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学术视角下的生理期与认知表现
9月上旬,FlyQuest战队上单选手Bwipo在直播中直言女性生理期不适合打电竞,言论很快引发激烈的讨论。
舆论往往夹杂情绪,而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冷静的视角。关于月经周期是否会影响女性的劳动、工作与表现,学界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研究。核心共识是:月经期的激素波动可能带来一定的身体或情绪体验,但对大多数人的认知能力和脑力活动,并没有稳定、显著的负面影响。
![]()
首先,雌激素和孕激素在不同周期阶段的水平确实有所变化。但2025年一项涵盖大量实验的元分析指出: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月经周期对女性的整体认知表现存在系统性劣势。换句话说,“经期=脑力下降”的假设并不成立。
其次,研究发现这种周期性波动还会受到工作负荷和情境的影响。2022年一项针对护士群体的实验显示,在中等或低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女性在黄体中期(激素较平衡阶段)某些认知测试中表现略好。但当工作负荷增大时,这些差异几乎消失。也就是说,高强度的专注状态本身足以抵消周期性的轻微波动。
这一点对电竞尤为相关:职业选手在比赛中处于高度专注状态,往往更能屏蔽生理性的不适。
最新的实验甚至发现,经期并不一定意味着“表现下降”。英国UCL的一项研究(2024年)表明,女性在经期时在某些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任务中表现更优,错误率更低,专注力更集中。这一发现提示,即便在身体感觉不适时,认知系统依然能保持甚至超常稳定。
需要强调的是,确实有一部分女性在月经期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如痛经、头痛或疲倦。医学上将其中部分人群归入经前期综合征(PMS)或更严重的经前期焦虑障碍(PMDD)。但这只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并非普遍规律。多数女性在月经期间仍能维持正常的认知功能和工作表现。
![]()
这对于讨论电竞尤为重要。
电竞本质上是一种高强度脑力劳动,要求操作速度、注意力分配、战术判断和团队沟通。许多女性选手通过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止痛药物或心理调适,可以很好地管理生理周期带来的不适。
因此,把“女性因为月经不适合从事高强度竞技”当作普遍真理,不仅与科学研究相悖,也忽视了个体差异与女性自身的调节能力。从学术视角来看,生理期从不是决定性障碍,更不是女性在竞技领域被排斥的理由。
![]()
FlyQuest.Bwipo的一句粗口之所以点燃争议——“在我看来,这个月有的时候,作为一个女人,你他妈的不应该玩竞技游戏。”——不仅因为其不尊重,更因为它赤裸地把“生理期=劣势”当成理所当然。
与其浪费口舌抨击他的言论,不如直面那句荒谬的话本身:女性真的因为月经不适合电竞吗?
真正能给出答案的从来不是个别选手的口无遮拦,而是女性选手们自己的声音。她们最清楚月经带来了什么,又如何应对。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女性电竞选手的真实情况,笔者与多位现役选手进行了长谈。在采访中,她们描绘的生理期不是“天生劣势”,甚至当笔者问出生理期的不适需不需要“克服”时,大家对此都产生了疑惑——只有难题才需要克服,而她们与生理期共存了这么多年,这对她们而言不是问题。
有人很少痛经,几乎没有困扰,有人会情绪波动但懂得自我调节,有人甚至把它当作健康提醒。她们的共同点在于——生理期从不是弱点,更不是阻挡梦想的理由。
01正视月经,接纳自己的身体
怀沙是王者荣耀项目TE溯战队的职业选手。提到这个话题,她开口就说,生理期对自己的比赛“几乎没影响”。她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实在痛时吃布洛芬就好。“当你全神贯注在一场游戏里时,根本感觉不到痛经。”
在她的队伍里,月经不是一个需要被格外关照的话题。
“大家都能正常训练和比赛,不会特意去关心。”她也自然地将它融入了日常,“我觉得这就是女性身体的一部分,没必要特殊看待。”
更令人深思的是她对月经的积极看法:“来月经也不单单是坏处。我之前看了一些研究,说女性平均寿命会更长,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月经。”科学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月经周期确实与铁元素代谢、衰老过程相关联。
![]()
谈到Bwipo的言论,她直言:“我觉得他不是真的认为女性生理期不适合竞技比赛,而是觉得女的就不该打游戏。你看,就算男生没有月经,也会情绪不稳定在游戏里骂人,但我们女性并没有质疑男性是否适合打游戏——我们大女人就是这么包容。”
然而采访结束几小时后,凌晨两点,她突然发来消息:“我是不是把痛经这件事说得太轻巧了?”她担心自己因为不属于疼痛明显的类型,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她继续解释说:“我只想表达,女人从古至今都有月经,就算会不舒服,我们也能找到自洽的方式。”
从轻松到反思,再到共情——怀沙的坦诚,让我们看到女性选手面对身体变化时的清醒与体察。
02疼痛的两面性
如果说怀沙的情况相对轻松,那么决胜巅峰项目的SETA.Jessica的经历则更贴近“痛感的现实”。
Jessica坦言,经期时会腿疼、胳膊疼,甚至只能蜷缩在椅子上打完比赛。
然而一旦进入比赛状态,她的大脑立刻被“如何赢”占据,疼痛反而退到一边。她清楚记得,有一次正处在生理期,却依然carry两局比赛,拿下了MVP。“那一刻我整个人缩在椅子上,可一旦比赛开始,就完全忘了自己生理期的事情。”
在她看来,疼痛并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反而是一种信号,提醒自己更重视营养和作息,及时调整身体状态。
为了让身体更健康,也为了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Jessica会强迫自己保持规律锻炼。登山、瑜伽、八段锦、呼啦圈,这些日常的运动既是对健康的呵护,也是对职业生涯的一种投资。
![]()
“每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生理期让我们感受到疼痛,但这些疼痛同时也在反映生活的状态,提醒我哪里需要改变。保持锻炼就会让我身体更强壮。”
在谈到队伍生活时,她和怀沙都分享了一个女生之间都会感受到的现象——女性选手的生理期会逐渐同步。
“我们基本上来的时候会说一声,然后发现原本大家的时间差挺大的,结果过两三个月就越来越接近了,基本上都会在一个星期左右来。”Jessica笑着说。
相信住过宿舍的女生都有类似的感受,这种“周期趋同”在医学上并不罕见。放在电竞队伍里,它意味着大家不会在不同时间段各自轮流难受、长期影响训练状态。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时候她们根本没有困扰;即使痛得厉害,也可以通过止疼药或自我调节来应对。
换句话说,这种身体规律并没有像外界想象得那样脆弱或致命,反而让女选手们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能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
因此,当听到“女性因为生理期不适合比赛”的说法时,Jessica表示这本质上就是在拿生理期攻击女性。真正值得被关注的,是竞技水平,而不是性别差异。
她进一步指出:生理期对选手的影响并没有被想象得那么大;即便有人在比赛时确实很不舒服,那种依然坚持、克服困难的毅力更该被尊重。女性的月经并不是缺陷,但确实会带来一些不适,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下仍能保持竞技表现,为什么不值得敬佩,反而要遭受歧视呢?
![]()
03情绪可控,梦想不受阻
除了生理的不适,TLG决胜巅峰女队Chokess、Bay和YinHuai三位选手分享了更多关于情绪管理的经验。她们的叙述更简练、现实,也带着一种月经不必被过度放大的坚韧。
Chokess采访时话不多,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她自己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很重,所以没什么太多可回应的必要。
她的情况是生理期前后会带来情绪波动和身体不适,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性地接受,不会因此影响操作。“疼痛程度看情况,只要不乱吃东西,一般都不太痛。”
对于情绪上的波动,Chokess表示在已经知道自己来月经的情况下,就不会那么暴躁了。“我也会烦,我就骚扰我的朋友给她们发消息,然后我就好了。”
![]()
Bay的身体状况相对健壮,生理期前后情绪几乎没有明显波动,也很少出现严重的痛经。“我一年里最多痛一两次”,她也很少因为痛经请假。
“说实话,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住,那就是个人的问题。不管男女老少,学会管理情绪都是成年人最基本的东西。”在她眼中,情绪管理更是职业选手的素养,不能把一切都归咎于生理期。
![]()
YinHuai的描述更加具体,她在经期的反应算比较强烈,会觉得乏力、坠痛,身体难受的时候情绪难免有点低落。但她善于通过小方法自我调节:看看小说,写写日记,或者听听音乐来调节心情,尽量不让它影响日常训练。
“外界印象里好像女性经期就容易脾气暴躁,但我觉得乱发脾气就像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任何时候都是不合适、不道德的事,这是个人素质问题。经期不是借口,也不该被拿来当借口。”
YinHuai认为,生理期对身体确实有影响,但这更像运动后出汗:会有点不舒服,也可能有异味,程度因人而异,本质上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爱出汗的人会多洗澡一样,找到合适的应对方式就好。
“如果因此断言一个人不适合从事某种职业,未免太荒谬了。”
![]()
回到最初的问题生理期是否让女性不适合电竞?答案不在某个选手的偏见发言里,而在每一位女性选手的日常中。
无论是怀沙、Jessica和TLG三位选手,她们都展示了不同的生理体验。有人靠作息规律,有人靠止痛药,有人靠写日记和运动,有人靠专注来忘掉不适。
但在差异背后,她们有着共同的共识:生理期不是障碍,更不是女性不适合电竞的理由。
在笔者看来,首先不应默认所有女性在生理期都会暴躁易怒;同样,也不能因为有人偶尔出现情绪波动,就轻率地认定她们“管不好脾气”。如果把女性的月经直接等同于情绪失控,并据此质疑她们的竞技状态,这样的结论不仅以偏概全,更是对科学和个体经验的无视。
当女性选手自己都没有认为这是一个严重问题时,总有人替她们担心,说她们“太脆弱”。而事实是她们早已学会自我调适,继续在赛场上拼搏。
女性职业选手用实际行动说明:疼痛或许存在,但可以被应对,月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从来不是停下来的理由。
真正决定竞技水平的,从来不是性别,而是训练、支持与尊重。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比任何辩论都更有力的回答。
参考文献:
Assary, E., Conley, S., & Kogler, L. (2025). Menstrual cycle effect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9, 119133.
Krajnik, J., Bartels, C., & Schröder, A. (2022). The cycling brain in the workplace: Does workload modulate menstrual cycle effects on cognition?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6, 856276.
Sawicka, A., Kowalski, P., & Nowak, J. (2025). Menstrual cycle phase influences cognitive performance.Biology, 14(8), 1060.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024, June 12). Women’s mental agility better when they’re on their period, study finds.UCL New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