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教育行业在重塑与探索中步入新的阶段。政策调整的影响已逐渐被市场消化,需求结构趋于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逻辑也经历了根本性的转变。与早期以学科类培训为主的模式不同,如今市场的焦点转向了素质教育、成人与终身学习、教育信息化以及校内教育等细分赛道。在上篇中,文章聚焦于八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教育中概股,呈现它们从 2021–2022 的财务分化到 2023–2025 的战略重构,全景展现行业分化格局的形成过程。下篇,文章将分析高途、童程童美、进馨科技、博实乐教育、软云科技、尚德机构、丽翔教育、量子之歌这八家在美上市公司,在过去三年的业务调整与财务表现中,呈现出的不同轨迹,共同映射出的行业转型期的挑战与机遇。
以中报数据为锚点,对照 2023—2025 年(按公司披露口径)观察八家企业在收入与净利润上的变化,以期呈现「双减」之后的真实进展与分化方向。
表格 1:8 家教育企业年中报收入对比(2023-2025)(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表示该期中报尚未披露或不具可比性)
表格 2:8 家教育企业年中报净利润对比(2023-2025)(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表示该期中报尚未披露或不具可比性)
从营收表现看,这八家在美上市的教育企业在最近三年中报中呈现出清晰的分化轨迹。
高途的曲线最具代表性。2023 年上半年收入为 14.10 亿元,2024 年升至 19.57 亿元,到 2025 年进一步达到 28.82 亿元,连续两年实现高位增长(分别同比 38.73% 与 47.31%)。收入端的「加速」并非孤立数据,高途的利润端也在追赶增速。净利润由 2023 年的 1.700 亿元转为 2024 年的 -4.418 亿元,但到 2025 年上半年亏损快速收窄至 -0.92 亿元。这说明高途在转向成人与素质条线之后,规模扩张与经营效率开始形成同向反馈,收入高增的同时,利润端呈现加速收敛。
与之相比,尚德机构的曲线更加稳定。2023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收入依次为 10.93 亿元、10.15 亿元、10.27 亿元,波动收敛;净利润从 3.540 亿元降至 1.950 亿元后,在 2025 年上半年回升至 2.018 亿元。这类「收入窄幅、利润小升」的节奏,体现出控投放、提完课与续班后带来的经营稳定性——规模不激进,但盈利质量可持续。
进馨科技在 2024 年中报阶段交出「稳步放量」的答卷。收入由 1.699 亿元增至 1.979 亿元(同比 16.51%),净利润从 3765 万元小幅回落到 3355 万元。To B 的许可/订阅属性让它的上半年曲线更平滑,增长更多取决于续费与校方覆盖的扩展;利润小幅下行则提示费用与合同结构仍需优化。
在面向 C 端的素质教育里,童程童美保持小幅增长。2024 年上半年收入 6.041 亿元,较 2023 年的 5.985 亿元提升 0.93%;亏损从 -1.148 亿元收窄至 -0.4157 亿元。这说明收入虽未显著放大,但经营质量已有边际改善。
量子之歌则展现出「收入承压、利润改善」的另一条路径。2024 年上半年收入 15.31 亿元,较 2023 年的 18.50 亿元下降 16.90%;但净利润由 1.743 亿元提升到 2.074 亿元。这组对开数据反映出成人知识与财商服务对投放节奏更敏感:降低投放或优化结构,先体现为利润端的提效,再决定收入的回升节奏。需要注意的是,量子之歌的中报口径覆盖 6 月 30 日至 12 月 31 日,与自然半年存在错位,季节性影响应结合披露窗口理解。
软云科技在 2024 年中报里同时承受规模与利润的压力。其收入由 627.4 万美元降至 411.0 万美元,同比下降 34.49%),净亏由 -152.4 万美元收窄到 -68.02 万美元。收入下行的同时,亏损有所收敛,显示费用侧的控制在起作用,但盈利拐点仍未到来。
丽翔教育的体量与区域属性带来更直观的波动。2024 年上半年收入 1531 万元,较 2023 年的 2523 万元下降 39.29%;净亏由 -825.0 万元扩大至 -863.4 万元。
校内教育板块的博实乐教育需要放在其披露口径下观察:中报覆盖 2 月 28 日—8 月 31 日,且以英镑计价。2025 年上半年收入 8858 万英镑,较 2024 年的 1.018 亿英镑下降 13.02%;净利润则由 688.2 万英镑升至 723.2 万英镑。收入小幅回落、利润小幅提升的组合,往往与招生节奏、学费结构及一次性因素的消退相关。
宏观对照之后,更关键的是业务结构如何塑造财务结果。本部分回到公司层面,不仅聚焦各家的主营收入构成,更结合其核心产品、服务模式及近期战略动向,与第一部分的财务数据形成对照,揭示数字背后的经营逻辑。
2.1 高途:学习服务占比极高,规模扩张与盈利修复正在同向发生
按产品分类(2024-01-01至2024-12-31)
高途的核心产品已全面转向「高途课堂」App,提供大学考研、公务员、教师、财经等成人职业考试培训课程,以及少儿编程、思维训练等素质教育课程。其服务模式仍以在线直播大班课为主,辅以双师辅导和AI学情诊断。
从业务结构看,2024 年高途仍是教育服务型公司。全年 45.54 亿元收入中,学习服务贡献 44.20 亿元,占比 97.07%;「教育内容与数字化学习产品」为 0.84 亿元,占比 1.84%;其他收入 0.50 亿元,占比 1.09%。这意味着公司的主要收入仍来自课程与教学环节,产品化与工具化收入处于补充地位。
自转型以来,高途大幅收缩了中小学学科培训业务,并通过品牌整合将重心完全置于成人及素质教育赛道。与第一部分的横截面数据相互印证,2023—2025 年上半年高途的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说明以学习服务为核心的规模扩张已形成趋势,得益于在考研等优势领域的市场份额提升以及在新赛道上的激进投放策略。然而,如何将流量优势转化为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用户口碑,是其下一步的关键挑战。
2.2 童程童美:学费单一驱动,收入小增但费用强度拉低全年利润
按产品分类(2024-01-01至2024-12-31)
童程童美是典型的线下驱动模式,主要提供面向青少年的少儿编程和机器人教育课程,通过遍布全国的线下学习中心进行交付。
从业务结构看,2024 年童程童美几乎完全依赖学费变现。全年营业收入 11.71 亿元,其中学费 11.68 亿元,占比 99.77%;「其他」与「认证服务费」合计不足 1%。这意味着公司仍以线下/线上课程服务为主体,围绕教材、认证或工具化产品形成的附加收入占比很小,收入弹性主要取决于招生与续班。
利润表与第一部分的中报对照,可以看出「上半年改善、全年承压」的节奏。2024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 6.041 亿元、较 2023 年上半年小幅增长 0.93%,同期亏损明显收窄至 -0.4157 亿元;但拉到全年口径,2024 年毛利 4.237 亿元(毛利率约 36%),仍难以覆盖合计 9.301 亿元的三项费用(销售 2.218 亿元、管理 6.891 亿元、研发 0.191 亿元),最终形成 -5.064 亿元的营业亏损、-5.871 亿元的净亏损。这说明毛利端并非极低,真正的压力来自费用强度,尤其是管理与销售费用合计占收入约 78%,抵消了上半年出现的亏损收窄趋势。其财务上的挣扎,深刻反映了线下素质教育机构在当下的普遍困境。
2.3 进馨科技:许可+订阅为基本盘,硬件相关拉低毛利,全年「增收不增利」指向结构影响
按产品分类(2024-01-01至2024-12-31)
进馨科技的核心商业模式兼具To B与To C双渠道。其一是向各地的中小学及区域教育局销售数字教材和综合教育内容的订阅服务(To B);其二是通过App直接向家庭用户提供订阅服务(To C)。其产品以生动的动画视频课程和交互式习题库为主要特色。
从2024年全年数据来看,进馨科技的收入主要由许可与订阅两大板块构成其稳定底座。其中,来自内容聚合商和分销商的许可收入为2.214亿元,占总收入的54.48%;来自终端用户的订阅收入为7044万元,占比17.33%。其余收入则来源于波动性较大的硬件相关业务:包括向硬件厂商授权内容获得的5226万元(占12.86%),直接销售数字化教育硬件获得的4603万元(占11.33%),以及其他收入1625万元(占4.00%)。
作为一家To B属性鲜明的公司,其增长高度依赖于和地方教育系统的合作拓展以及现有客户的持续续约。为开拓新的增长曲线,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业务多元化,例如向硬件厂商授权内容以及直接销售学习平板等硬件产品。然而,这类硬件相关业务的毛利率普遍较低。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虽实现增长,但利润却出现缩窄,正是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体现:营收规模虽得以扩大,但收入结构的变动对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拖累。
2.4 博实乐教育:收入由校本学费与校内延伸服务驱动
按产品分类(2023-09-01至2024-08-31)
博实乐是中国领先的 K12 国际与双语学校运营商,旗下拥有多家知名国际学校,如广东碧桂园学校。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学费和寄宿费,并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补充教育服务。
从业务构成看,博实乐的重心已经明确落在海外学校。2024财年营业收入 17.55 亿元,其中海外学校 9.512 亿元,占比 54.19%;补充教育服务(课后与延伸课程等) 4.951 亿元,占比 28.21%;国内幼儿园与 K-12 运营服务 3.089 亿元,占比 17.60%。
按地区分类(2023-09-01至2024-08-31)
按地区拆分,中国贡献 8.549 亿元(48.71%),英国 7.647 亿元(43.57%),美国 1.311 亿元(7.47%),加拿大 433.1 万元、新加坡 20.9 万元。也就是说,博实乐的战略重心明显向海外倾斜,尤其是通过收购英国和美国的私立学校,构建全球教育网络。这一转型使其收入来源更多元,抗风险能力增强,但也同时面临着跨文化管理、全球招生以及汇率波动带来的新挑战。以英镑计价的口径下,2025 年中报收入同比下行不仅受业务节奏影响,也叠加了英镑汇率与当地学费调整的扰动。
2.5 软云科技:项目型占比高,上半年承压、下半年回补,全年亏损小于中报
按产品分类(2024-04-01至2025-03-31)
软云科技是一家To B的教育科技公司,主要为学校、政府教育部门提供教育大数据与AI服务。其核心产品包括智慧题库、在线考试系统、学业质量测评和个性化练习册等解决方案。
财年收入中,数字化改造服务及其他 287.6 万美元(43.02%)、定制软件与内容开发 269.5 万美元(40.31%)、平台开发 78.4 万美元(11.73%)合计 95%,明显项目化、一次性确认;License/其他仅 29.67 万美元(4.44%),可续费的订阅底盘偏小。软云的业务模式导致其收入确认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上半年可能忙于投标和研发,下半年则集中进行项目交付和回款。
中报承压、全年亏损收窄的财务特征在软云2024 中报得到体现。在2024上半年软云收入 411.0 万美元、净亏 68.02 万美元,上半年承压。拉到2024 财年(截至 2025-03-31),全年收入 668.5 万美元,最终净亏 51.97 万美元。全年亏损小于上半年亏损,表明下半年环比改善把前期压力部分对冲。
2.6 尚德机构:以职业技能与认证赛道为主,收入稳中小幅波动,利润由「效率优先」支撑
按产品分类(2024-01-01至2024-12-31)
尚德机构是国内在线成人学历和职业资格培训的龙头,主要提供自考、MBA、教师资格证、CPA等课程的在线培训。教学模式以直播和录播课为主,辅以大量的题库和社群化服务。
从业务结构看,2024 年尚德仍是成人与终身学习的典型样本。全年营收 19.90 亿元中,兴趣、专业技能和专业认证准备课程贡献 14.98 亿元(75.27%),以学历或文凭为导向的专上课程 2.06 亿元(10.33%);同时保留一定规模的货物销售(教材/设备等) 2.45 亿元(12.31%)。这解释了第一部分里「收入更趋稳定」的结论,因为以职业技能与认证为核心的收入结构带来了可预期的续班与复购,让规模不再依赖高强度投放而大幅波动。
利润表也进一步印证了「效率优先」。2024 年尚德的毛利率约 84%,课程本身具备较高的基础毛利;费用端中,销售费用 12.17 亿元、管理费用 1.33 亿元、研发费用 0.25 亿元,对应营业利润 2.98 亿元、净利润 3.42 亿元。标准化课程的高毛利与更克制的费用,使得规模回落时利润不必同步回落。
2.7 丽翔教育:学费占比不足过半,规模偏小叠加固定成本,全年仍处亏损
按产品分类(2024-01-01至2024-12-31)
丽翔教育是浙江省一家典型的区域性民办基础教育提供商,主营小学和初中教育。收入主要来自学费,同时也提供住宿、餐饮、校服、课程开发等配套服务。
从业务构成看,2024 年丽翔的收入合计 3280 万元,其中学费 1542 万元占 47%,其余近一半来自校内配套与服务:课程设计/开发和培训 683.9 万元(20.85%)、住宿 403.3 万元(12.30%)、校服与学习材料等 216.4 万元(6.60%),以及人力资源服务、租金与关联方收入等零散科目合计约 13%。也就是说,学校主业之外的配套收入比重不低,但体量总体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024 年中报里,丽翔上半年收入 1531 万元、净亏 863.4 万元;拉到全年看,下半年收入虽回升至1749 万元,但亏损仍扩大,表明在校生规模、收费结构与宿舍/配套等高固定成本之间尚未达到平衡。这主要是因为丽翔作为一家重资产、区域性的学校,其规模天花板明显,总体体量太小,高昂的固定成本难以被有效摊薄,导致其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2.8 量子之歌:课程结构「技能升级+财商」为主体,收入承压时利润仍能上行
按产品分类(2023-07-01至2024-06-30)
量子之歌通过旗下「启牛学堂」、「千尺学堂」、「讲真」等平台,主要面向成年人提供金融理财知识(财商教育)、个人技能提升课程。采用免费或低价体验课引流,再向高价系统课转化的模式。
从业务构成看,量子之歌以技能升级课程和金融素养课程为双主轴。在 2024财年里,营收合计 37.95 亿元,其中技能升级 16.62 亿元(43.79%)、金融素养 13.07 亿元(34.45%),二者合计占 78%;其余为休闲与兴趣课程 3.95 亿元(10.41%),企业服务 2.48 亿元(6.53%)与消费业务 1.74 亿元(4.58%)。这套结构说明收入主要来自标准化的成人课程,B 端与其他业务仍是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千尺学堂」作为专注中老年兴趣学习的平台,是量子之歌开拓银发市场的主要载体。休闲与兴趣课程的增长和表现,反映了量子之歌在银发教育赛道的开拓成效。这个板块的收入从无到有,并迅速成长为占总收入10%以上的业务,证明了银发教育是一个真实且正在增长的市场,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用户和收入增量。虽然客单价可能低于财商课程,但兴趣教育课程复购率可能更高,形成了一个稳定且可持续的收入流。
「双减」改变了需求的走向,却没有削弱需求本身。高途在以服务为主的放量中压低费用强度,亏损快速收敛;尚德依托成人与认证课程的高毛利与稳定续班,利润更耐波动;进馨的「许可+订阅」让半年曲线更平滑,软云的项目权重则使利润紧贴交付周期起伏;量子之歌在收紧投放后仍保持正利润,靠的是标准化课程的高毛利与更克制的费用;博实乐需要剔除减值等一次性因素,转而依据在校生数量、平均学费与经营现金流来判断其基本盘的健康度;童程童美与丽翔教育则说明,经常性体量不足、费用强度偏高时,上半年的边际改善很容易被全年费用抵消。
这场分化揭示了一个朴素却至关重要的商业本质:教育的未来,正从追逐流量的「规模游戏」,回归到深耕用户的「价值游戏」。收入可以靠营销驱动,但利润和现金流必须靠复购和续费驱动。能真正提升用户终身价值的公司,才拥有穿越周期的免疫力。
因此,对于教育公司而言,下一阶段的竞争图景已然清晰。赛道的选择决定了起跑线,但最终的胜利取决于能否在选定的赛道上,将一次性的流量转化为长期的用户资产,将高昂的获客成本摊薄在持续的服务周期里,最终构建一个健康、可控、可预测的「续费基本盘」。下一程,比「快」更重要的,是把「稳」做成「久」。
《 2025 AI 赋能教育行业趋势图谱》纸质版正式上线!点击小程序立即购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