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大湾区关注国际教育的家长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择校圣经”:“A-Level选深国交、AP找贝赛思、DSE看培侨”。
这三所学校,就像是三条不同升学赛道上的“顶流明星”。它们坐拥优质的教育资源、顶尖的师资和生源,以及亮眼的升学成绩,是无数家庭挤破头、甚至不惜重金也想让孩子进入的教育“圣地”,也因此常年霸占着“最难进国际学校”的榜单。
然而最近,这些一向被视为“香饽饽”的名校,却陆续传出有“大批学生退学”的消息,引发不少家长的疑虑:这些被视为“天花板”的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我们就来逐一聊聊这背后可能的原因。了解更多详情,可以私聊阿Mo,一对一咨询。(可加V:amoshuojiaoyu)
深国交压A-Level预估分
导致学生不满,集体退学!
深国交,大湾区最牛的A-Level学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成功考入牛剑G5。
大家也都知道,A-Level预估分在留学申请中非常关键,尤其是对于英国大学。不过,在深国交,普通学生想拿到高预估分可不容易。
与其他学校相比,深国交的评分标准更为严格。例如,在其他学校能拿到A*的成绩,在深国交可能需要高出5-7分。以2025年进阶数学科目为例,A*的分数线高达93分,A的要求也远超常规标准。
因为这里学霸扎堆,老师给分特别谨慎。一些同学即使平时成绩不错,但因为竞争太激烈,预估分还是会被压低,如果学生在实际考试中考得比预估分高,在升学上就会很吃亏。
这种“压分”情况,导致不少学生选择退学,转而入读碧桂园、光华剑桥等其他同样有助于冲刺牛剑的学校,或者选择脱产备考机构。
据悉,事件后来甚至发展到40多名A2学生集体提出退学,以此向校方施压,要求提高A2预估分。
最终深国交也是做出了妥协:进阶数学A * 门槛从93分降至90分,A线也下调至80分。
这下,估计能稳住部分国交学子,退学风波应该会平息一些。
贝赛思学费贵、学术严格
导致部分学生退学!
贝赛思一直被称为“爬藤王者”,深受家长们的认可和青睐。短短十年间,它就在全国开设了13所分校,并计划在2026年秋季新增北京和广州两个校区,届时总数将达到15所。
但今年,贝赛思的热度似乎明显下滑。
有家长敏锐地察觉到,往年开学后贝赛思幼儿园门口必堵车的“盛况”,今年没有出现。更让人意外的是,据光明贝赛思的学生透露,开学后班里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消失了”。
其实,贝赛思出现“退学潮”,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学术体系过于严格。尤其是在高年级,学业压力非常大,存在留级、劝退或GPA偏低的情况。能顺利读到毕业的学生只是少数,许多抗压能力较弱、不擅长时间管理的学生,承受不住这种压力,早早选择了转学。
二是学费太贵,加上当前经济形势不佳。贝赛思的学费一直处于高位,并且还在连年上涨。如果一个孩子从幼儿园读到高中毕业,仅学费可能就要450万起步。如今经济大环境一般,很多家长算完账也只能无奈摇头:“学校确实好,但真的读不起!”
三是部分孩子的学业规划有所调整。比如从AP体系转向A-Level体系,或者提前出国读美高等,也是退学的原因之一。
对此,有些家长开始担心新开的两所校区,能不能顺利招到学生。毕竟,现在择校选择多元化,好学校越来越多,公办国际部也在分流生源,家长们的眼光越来越“挑”……种种来看,还真不好说。
香港本地生新政冲击,
培侨学生扎堆“退学”!
前段时间,香港针对本地生的政策出现了一些调整。
根据新规,持香港临时身份的学生若要申请香港高校,须满足在港连续居住满两年的条件,否则将无法享受本地生的学费优惠,也不能占用1.5万个政府资助学额。
这一政策,使得部分原本就读于培侨、南山中英文等港人子弟学校“港籍班”的临时身份学生家长,选择主动为孩子办理退学,提前赴港就读以满足居住要求。
相比之下,像广州民心这样从一开始就只招收永久居民港宝的学校,退学情况则相对较少。
尽管香港教育局局长公开表示,不符合"居港两年"规定的受养人仍属"本地生",但另一方面,《内地自修生报考DSE规则》的出台带来了更多挑战:
学籍审核更加严格、报名费提高、"超额收生"名额不明确,以及大学前两年需缴纳全额学费(预计多出约30万港元)等问题,让持临时身份的港宝家庭感到压力倍增。
另外,在培侨港籍班,部分学生虽未转学,但已从DSE课程转向国际班。据悉,在2025年入学考试中,国际班的竞争热度首次与港籍班持平,甚至有近百名港籍班在读学生同时报考了国际班。
目前,培侨等学校还没有正式修改招生身份要求,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些港人子弟学校很可能也会提高入学门槛,限制临时身份学生入学将是大势所趋。
对受影响家庭而言,提前规划、深入了解政策细节并做好多手准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政策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灵活应对和理性选择将成为关键。
有家长说,备受追捧的顶尖学校出现“转学热”,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毕竟这些学校名气大、资源好、升学成绩亮眼,一直是不少家长挤破头都想让孩子进的地方。
那么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说明这些“名校”不行了?
其实不一定。更多是说明教育市场正在成熟,家庭做选择时更理性了,不再盲目看名气,而是真正关注政策,关注家庭实际情况,关注是否“适合孩子”。
这也对所谓的“名校”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持续提升教学和服务,才能真正留住学生。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一波人离开的同时,也可能有一波人正想进来。重要的是,每个家庭都能基于孩子的真实需求,做出清醒、理性的选择。
如果您有意向让孩子选择国际赛道升学,但又无从下手,可私聊我一对一咨询,给您一些专业的帮助,直通名校招生官,匹配湾区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主笔阿Mo,分享最新择校升学情报,深度解读学校及教育,为大家输出最实用、最及时的择校升学干货。
关于教育、择校、升学等,如果你有任何话题想讨论,可以小窗私聊,获取更多一手择校升学资讯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