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暖泉古镇的打树花,是一场跨越五百年的非遗盛宴,被誉为“天下奇绝”,是中国北方独有的铁水烟花艺术。这项起源于明代冶铁业兴盛时期的技艺,将1600℃的熔融铁水泼洒至古城墙,迸溅出万朵火花,形成如树冠般繁茂的金色花雨,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现代烟花,却承载着更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技艺溯源:铁匠的智慧与勇气
打树花的诞生源于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明代暖泉镇冶铁业发达,铁匠们因买不起烟花,便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城墙,创造出这场“穷人的烟花”。表演分为“掌炉”与“掌勺”两环节:掌炉者负责冶炼铁水,需将废铁与焦煤按比例熔炼40分钟;掌勺者则反穿羊皮袄、头戴毡帽,手持浸泡三日的柳木勺,将5公斤重的铁水奋力泼向城墙。高温铁水遇冷迸溅,瞬间绽放出璀璨火花,形成“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奇观。
文化符号:非遗传承与民俗祈愿
2021年,打树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河北文化的代表。其表演前保留“祭火炉”仪式,祈求国泰民安与艺人平安,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史上,暖泉镇村民自发捐献废铁、煤炭,每年元宵节连打三天树花,形成“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民俗对比。如今,这一技艺通过师徒传承、非遗培训班等方式延续,现有省级传承人王德、刘尚德及市级传承人王春林等人坚守。
体验指南:古今交融的视觉盛宴
暖泉古镇为打树花打造了专属舞台:室外树花广场与室内剧场《天下第一堡》实现全年常态化演出,采用裸眼3D技术增强沉浸感。表演通常于晚间进行,铁水泼洒的瞬间,金色火花如瀑布倾泻,伴随观众惊呼与掌声,形成热烈的节日氛围。古镇内西古堡、暖泉书院等景点与打树花相映成趣,游客可穿汉服拍古风大片,或品尝糖麻叶、荞面饸饹等地方美食,感受“北方年味之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