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佛子岭水库(人民网 郭昊)
当秋风拂过巍巍大别山,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季节。
清晨的白马尖云海翻涌,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佛子岭水库碧波如镜的水面;午后的六万情峡电影小镇,游客穿越古今,沉浸于《大别山传奇》实景演出的壮怀激烈;夕阳西下的淠河两岸,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掠过万亩竹海,划出一道现代与自然交融的风景线。
这里曾因酒闻名,如今因景生辉。一家企业的转型,激活了一个县的文旅产业;一条风景道的贯通,串联起全域的山水图景;一种“文旅+”模式的探索,正让老区焕发新颜。
何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六安,看到答案。
从酿酒到“造景”的理念之变
走进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佛子岭镇,群山环抱,绿水逶迤。甘泉之地,必有佳酿。70年前,迎驾贡酒在此诞生。从传统酿坊到生态酿造,如今迎驾贡酒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百强企业。
而浸润于这片生态山水的迎驾,并未止步于酿酒。从佛子岭出发,迎驾将大别山赋予的自然禀赋物尽其用,用现代的文旅融合思路拓展“酒业+生态”,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近年来,迎驾集团逐步跳出“酒”的框架,大手笔投资文旅项目。2018年,迎驾在落儿岭镇打造霍山大峡谷漂流项目。全程8公里,以总落差160米、最大单体落差19米的险峻之势,铸就“华东第一漂”的金字招牌。
“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一个酒企为什么做旅游?”安徽迎驾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胜利介绍:“但现在看来,这是极具前瞻性的布局。”
2023年,迎驾集团在霍山县落儿岭镇打造的另一文旅项目——六万情峡景区也崭露头角。今年五一期间,落儿岭镇车水马龙,酒店住宿一床难求。
迎驾春风小镇夜景(人民网 郭昊)
据统计,2024年霍山大峡谷漂流和六万情峡景区旅游总收入9062万元,游客接待总量88万人次。
除了霍山大峡谷漂流和六万情峡景区,迎驾集团还兴建了春风美酒小镇、迎驾大剧院、中国生态白酒研究院、霍斛文化馆、树德堂……
如今,得益于迎驾集团文旅融合的发展实践,迎驾在淠河两岸的佛子岭镇、衡山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和落儿岭镇,激活着一座没有边界的迎驾大庄园,重塑着霍山的面貌,让这里的人们生活更美好。
“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企业,迎驾集团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大力拓展文化和旅游板块,为家乡探索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方式、新模式积极贡献自身力量。”汪胜利说。
眼下,迎驾集团正以佛子岭水库景区为核心,整合周边资源,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霍山文旅能级再提升。
迎驾水世界(人民网 郭昊)
从“单点”到“环线”的玩法之变
从佛子岭飘香的美酒到春风街沸腾的烟火,从低空直升机掠过的轰鸣到《大别山传奇》的呐喊……如今,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正助力霍山县文旅业态从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向“康养度假、研学旅行、低空飞行、节会赛事”等项目高质量发展。
《大别山传奇》实景演出(人民网 郭昊)
那么,如果你想沿着一条路,玩遍霍山所有的景点,大别山国家风景道(霍山段)无疑是最佳线路。
霍山县文旅局工会主席熊纯翠介绍,该风景道东起单龙寺集镇,西至漫水河镇道士冲村,连接国道346线,全长111.73公里。被誉为“霍山最美旅游环线”,也是“驾游安徽”精品线路之一。
从空中俯瞰,大别山国家风景道(霍山段)宛如一条绚丽的彩带,串联起众多旅游景区景点,一路青山绿水、云海繁花,美不胜收。
俯瞰佛子岭水库(人民网 郭昊)
“想停就停、想走就走,自在栖居、留走随意,1~7天的行程皆可安排。”熊纯翠称,风景道精准串联了全县最核心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同时,众多特色旅游产品以及多领域多层次的旅游项目丰富多彩,满足了广大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除了打破空间限制,霍山文旅还在突破时间局限。
依托冰雪、漂流、溪降等业态,霍山突破了时间限制,实现四季旅游无缝衔接。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高山户外滑雪场,也是华东地区少有的拥有高级雪道的滑雪胜地。
到了夏季,度假区突破传统思维,利用滑雪场开发四季延伸项目,建成夏季欢乐谷,包括星空露营、高山滑草、高空滑索等项目,填补非雪季的空窗期。
迎驾水世界 游客正在体验水上项目(人民网 郭昊)
同时,利用峡谷崖壁、溪潭挂瀑,建成安徽省首个峡谷溪降项目。“滑雪、滑草、溪降、欢乐谷,使大别山滑雪旅游区从一季红到四季火,霍山的‘冷资源’真正转化为了‘热动能’。”熊纯翠说。
如今,“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已成为霍山县每个人的发展共识,从山巅到云端,从浪花到星河,霍山形成了“全域、全时、全链”的发展格局。2025年1-8月,霍山县游客接待量与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4%和11.6%。
从“小旅游”到“大产业”的发展之变
霍山的文旅实践,是六安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革命老区,巍巍大别山,红色精神传承不息;悠悠淠河水,酝酿强劲发展动力。
六安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国伟介绍,近年来,六安市锚定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战略发展定位,坚持“全景式规划、全时段体验、全业态融合、全要素集聚、全领域覆盖”,系统出台《关于发展全域旅游 深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1个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持续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拓展新服务、形成新动能。
通过聚焦大别山、江淮分水岭、主城区、淮河水乡四大片区,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作用,先后建成运营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聆心谷温泉酒店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氛围。在安徽省率先实施全域景区“提标进阶”转型跨越工程,让老牌景区焕发新活力。
“更重要的是,强化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不断拓展覆盖面、丰富新业态、打造旅游全产业链,推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六安市文旅局办公室负责人张丽说。
发展文旅,留住游客很关键。游客住下来,意味着更长的停留时间、更多的消费场景、更好的消费体验。近年来,六安旅游民宿快速发展,成为展示地方文化、承载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比如,金寨县大力发展“一乡一宿”,全县21个乡镇成功打造了25家高端精品民宿。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六安市接待游客39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8%和31.8%。
俯瞰六万情峡(人民网郭昊)
红色热土,绿色生态,六安将“红绿交融”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全域旅游创建比例已达71%,创建数量及比例均位居安徽省第一。
走进秋日的大别山,苍翠回响处,万物共生长。从佛子岭的“一杯酒”,到霍山文旅融合的“一条线”,再到六安全域旅游的“一片景”,这条从生态酿造到文旅赋能的发展之路,正是老区振兴的生动实践。老区不“老”,风华正茂,红色精神生生不息,发展动能源源不断。
来源:宾语观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