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汤授权老师在教室会辅助学生做体式,但他们的辅助不是服务学生,而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练习的方向。
我记得李东峻老师有一次提到,练习阿汤,我们要寻求自己的突破。我猜这是他的教学理念,也是支撑他辅助的原则。
在教室练习快一个月了,我对老师的辅助有一些观察。总体而言,他的辅助会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纠正体式的错误,比如三角式和三角扭转式中,他会调整我向上伸直手臂的方向。对比来看,以前我会刻意把手臂往后伸,脖子也会拧得多。如今,我只会放到他帮我调整的位置,脖子和肩膀似乎没有压力,呼吸也更为顺畅。
第二种是加深体式,比如双角式C中,老师会用腿固定住我的一条腿,然后再把我的双臂往下延伸。这里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出老师辅助的方向与原则,因为我自己还不清晰。
或者说,经过被老师辅助几次之后,我才勉强学会配合老师的辅助,而不是跟他对着干。我发现,当老师来辅助我时,本能上我会反抗,也许这出于一种自我保护,但渐渐地,我会放松,顺着老师给我力的方向去感受体式和身体。
假以时日,若是我能自己找到那个方向,估计就能自己深入体式了。在此,我有个疑问,很好奇老师对于辅助我做体式,又会如何反馈。我总觉得,以前跟他对抗的力,他一定是能感受到的,有机会,我要咨询下老师。
这种顺着老师给的力去延伸,在坐立前屈的辅助中,比较明显,也更容易体会。我似乎能自己朝着那个方向去深入,但我说不出来,到底是哪个方向,以及加深的意义何在,继续留个疑问。
对于马里奇C和D,如无意外,我自己可以绑上,但之前总被老师说,光想着做到体式,忘记配合呼吸。近期,我有所调整,不知跟呼吸配合得如何?
偶尔,我绑上马里奇D之后,老师还会辅助我,就是帮我加深扭转,我依旧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但加深过后,呼吸竟然更加顺畅自如,很神奇。
往往,加深体式会让我们进入到身体不熟悉的状态,身体会紧张,呼吸也会急促。但马里奇D的辅助,完全不是这种效果,也让我对老师的辅助充满期待。
李老师让我每天做3次龟式,他会在第2次或第3次来辅助我。一般,我能自己绑手,但不如老师帮我绑得深入。他教过我,身体可以歪向一侧,让肩膀进到大腿下面,我听懂了,但自己找不到那个方向。
每次老师辅助时,能帮我把肩膀塞得再结实一些,抓手会更紧实,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感。另外,老师还会让我的双脚靠近头部,好像用他的双脚会夹住我的脚。
前几次做时,我依旧会有反抗,甚至内心有恐惧和抵触。课下,当我反思时,我找不到自己在恐惧什么。所以,再做体式,我会让自己放松,去感受髋关节和腿后侧的拉伸,也许适应了,就不怕了。
第三种是做到体式,比如后滚翻。李老师曾经给我讲过后滚翻要怎么做,我感觉当时自己的脑袋像浆糊一样,跟不上他的节奏,还没搞清楚顺序,就要实践了。
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卡在犁式,翻不过去,这个结果属于意料之中,因为我不会发力。我比较佛系,做不到,就继续体会。可是在老师眼皮底下,我这种心态多半就成了划水。
既然老师让我做后滚翻,代表他觉得我的身体可以做,因为教室里有些同学,他是不让她们尝试后滚翻的,不然容易受伤。
然后,老师好像就轻轻扶了我的髋关节一下,我就翻过来了,很轻松,可是有点“晕头转向”,不太适应。
第四种是语言辅助,比如头倒立。李老师曾经一眼就看出我的头倒立问题出在哪里,主要是肋骨外翻,胳膊肘往外撇,导致身体呈S形,不是笔直的,那样做对颈椎的压力也比较大。
然后,就是老师给我的特别指导,包括不要直腿起头倒立,先弯曲腿起到一半,胳膊肘下压,收肋骨,体会肩膀的饱满。
做了一段时间后,老师会让我试着双腿向上蹬直,以及引导我胳膊肘下压,腿伸直,绷脚面,膝盖向后,髋向前,收肋骨等。
听到这些指令,我会努力做,却不知做成啥样,就慢慢找感觉。老师曾说,我的身体位置基本对了,但颈椎还不够放松。
我只想说,老师的语言辅助对我帮助很大,就像给了我一根拐棍,帮助我继续前行。之前也有老师会直接扶着我的身体。
我相信老师们都有各自的绝活,但直接调整我的身体,在头倒立里我好紧张,也没有方向感,有点不知所措。
在教室练习期间,我对李老师的教学风格适应得还蛮快的,因为我信任老师,毕竟他是阿汤授权老师。
对于阿汤初学者或想认真练习阿汤的练习者,选择专业的阿汤老师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确保自己一直在正确的道路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