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四川蓬安县广袤田间的25万余亩水稻陆续成熟,收割机来回穿梭,将饱满的稻粒尽收“囊中”,收割后的高标准农田色彩斑斓,与村庄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现在我们种粮、收稻都方便得很。相比于以往,今年每亩产量还提高了50公斤。”近日,罗家镇泥巴寺村的种粮户刘大爷热情地拉着回访人员的手说,前段时间旱情还担心田里没水影响收成,高标准农田建好后,设施配套齐全,用水也方便,粮食产量也更高。
今年4月,蓬安县罗家镇泥巴寺村完成2596亩土地已完成田块调形,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但有不少群众对“灌溉难”“保水难”等问题反映强烈。
“改造后田土不平,土层厚度达不达标,水渠大概什么时候完工?会影响群众耕种吗?”带着问题,蓬安县纪委监委组织纪检干部对群众反映的田埂垮塌、漏水、影响插秧育苗等39处问题在全县开展逐一监督检查清账。
作为四川省唯一的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蓬安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护、高效益利用,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六个全域”。近年来,构建起“专班主导、乡镇主责、村组主推、国企主建、群众主体”推进体系和主管部门、属地镇村、群众、“一网监”平台等“六位一体”监管体系,县纪委监委聚集主业主责,在全县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我今天没啥事,就申请来做监督员,看到问题直接向上级反映,问题也能很快得到解决。”泥巴寺村1社的刘敏龙是一名群众监督员,他一有空就来到建设现场监督。为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当地建立了“群众监督员+部门监督员”双重监督机制,每日查看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情况等。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招标投标、施工监管、项目验收、资金拨付、建设面积、使用情况以及群众反映的内容,该县通过“日常监督+中省市反馈问题+行业部门上报问题”三项联动,已推动整改高标准农田问题455个。
目前,蓬安县已建成“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30余万亩,预计2026年底将达到43.85万亩。蓬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探索“建管护”全流程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用好一亩,确保高标准农田里稻飘香粮满仓。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声明:转载出于宣传服务广大市民、弘扬正义、正气、警示之目的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联系本平台,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