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师,来上海吃顿学生餐吧,保证比你直播还上头。”
这不是段子,是上海家长含泪的呐喊。当绿捷公司的“臭虾仁炒蛋”端上餐桌,孩子们领到的替代午餐,是配料表比命还长的面包时,全城父母集体崩溃。
他们不骂供应商,不怪教育局,反而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卖电子烟、搞直播、天天喊“真还传”的网红身上。
为何呢?
![]()
事情是这样的,9 月 15 日中午,上海多所学校的学生餐中,一道 “虾仁炒蛋” 出了大问题。孩子们反映,这道菜散发着阵阵臭味,根本没法吃。有的孩子甚至吃了之后,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消息传出,家长们瞬间坐不住了,自己宝贝孩子在学校吃的竟是这样的饭菜,这谁能接受?
据了解,这些问题餐食来自一家名为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供应商。
![]()
这家公司可不简单,竟垄断了上海500多所多所中小学的午餐供应任务,每天供应的餐食数量庞大。原本,家长们想着,有专业的公司负责,孩子在学校的午餐应该能吃得营养又健康。可现实却给了大家重重一击。
事件发生后,学校的应对措施也引发了家长的不满。发现问题后,学校紧急撤掉了 “虾仁炒蛋”,可替换的竟是饼干和面包。
![]()
18块钱的午餐,最后变成5毛钱的零食。这不是补救,是二次侮辱。
且不说这临时凑数的食品能否填饱孩子的肚子,单看质量,就很难让人放心。有家长发现,学校发放的面包配料表中,添加剂多得吓人,各种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香精充斥其中。这哪里像是给孩子吃的健康食品,简直就是一堆 “垃圾食品”。
家长们愤怒地质问:“交了餐费,孩子却只能吃这些没营养的东西,我们交的是餐费,不是‘饼干税’!学校和供应商到底在搞什么?”
![]()
而涉事的绿捷公司,在面对舆论质疑时,表现得相当敷衍。公司声称,只是部分批次的虾仁里有细沙,不存在其他食品安全问题,还强调对菜品进行了留样。
但这个回应,显然无法让家长们信服。孩子们闻到的臭味、出现的身体不适,该如何解释?
仅仅一句 “有细沙”,就想把事情糊弄过去,对“臭味”“腹泻”装聋作哑。这操作,堪称“危机公关教科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更让人担忧的是,据家长们反映,这并非绿捷公司第一次出现问题。此前,就有孩子抱怨学校的饭菜:
“米饭凉得像石头,咬不动。”
“天天炸鸡块、鱼丸,绿叶菜?不存在的。”
“反映问题,学校说‘涉密’,连供应商资质都不给看。”
合着孩子的饭碗,还是国家机密?
此次 “臭虾仁” 事件,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反映出校园餐背后可能存在的一系列管理漏洞。家长们纷纷表示,自己对孩子的饮食安全毫无知情权和监督权。家委会本应是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可在校园餐这件事上,却形同虚设。家长们想了解供应商的资质、食材的来源和质量,却屡屡碰壁。学校要么以 “涉密” 为由拒绝提供信息,要么对家长的质疑敷衍了事。这让家长们感到无比的无奈和愤怒,自己的孩子每天吃什么,难道家长都没有权利知道吗?
![]()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徐汇区教育局也表示正在积极跟进。
大家都期待着能彻查此事,给孩子们和家长们一个交代。毕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
校园餐不是生意,是良心。它牵着孩子的胃,连着家长的心,更照见一个社会的底线。
别再让“饼干代餐”成为常态,别再让“涉密”成为挡箭牌,别再让孩子用腹泻为管理失职买单。
一盘臭虾仁,不该只换来一场道歉。它该成为一把刀,切开那些虚伪的流程、懒惰的监管、贪婪的垄断。
毕竟,孩子的饭碗里,装的不是饭,是未来。
谁敢糊弄,就该让他滚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