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导致中东国家彻底陷入不安,纷纷开始寻找除美国外的保护力量,而沙特率先找到拥有核武的巴基斯坦,以色列或迎来有史以来最强对手。
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的这份协议的核心条款简单得令人心惊:对任何一方的攻击,都将被视作对双方的共同攻击,缔约双方将立即启动响应机制,相互提供一切必要的防务援助。
也就是说,核武同样也在保护范畴之内,以色列或者说美国,会允许这样的“威胁”存在吗?
昂贵的玻璃盾
沙特为何要走出这步险棋?答案,藏在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体系那两大致命缺陷之中。这个体系,政治上根本靠不住,技术上更是几乎“全透明”。
最近,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的一场空袭,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彻底打醒了所有人。以色列的目标直指哈马斯政治领导层,试图进行“斩首”行动,可问题是,卡塔尔是美国的盟友,以色列也是。
美国的安全承诺,在关键时刻根本无法约束自己最核心的盟友,这让沙特等国看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华盛顿的保护伞,随时都可能漏雨,甚至根本就不会为你撑开。
更要命的是技术上的“透明化”,几十年来,沙特和其它阿拉伯国家斥巨资,从美国和西方购买了无数先进武器,比如F-15战斗机和“爱国者”防空系统。
可这些武器,基本都是功能被削减的“外贸版”,更关键的是,以色列对这些欧美武器的性能参数、技术细节甚至后门了如指掌。这导致沙特花天价买回来的,根本不是坚固的盾牌,而是一面昂贵的“玻璃盾”,在对手眼里一览无余,毫无秘密可言。
以色列空袭多哈时,沙特和卡塔尔装备的那些西方防御系统毫无反应,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这种无力感,巴基斯坦早就尝过。当初在与印度的冲突中,美国曾直接从后台锁死了巴基斯坦的F-16战机,让伊斯兰堡深刻体会到,把国防命脉交到别人手里的滋味有多难受。
而沙特自己,也不是没有威慑手段,早在1980年代,他们就从中国购入了36枚东风-3弹道导弹,这在当年确实有效威慑了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
但时过境迁,这款70年代技术的产品已经老旧,威慑力大不如前,面对伊朗的核计划和以色列日益大胆的军事行动,利雅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焦虑。
有了可动用的核弹头
这份与巴基斯坦的协议,恰恰为沙特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双层威慑,一层是战略托底的核保护伞,另一层,则是让对手无法看透的常规军事技术壁垒。
据说一位沙特高级官员悄悄向英国媒体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协议中明确包含了巴基斯坦的所有军事手段保护承诺。这意味着,巴基斯坦武库中那约170枚核弹头,以及储备的足以再制造约200枚核弹头的武器级高浓缩铀和钚,都成了沙特的战略后盾。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的运载工具也一应俱全。远程打击有“沙欣-III”弹道导弹,其2750公里的射程足以覆盖中东任何一个角落;还有据称由沙特资助研发、可携带分导式弹头的“高里”系列导弹。此外,巴基斯坦空军也具备从飞机上投掷核武器的能力,这套组合拳,直接对冲了来自任何方向的潜在核威胁。
如果说核武器是终极底牌,那么巴基斯坦的常规军力,则为沙特披上了一层“技术迷雾”。
正是因为吃够了美制武器的亏,巴基斯坦早已下定决心,全面转向采用中国的军事装备体系。如今的巴基斯坦军队,堪称一支“中械军”,装备了歼-10CE战斗机、ZDK-03预警机和“红旗-9”防空导弹等一系列先进武器。
这些武器最大的价值,并非单纯的某项性能指标,而在于其整个技术体系的“不透明性”,它们的性能参数、制导模式、作战数据链,与美式系统完全不同,这就给习惯了“透明战场”的以色列制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难题。
他们无法再像对待F-15或“爱国者”那样,轻易洞悉对手的战术和技术底牌。这种技术上的“不透明”,重塑了威慑的逻辑,迫使任何潜在的对手在动手前都必须三思而后行。
为了让这种能力落地,协议还规定了详细的军事合作细则。双方将建立联合情报机制,监控跨境安全威胁,定期举行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甚至在吉达和伊斯兰堡设立联合协调中心,建立危机应急通道,两国还将每季度举行副部长级的防务磋商,确保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半个世纪的兄弟情
今天这份“生死协议”的签署,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两国长达数十年深厚互信与战略需求的必然结果。
这份情谊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巴基斯坦就曾派遣军队,帮助羽翼未丰的沙特建立国防。巴基斯坦更是公开承诺,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伊斯兰世界的圣地——麦加和麦地那。
而当巴基斯坦因为坚持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而遭受西方严厉制裁,陷入绝境时,是沙特挺身而出,提供了慷慨到无法想象的财政支持。
有传闻称,自1998年巴基斯坦核试验成功后,沙特为了换取核保护承诺,每天向巴方提供多达5万桶的免费原油。近年,更有消息指沙特秘密支付了数十亿美元,专门用于资助巴基斯坦研发“高里”2型导弹。
从石油换承诺,到今天的体系化结盟,这条路他们走了半个多世纪,两国间早已建立起超越一般国家关系的战略互信。
如今,面对以色列的军事冒进和伊朗日益增长的地区影响力,这两个伊斯兰世界的大国选择紧紧站在一起,既是拉近内部关系,更是协同应对外部压力的必然选择。他们要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发出一个明确的威慑信号:沙特,从此有了强有力的后盾。
结语
这份协议,不仅仅是沙特为自己打造的一面“不透明的盾牌”,它更像是一次对美国中东政策的强力反击,是对那个由美国主导、却无法带来真正安全的旧秩序的公然挑战。
它或许正在开启一种全新的国际安全合作模式:一个非核国家,通过与一个拥有独立技术体系的核国家进行深度捆绑,从而彻底摆脱对传统超级大国的安全依附,最终在动荡的世界格局中,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重塑地区乃至全球的力量平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