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在悄悄发生大变化。根据花旗环球最新报告,DRAM和NAND闪存这两类关键存储芯片,可能在明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原因很简单——AI爆发式增长,带动了对存储的巨大需求。
比如,国际存储大厂SanDisk股价因此大涨至83美元,美光和SanDisk甚至先后宣布暂停部分产品报价或直接涨价。这不是虚张声势,而是真正看到了市场变局。
尤其是美光,已通知客户,从9月12日起暂停DRAM产品报价一周,预计涨幅在20%-30%之间,而用于汽车的产品价格涨幅更是高达70%。
这波涨价的导火索,正是AI带来的算力和数据处理需求不断提升,直接带动了大容量、高速存储芯片的需求。
DRAM、NAND全面走强,涨价第一枪已经打响
现在的DRAM市场热得发烫。美光率先喊涨后,市场人士普遍预计,这波涨势将从DDR4一路蔓延到新一代的DDR5。
DRAM厂商也在全力转向高带宽存储(HBM)的研发,尤其是即将推出的HBM4,这种芯片不仅技术难度高,还需要搭配先进制程的逻辑芯片,产能和工艺门槛都更高,也进一步推高了传统DRAM的供需压力。
NAND市场同样不甘示弱。SanDisk已宣布将所有渠道和消费者产品涨价10%以上,掀起新一轮涨价潮。第三方机构预测,到2026年,NAND市场整体规模将达650亿美元,2027年更将逼近700亿美元,其中AI相关应用的占比正快速提升。
以NVIDIA的Blackwell平台为例,一套AI训练系统就要搭配多个8TB SSD,未来甚至可能升级到96TB的大容量配置。照这个趋势发展,未来每五个NAND芯片中就有一个是AI在用,但AI相关的应用却能占据NAND市场收入的34%!这也意味着,AI正成为推动存储芯片涨价的“超级买家”。
产业链全面回暖,国产厂商迎来新机会
除了涨价之外,整个存储产业链也迎来了久违的回温。早前因库存过剩而低迷的市场,如今逐步恢复元气,供需关系开始反转。
在DRAM方面,根据CFM闪存市场的数据,过去半年里,DRAM价格指数上涨约72%,LPDDR4X、DDR4等产品价格也跟着涨。相比之下,NAND价格此前还比较低,但从6月中旬开始,也开始明显回升,涨幅正在赶上DRAM。
服务器端的需求也在回暖。第三季度开始,eSSD(企业级固态硬盘)备货需求上升,尤其是北美市场,由于HDD(机械硬盘)供应紧张,部分客户转向SSD,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级NAND需求。原厂们也更加倾向于把货优先供给北美客户,这使得国内市场的供应被挤压,价格话语权也随之增强。
此外,在手机用的NAND领域,由于美光逐步退出移动NAND市场,给国产厂商留下了不少“空位”。这为国内厂商提供了抢占份额的机会,也使得mobile NAND价格在第四季度可能出现小幅上涨。
结语:
总的来看,随着AI加速渗透各行业,存储芯片正成为下一个风口。从服务器到手机,从消费电子到汽车,DRAM与NAND的需求正被源源不断地放大。而价格的上涨、产能的紧张、技术升级的门槛,也都在为市场注入更多变量。
谁能抢先布局高端产品,谁就能在这轮存储“涨价潮”中站稳脚跟。对于国内厂商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供不应求的芯片时代,或许真的正在回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