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年度昆虫监测工作时,在福州市和南靖县发现了“孙氏眼吉丁”新分布点位。这一发现是继2020年在永安市首次发现“孙氏眼吉丁”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对于进一步丰富该物种在福建省的分布资料以及研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氏眼吉丁
“当年,我在自家阳台上意外发现了一只外形独特的小型甲虫。这只甲虫复眼突出、体表闪烁着金属光泽,格外耀眼!”家住永安市虎形山森林公园附近的昆虫爱好者孙丰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难掩兴奋之情,“我一眼就认出这肯定是个不寻常的家伙!”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昆虫的热爱,孙丰艺第一时间联系了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宋海天博士。
“这是眼吉丁,福建目前还没有发现过这个属的昆虫,很可能是个新物种!”经初步鉴定后,宋海天博士兴奋地表示。为深入研究该物种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特地组建了由宋海天、廖智宇、苏荣翔、齐志浩等成员组成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等大力支持下,对眼吉丁属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野外监测和系统研究。
经过无数次的实地考察、样本采集和实验室分析,2023年7月,廖智字等团队成员联合在国际动物学期刊《Zootaxa》上发表了题为《福建省吉丁虫科眼吉丁属新物种——孙氏眼吉丁》的研究论文,并以正模标本采集者孙丰艺的姓氏,正式命名为“孙氏眼吉丁”,有效填补了福建省眼吉丁属的空白,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案例。
眼吉丁,隶属吉丁虫科吉丁亚科眼吉丁族,体型较小,雄性个体复眼膨大,占据头部大部分区域,两眼间距较窄;雌性的两眼间距较雄性个体更宽。成虫喜阳光,飞行迅速,幼虫多在树木中穿孔为害,部分潜叶或取食植物根部。截至目前,全球已发现眼吉丁属33种,中国占有11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此次“孙氏眼吉丁”在福州、南靖两地的再次发现,不仅丰富了福建省的生物多样性记录,为后续眼吉丁属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和研究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