这就更厉害了。用太阳能、风能发的电,去把水变成氢气——这个氢气就叫“绿氢”。然后用这个“绿氢”去炼铁,出来的就是“绿色钢铁”。不用烧煤了!
甚至还能用“绿氢”和抓来的二氧化碳,做成“绿色甲醇”。这东西可以当燃料,也可以当化工原料。这是在动最难改变的重工业的根基。
你看——他们想用一个“绿色”的笼子关住别人。结果,中国把这个笼子,变成了自己的武器库。现在,中国不怕你收什么碳关税了。因为中国能做出更便宜、更好的“绿色”产品,反过来卖给你。
他们从做规矩的人,变成了被自己规矩困住的人。
这个大博弈,玩了二十多年。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生气,就是不讲道理,就是加关税。但这能改变什么吗?事情已经变了。那个他们亲手设计的局,被破了。这就是他们恐慌的原因。他们不是怕别的,是怕主动权没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