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秋将至,老一辈传下的习俗暗藏智慧。“1要拜月祈福、2要走动聚情、3要点亮暖心、4不争和气生财”,跟着做,让团圆更圆满,生活更顺心。
中秋别光吃月饼,老祖宗留下的“1拜2走3点4不争”,照做的人家都旺了。
“月亮圆圆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户户张罗着月饼、螃蟹、桂花酒,可您知道吗?这团圆节里,藏着老祖宗传下的“生存智慧”——“1要拜、2要走、3要点、4不争”。
别觉得这是迷信!这些习俗里,全是让日子越过越顺的“小心机”。今天咱们就唠唠,中秋到底该怎么过,才能把福气、财气、人缘全攒进家门。
一要拜:拜月不是“形式主义”,是给生活“开光”!
中秋拜月,可不是随便磕两个头就完事儿。老话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如今这规矩早破了——全家老小一起拜,才叫真正的团圆。
为啥要拜月?
古人认为,月亮是“太阴星君”,掌管人间姻缘、财运、健康。中秋月最圆最亮,这时候拜月,相当于给生活“充个电”。
怎么拜?
准备点月饼、水果(苹果寓意平安,石榴寓意多子),点三炷香,对着月亮许愿。别贪心,就许三个最实在的愿望:比如家人健康、工作顺利、孩子学习进步。
重点来了!拜完别急着走,把供品分给家人吃,这叫“享福气”。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吃了拜过月的月饼,一年都顺顺当当。
二要走:走动不是“瞎凑热闹”,是攒人脉的黄金期!
中秋三天假,别窝在家里刷手机!“走”起来,才是过节的正事儿。
第一走:走亲戚
平时忙得没时间,中秋正是联络感情的好时候。带点月饼、水果去长辈家坐坐,哪怕只聊半小时,也能让老人开心一整年。
第二走:走朋友
约上三五好友,找个露台或公园,边赏月边聊天。酒可以少喝,但真心话得多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说不定哪句话就给你带来新机会。
第三走:走社区
有些小区会组织中秋活动,比如做灯笼、猜灯谜。带着孩子参加,既能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又能认识邻居,远亲不如近邻,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记住:中秋走动,走的是人情,攒的是福气。别怕麻烦,动起来,日子才会热气腾腾。
三要点:点亮的不只是灯笼,是生活的“希望火”!
中秋的“点”,可不止点灯笼那么简单。老祖宗说:“中秋三点,点亮全年。”
第一点:点灯笼
红色灯笼挂门口,寓意“红红火火”。如果条件允许,全家一起做灯笼,孩子画图案,大人粘框架,过程比结果更珍贵。
第二点:点蜡烛
在阳台或窗台点支小蜡烛(注意安全!),象征“驱散黑暗,迎来光明”。有些地方还讲究“点三支”,代表“天、地、人”和谐。
第三点:点香火
拜月时点的香,别随便扔。插在香炉里,让它自然燃尽,寓意“心愿上达天听”。如果香灰打卷,老人们会说“这是神仙收下了”,甭管真假,图个心里踏实。
这三点,点的是仪式感,更是对生活的热爱。日子再忙,也别忘了给生活添点“光”。
四不争:不争不是“窝囊”,是聪明的“让财术”!
中秋团圆,最怕什么?怕吵架!老祖宗早就看透了,留下“四不争”的规矩,照做的人家,和气生财。
第一不争:不争月饼口味
五仁、豆沙、蛋黄……别因为“谁爱吃什么”闹别扭。月饼是圆的,寓意团圆,争来争去,反而把福气争没了。
第二不争:不争红包大小
现在流行微信发红包,别因为“谁发得多”“谁发得少”心里不舒服。中秋是感恩的日子,有来有往,情分才长久。
第三不争:不争孩子成绩
亲戚聚会,别总问“你家孩子考多少分”。孩子不是比较的工具,团圆饭吃的是开心,不是压力。
第四不争:不争对错是非
酒桌上,别因为“谁说得对”“谁说得错”较真。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争赢了道理,输了感情,不值当。
记住:中秋不争,争的是一年的顺遂。让一步,海阔天空;笑一笑,万事皆安。
结语:中秋不是“完成任务”,是给生活“充个电”!
老一辈的习俗,看着像“规矩”,其实全是生活的智慧。“1要拜、2要走、3要点、4不争”,说白了就是:
对天地敬畏,对人情珍惜,对生活热爱,对家人包容。
今年中秋,别光顾着吃月饼、拍月亮。试着按老规矩过一回,您会发现:团圆不只是人在一起,更是心在一起。
最后,祝大家:中秋快乐,月圆人圆事事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