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早上出门还好好的车,下午就给你发条短信,告诉你,你的车“网”断了。
不是你家wifi,是你那几十万买来的智能汽车,它的“智能”核心,被人家从千里之外,直接掐死了。
近50万哪吒车主就碰上了这种倒霉事。2025年9月11号,很多人手机上都收到了来自广东联想懂的通信公司的通知,内容简单粗暴,因为哪吒汽车的运营公司合众新能源欠费了,所以停止提供流量服务。
啥意思?意思就是,你的车机导航废了,想听个在线音乐?没门。想在办公室里提前用手机打开车里的空调?做梦。什么远程操控,什么智能语音助手,通通罢工。一夜之间,你的智能汽车,除了还能开,智能部分基本就成了一块砖头。
想用?可以啊,自己掏钱买流量包。有几个档位给你选,跟买手机话费套餐似的。这叫什么事儿?买车时候销售拍着胸脯说的“终身免费流量”呢?原来“终身”这么短啊。
这可不是简单的服务降级,这是釜底抽薪啊!这事儿一出,车主群里直接就炸了。信任?信任是什么?能当饭吃吗?
车主们在群里骂得天翻地覆,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跟公司背后那个巨大的窟窿比起来,简直就是毛毛雨。
“他们每卖一辆车,自己就要往里搭钱,卖得越多,窟窿越大,这生意做得跟慈善似的,可最后连自己都救不了。”
哪吒汽车曾经确实风光过。2022年,一年卖了15万多辆车,把“蔚小理”都给挤下去了,成了当年的销冠黑马。那时候,人人都觉得这匹黑马要一飞冲天了。可这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他们的打法就是“便宜”,用低价换市场。一辆哪吒V,卖得比很多同级别的油车都便宜,年轻人一看,电动车,还智能,价格还这么香,买!
结果呢?招股书的数据扒出来一看,所有人都傻眼了。2021年亏48亿,2022年亏66亿,2023年亏68亿。三年亏了180多亿!毛利率是负的15。7%…这意味着,车子根本不是在赚钱,而是在赔钱赚吆喝。这种模式,跟往无底洞里扔钱有什么区别?
等市场反应过来,竞争对手们用技术、用服务、用品牌把阵地都占领了,只会打价格战的哪吒,发现自己除了便宜,一无所有。高端车卖不动,技术跟不上,最后这条路,自己把自己给走死了。
谁的锅?
窟窿到底有多大?说出来吓死人。
260亿元!这是所有债主报上来的欠款总额。而哪吒汽车自己账上还剩多少钱?1500多万。用1500万去还260亿的债,这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这是宇宙奇闻。
2025年6月12号,浙江嘉兴的法院正式受理了合众新能源的破产重整申请。你猜猜,第一个把他们告上法庭,推倒这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的是谁?不是什么大银行大财团,是一家小小的广告公司,就因为一笔没结清的服务费。
你看,一个庞大的汽车帝国,最后的崩溃,往往就是因为一根小小的稻草。
法院一发公告,好家伙,1631家债权人从全国各地冒了出来,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欠条,申报的金额加起来超过260亿。这里面有给他们提供零件的供应商,有帮他们卖车的经销商,还有数不清的服务公司。
供应商惨啊。134家核心供应商,在2025年3月被逼着签了个“债转股”的协议,把20多亿的欠款,换成了哪吒汽车的股权。听着好像还行?可这协议有个前提,必须得有新的投资人进来投钱,这股权才算数。要是没人投钱,这股权就是废纸一张,20亿就这么打了水漂。谁敢赌?
经销商更惨。2025年4月,他们跑去桐乡跟创始人方运舟聊了5个钟头,最后只拿到一张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条。店里没车卖,仓库没配件,房租要交,员工工资要发,最后只能关门,一辈子的心血就这么没了。
车主呢?活该倒霉?
最无辜的,还是那近50万车主。
他们是真金白银地支持这个品牌的人。结果呢?公司一出事,他们成了第一波被抛弃的。车联网断了,蓝牙钥匙可能都用不了,安全辅助功能也可能受影响。一辆车,瞬间从智能伙伴,变成了需要伺候的“铁疙瘩”。
“买车时说的那些天花乱坠的承诺,什么终身服务,什么智能体验,现在全成了一纸空文,车主们花真金白银买了个教训,叫‘别信’。”
这事闹得管理人和服务商还互撕起来。管理人发声明说,合同还在履行期,你不该停。服务商也发声明说,你欠我那么多钱,我不要吃饭的吗?我凭什么还给你提供服务?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夹在中间的车主,找谁说理去?只能自认倒霉,自己掏钱,为厂家的失败买单。
而那些还在工厂里的员工呢?更惨。
“这帮造车的,前脚还在PPT上吹牛要秒杀保时捷,后脚公司就没了,钱烧光了,人跑路了,留下一堆烂摊子和几十万欲哭无泪的车主。”
超过5000名员工,被欠了4。6个亿的工资、奖金、报销款!连公积金都断了。桐乡和南宁的工厂,从2024年11月就停产了,大半年的时间,生产线就那么闲着,设备上都快落灰了。2025年6月,被逼急了的员工跑到上海新总部,围着创始人方运舟讨说法。
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创始人,现在怎么样了?他自己的股权被冻结了4500多万,公司身上背着几百个官司。曾经的CEO张勇,2024年底就卸任了,后来人也不知道去哪了,微博清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这已经不是哪吒一家的问题了。看看旁边的威马,停产两年多,最近才找了个“接盘侠”,未来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再看看那个靠“保时泰”出名的众泰,一年卖14辆车,亏10个亿,基本上已经凉透了。
“老板的股权被冻结,员工堵门要工资,供应商拉横幅讨债,车主自己花钱买流量,一场新能源的狂欢盛宴,最后只剩下满地鸡毛和一屁股烂账。”
这个行业太疯狂了。外面的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来,就连做吸尘器的都号称要造车,半个月就融到资。可造车哪有那么容易?没有技术积累,没有雄厚资本,没有靠谱的管理,进来就是当炮灰。
这场闹剧,最后会怎么收场?260亿的债务,谁来还?那近50万车主,他们的权益谁来保障?
没人知道答案。我们只看到,一个曾经的行业黑马,在资本的狂欢和自身的迷失中,一步步走向了深渊。而它的倒下,可能只是这场残酷淘汰赛的,一个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