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热火朝天的拆迁工地如今只剩下一纸债务纠纷,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办因一个夭折的城改项目欠下超2亿元债务,却被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事纠纷,却揭开了城市更新进程中鲜为人知的资金困境。
PART.01
企业向政府追债
“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迫于公司的现实困境,“陕西百强企业”天朗控股集团多方求助试图讨回一笔政府债务。
这笔债务源于一个“夭折”的城改项目——西安市未央区罗家寨综合改造项目。债务起初金额为1.69亿余元,但由于政府迟迟未能兑付,目前本息合计已逾2亿元,此外还增加了上百万元的仲裁费、执行费等。
西安市未央区于2013年决定对汉长安城遗址区内的罗家寨进行拆迁改造,具备国家一级开发资质、城改经验丰富的西安天朗地产集团经招商成为项目改造主体和投资方,具体项目公司为天朗地产全资子公司西安立安置业有限公司。这在当时是较为普遍的城改方式,即企业垫资实施拆迁安置,政府出让土地后再向企业退还垫资,同时企业通过配套开发商品房的方式获利。
汉长安城遗址,图源:“文物陕西”
2013年3月,上述城改项目启动,当年5月,整村拆迁工作结束。至2016年9月,由于“该项目城改手续尚未批复,致使该村安置用地、开发用地等均未划拨”,项目无法继续进行。未央区政府、西安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同意立安置业公司退出罗家寨综合改造项目,由西安汉长安城投资有限公司退还天朗地产垫付资金及利息。
2019年5月,经未央区政府委托审计,认定立安置业公司在罗家寨综合改造项目中支出改造协调费、拆迁补偿费用、拆迁工程费用等共计1.69亿余元。2023年12月20日,西安市仲裁委作出终局裁决,裁决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办十日内支付立安置业1.69亿余元及利息(自2017年7月1日起计息)。
仲裁裁决书
后因汉城街办未履行上述裁决,立安置业向西安中院申请强制执行。至目前,立安置业只收到1512万余元强制执行款,尚有本息2.09亿余元未能执行到位。
强制执行裁定
立安置业认为,汉城街办作为未央区政府派出机构,经费由未央区政府负责,目前汉城街办财产明显不能清偿生效裁决书确定的债务,因此未央区有责任出资为汉城街办化解债务。
9月14日,澎湃新闻致电汉城街办一位负责人,他表示:“我们最近还在研究商量这个事情。”至于有无偿债方案等问题,该负责人称他“还需要再了解一下。”
PART.02
项目夭折,巨额投入打水漂
罗家寨城改项目始于2013年3月。当时,未央区政府决定对位于汉长安城遗址区内的罗家寨进行拆迁改造。
西安天朗地产集团通过招商成为项目改造主体和投资方,其全资子公司西安立安置业有限公司作为具体项目公司负责实施。这种企业垫资、政府退还垫资的模式,在当时是西安城中村改造的普遍做法。
拆迁工作进展迅速,到2013年5月,整村拆迁工作就已经结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未能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项目城改手续一直未能批复。
至2016年9月,这个项目已经无法继续进行。未央区政府和西安汉长安城特区管委会同意立安置业公司退出罗家寨综合改造项目。
2019年5月,经未央区政府委托审计,认定立安置业在项目中支出的改造协调费、拆迁补偿费用、拆迁工程费用等共计1.69亿余元。
退出协议早已签订,审计结果也已明确,但退款却迟迟没有到位。在经过多年催讨无果后,立安置业依照协议约定向西安市仲裁委申请仲裁。
2023年12月20日,西安市仲裁委作出终局裁决,裁决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办十日内支付立安置业1.69亿余元及利息(自2017年7月1日起计息)。
仲裁庭认为,作为拆迁组织实施主体的汉城街办应承担返还资金的义务。未央区城改办则承担监管善后义务,而非返还资金义务主体。
由于汉城街办未主动履行生效裁决,2024年1月25日,立安置业向西安中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从汉城街办银行账户扣划存款1540余万元,扣除执行费后,将剩余案款1512余万元发还立安置业。这对于超过2亿元的总债务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2024年7月23日,西安中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意味着法院暂时无法找到更多可供执行的财产。
截至2025年6月,立安置业只收到1512万余元强制执行款,尚有本息2.09亿余元未能执行到位。这笔债务正在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PART.03
政府的公信力,事关企业存亡
这笔钱拖了近10年未还,是街办没有找城投,还是找了也没用?
回溯这个夭折的城改项目,可以说一开始就充满不确定性。包含城改项目在内的整个规划方案,没有等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就启动了。
有关部门当时是出于什么考量决定未批先开工,整个决策过程透明吗?有没有人为这一错误决策负责?
政府部门程序违规在先,所造成的巨大后果,不该由企业承担。
街道办虽说是拆迁的组织实施主体,可说白了,它只负责部分具体工作,整个项目的拍板,显然是由更高层级政府决定的。
现如今把街道办推到前面,有网友认为,当地就是没钱还了,街道办不过是“替罪羊”罢了。
不管怎么样,西安有关部门都应该想办法偿还这笔债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复盘彻查当年项目的决策过程,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这事关政府的公信力,更事关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
即便不能一次性还清欠款,也要制定分期还款的时间表,而不是在一拖再拖中,把企业彻底拖垮。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添加小编微信可进行业交流群
赶紧点击下方二维码加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