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永胜被问及最好的上级是谁,他说道:除了毛主席外,最敬佩罗帅

0
分享至

有人问黄永胜此生最敬佩的上级是谁?他说:“除了毛主席,我最敬佩罗帅。

”这话听着简单,却透着千言万语。究竟是哪段往事,让这位曾经叱咤疆场的虎将,晚年泪眼模糊地念着罗荣桓

让我们从头说起。

1927年,黄永胜刚被人介绍进党组织,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号角已经吹响。大多数人怀疑革命前景,纷纷散去,只有他和主席一道踏上了井冈山。

那时的他,只是个排长,却凭着一腔热血,不惧生死,从连长到营长,一步步迈上前线。长征路上,他在四渡赤水的激战中带队突围;抗日烽火里,他夜襲敌营,把日军一分为二;解放战争时,他随中央军南下,参加辽沈、平津大战,在林彪、罗荣桓两位帅长麾下表现出色。

功勋赫赫,数都数不过来。

可就是这么一员猛将,背后却有个不良嗜好——爱去歌舞场所。董必武同志好言相劝,罗帅严厉训斥,可他总改不掉。

林帅知道后,偶尔也为他遮掩。正因为如此,黄永胜才敢屡犯纪律,不把红军纪律放在心上。

直到那件事发生,才让他对“纪律”二字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

那年入冬,寒风凛冽。一个连队的战士提议:“排长,要不咱从老乡屋里拿点柴火?

”黄永胜立刻挥手制止:“严禁动老乡一根柴,红军纪律,永远第一!”可没想到,半夜哨声响起,他巡到营火旁,一股焦糊味扑面而来:几捆柴火正咔嚓作响。

黄永胜眉头一皱,当场吼道:“哪里来的柴火?不会是从老乡家里搬的吧?

”那战士咬着牙,不吭声。黄永胜又问了一遍,战士还是不说话。

火苗跳动,寒风透心,他一怒之下,冲过去一把揪住胳膊,就想过去扯人。

第二天,罗荣桓把他招到帐篷里,一字一句地问:“你打人,对不对?”黄永胜握拳,心里委屈地说:“他违反纪律,还不服从命令,情急之下……”罗帅打断他:“你要是犯错,上级直接把你打一顿,你什么感受?

不动手打人,就带不好一班吗?”黄永胜哑口无言,脸一下红到脖子根。

罗荣桓接着说:“纪律是什么?是你我共同遵守的底线,是红军能赢得老百姓拥护的根本。

你要用武力解决内部问题,就丢了自己的良心。”这一番话,像当头一棒,也像温暖春风。

那一刻,黄永胜彻底醒了。此后他带兵,从未再用拳头教育子弟兵,连嘲笑声都被他封杀。

那段时间,罗帅不仅在战场上指挥若定,还常下村入户,拉着红军战士和老乡一起修桥垒路。一次冬闲,他还特意拉着黄永胜到乡邻炕头前坐下,一壶热茶端过来,笑着说:“咱红军吃亏是福,别让枪杆子变成抢杆子。

”他话里有火,有温度,也有原则。黄永胜听着,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带兵不是光带枪,还有带心。



可人间没有如果。1955年,黄永胜被授予上将军衔,到了东北后,本以为又能跟罗帅一起并肩作战,可谁料罗荣桓健康急转直下。

那年冬天,罗帅还特意找他谈话,批评他又跑去会所吃喝。黄永胜当场写下保证书,这才让罗帅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可等他再想求方针,罗帅却已经躺进了病榻。1963年,罗帅仙逝在沈阳。

那一天,战士们自发放下枪,悄悄把将军送进了棺材。黄永胜跪在灵前,泪如雨下,跪着写了上万字的悼词,字里行间满是懊悔:“要是当年罗帅没走,我绝不会有今天的错。

可惜世事难回头。1971年,林彪事件爆发,黄永胜因与林帅关系深,被革职查办。

1973年,他被开除党籍;1981年,又被判有期徒刑18年。入狱后他查出肝癌,组织上还是派人送他进医院,报销医药费,安排儿子护理。

病床前,他望着白色天花板,想起战场的硝烟、罗帅的训言、还有那堆被烧的柴火。一次和儿子促膝长谈,他轻轻唤道:“孩子啊,这一生,好领导只有两位:毛主席还有罗荣桓。

”说完,眼里闪着泪光。



黄永胜后来感叹:“没有对的纪律,就没有真心相守的战士;没有铁的规矩,就守不住红军的根。”这么多年过去,他终于明白:罗帅之于他,不只是上级,更是校准自己方向的北斗。

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历史自会评判,是非终有公论。仿佛那捆柴火,虽小,却烧出了他一生最深的敬意。

参考资料:[《罗荣桓传》] [《黄永胜回忆录》]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奋发猫说史 incentive-icons
奋发猫说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认真对待
99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旅游
本地

教育要闻

分层教学就是搞歧视?家长和老师激烈争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