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已有162户村民置换320套房源

0
分享至


  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

  在惠城区河南岸街道金山湖片区,一个规模空前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全速推进。改造项目涉及3个行政村、约3820户19100人、需征拆房屋数量2796栋、土地面积约117.4公顷的区域,不仅是惠州城市更新的重点板块,更成为广大征拆干部践行初心、服务群众的一线工作场所。

  机制创新:

  联合党委引领加快征拆速度  

  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创新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保障。项目联合党委构建了“1+2+12”组织体系(1个党委、2个临时党支部、12个党小组),统筹管理市、区直部门,街道和村的150余名党员,夯实征拆组织根基。

  联合党委创新采用“专家会诊+个案研判”模式,每周组织召开疑难问题研讨会,聚焦继承房屋补偿、“两证”房屋认定、历史统征地叠压等堵点,联动区自然资源、住建、法院、司法、公证处等多部门,从政策、法律、群众诉求等多维度反复研判,形成可落地处置意见。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征拆难题18件。

  与此同时,由区政协领导牵头政策法规组联合多部门编印的《实操手册》和《实用手册》,涵盖法规政策权威解读、征拆工作流程详解、典型案例深度分析、便捷查询索引四大核心模块,明确政策边界与操作标准,打通政策与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依法征拆、阳光征拆、和谐征拆、安全征拆提供依据。  

  成效初显:

  已有162户村民置换320套房源  

  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快速推进,不仅依靠政策创新、机制保障,更得益于一线征拆干部的真情付出。他们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年龄段,却同样以群众满意为标尺,以城市发展为己任。

  如今,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取得初步成效。截至9月15日,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累计完成入户宣传2796栋,房屋测绘1774栋,认定879栋,评估810栋,签约1006栋共658户,开具房票570张,房票兑付327张。

  3场安置房集中选房活动已帮助162户村民置换了320套心仪房源。  

  征拆故事

  ◎向小阳:突破语言壁垒上门帮村民算清账、看清路

  2025年6月,惠城区政协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向小阳主动请缨到金山湖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锻炼,担任攻坚12组常务副组长,负责冷水坑村企岭小组279栋房屋、4座祠堂等征拆任务。为了更有序地开展工作,攻坚12组在组内建立了三项工作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协商机制和重点问题分析制度。“我们每周会总结工作情况,全组会定期会商,及时分析组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向小阳说。

  因为不会讲客家话,向小阳一开始与当地村民沟通并不顺畅,但这并没有让他气馁,他凭借一股韧劲和沟通智慧,细心了解村民的家庭情况、实际困难与真实想法,慢慢走进了大家的心里。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84岁的退休老人。起初,老人对房票政策极为抵触,甚至拒绝工作人员进门。向小阳没有放弃,与同组工作人员连续多次上门沟通,放缓语速、耐心讲解,从政策背景到家庭实际,从子女支持到未来安置,一步步化解老人的顾虑。

  “他不是缺钱,而是缺理解。”向小阳说:“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他的角度,帮他算清账、看清路。”经过四五次上门沟通,老人从最初的拒之门外转变为笑脸相迎,主动配合完成测绘和签约。

  除了沟通,他还多次协调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厘清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征拆难题。例如,企岭小组部分房屋与东江学府开发商存在地界争议,时间跨度长达30余年。向小阳带领组员深入档案馆、国土等部门反复查证,运用图上作业多方核对,最终厘清问题根源,提出解决建议,推动“钉子案”顺利破解。截至8月底,他所在的小组已完成签约83栋,占年度任务135栋的61.5%。  

  ◎黄茵琦:创新“动态跟进表工作法”提高效率

  动态跟进表、月周日计划表……这些听起来像企业管理的工具,被来自惠城区应急管理局执法部的“90后”年轻干部黄茵琦引入征拆工作,极大提升了小组运转效率。

  此前,黄茵琦所在的征拆沟通攻坚9组面临明显工作堵点:资料组与谈判组因信息不同步导致流程卡顿,时常出现认定表遗漏、评估周期过长、资料传递延迟等问题,不仅拖慢了工作进度,还影响了群众满意度。

  黄茵琦主动承担组内“中枢协调”角色,发现问题后针对性设计进度跟踪机制,明确每户征拆的认定、评估、签约等关键节点,通过微信群实时更新进展,结合每日例会集中调度,从源头避免资料遗漏与时间空转。

  同时,她协助组长细化工作规划,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及日计划,将权益人详细情况及待办事项逐一记录,同步推送至每位组员,确保全员“目标清、任务明”,推动工作有序落地。

  征拆工作中,黄茵琦还注重“柔性沟通”。她回忆,曾有一次夜间入户解读政策时,被一位老人当场拒之门外,但她与组员并未气馁,转而联系老人子女,多方面打消老人顾虑。“征拆不只是签协议,更要帮群众解心结。”

  工作流程清晰,沟通高效,让黄茵琦所在的攻坚9组签约量始终位居前列,并连续荣获“本周之星”“月度先锋”称号。她的动态跟进表工作法更是在项目部得到推广,现已应用到全部12个攻坚组中。

  ◎刘丽娜:一户一策解村民上学、婚期、养宠之忧

  作为河南岸街道党工委委员、9组攻坚组组长,刘丽娜肩上扛着更重的担子。她所带领的组在四个月内完成近百栋房屋签约,成绩亮眼。在她看来,征拆成功的关键在于“服务”二字。她推动组内设立资料组、谈判组双线并行机制,确保流程不断、响应及时。

  她更坚持“一户一策”,针对不同家庭的实际困难定制解决方案。曾有一户村民因房屋拆迁面临“两个孩子将被分到不同学校”的难题,刘丽娜了解情况后,与多个部门沟通协调,最终为两个孩子争取到同一所学校的入学资格,打消家长的后顾之忧。另有一名正筹备婚礼的村民,担心签约后需立即搬家会影响婚期,希望待入住新房后再举办仪式。得知这一诉求,刘丽娜迅速介入,协调酒店为其办理定金退还手续,最终顺利促成签约。

  即便是村民生活里的“小事”,刘丽娜也同样放在心上。有一名村民提出,希望在新家保留带阳台的特点,方便其饲养花草和乌龟。她当即根据村民需求筛选符合条件的房源并逐一推荐,最终帮村民找到满意的住所,实现其“养花草、护乌龟”的生活心愿。

  为让村民更直观地感受到拆迁带来的生活改善,刘丽娜还主动延伸服务链条:多次组织房源推介会,将优质楼盘“搬”到村民家门口,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房源信息。“要让群众真正看到,拆迁不是为了赶他们走,而是为了让他们住得更好。”她的这番话,正是对“服务型征拆”理念的生动诠释。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周文媚 胡晓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73684文章数 35848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