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劳模工匠“上门”,帮助破解技术难题
企业有话说
车间工艺操作负责人桑小军:工匠服务队一来,没让企业多花一分钱,光靠规范操作流程就帮我们解决了用电难题,保障企业生产平稳有序推进。
走进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火热景象映入眼帘:多条生产线同步运行、马力全开,设备高速运转间,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全力投入,处处透着企业赶产奋进的活力。
很难想象,就在不久前,这里还面临着用电“卡壳”问题。“受限于现有变压器容量,之前生产线总掉链子,没想到工匠服务队一来,没让企业多花一分钱,光靠规范操作流程就帮我们解决了用电难题!”车间工艺操作负责人桑小军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作为扎根城阳区的高分子新材料企业,青岛海力威专注于橡塑类产品研发生产,橡胶密封制品、减振降噪橡胶制品等核心产品不仅覆盖国内市场,更远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东等地。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企业产能需求水涨船高,各主要设备开足马力运转,可随之而来的,是厂区变压器容量与用电负荷“错位”的棘手问题。“多个设备同时启动时,用电负荷骤升,变压器瞬间达到上限,随时可能出故障,严重影响正常生产。”海力威工会主席肖倩说。
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青岛市总工会推出的“百名工匠服务千家企业”活动,为海力威带来了转机。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技术引领、经验传承与创新赋能作用,青岛各级工会组建工匠服务队,通过现场指导、技术辅导等方式,深入企业破解共性工艺技术难题。
今年3月,在城阳区工会的组织下,由全国劳动模范、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车辆电工首席技师周勇,齐鲁大工匠、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车辆部工程车辆检修工尹星组成的工匠服务队,专程来到海力威“支招”。
一到企业,两位工匠便马不停蹄与工作人员对接,围绕供电容量配电技术,以及变压器、直流屏、断路器等硬件设施展开交流。针对用电困境,他们很快提出两套方案:要么更换大容量变压器以适配负荷,要么通过程序控制实现负载逐级投入。可这两套方案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增加成本。
面对企业的现实难题,两位工匠没有放弃,转而从其他角度寻找突破口。“既然设备升级暂时行不通,那咱就从人员操作上想办法!”经过仔细排查分析,周勇和尹星发现,只要避免车间设备同时开机,现有变压器的承载量完全能满足生产需求。顺着这个思路,在两位工匠的指导下,一份详尽的员工操作指南很快成型。
“有了这份指南,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上岗的新手,按顺序规范操作,就能有效避免变压器瞬间过载出故障,保障企业生产平稳有序推进。”肖倩说道。
眼下,在新的员工操作指南指导下,海力威企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劲也更足了。(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