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旦中美开战,中国连一个小时都撑不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0
分享至

9月18日,美国媒体再次炒作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如果中美开战,中国连一个小时都撑不了。”这句话一出,又一次在全球舆论场掀起波澜。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拿“一个小时”大做文章,但这一次,背后的动机、时机和传播方式,显然不止于“标题党”那么简单。

9月,中国在阅兵中首次公开展示多款新型洲际导弹和完整航母编队,紧接着,美国五角大楼就发布了针对中美军事对比的“特别简报”,并渲染所谓的“解放军战力虚高”。美国为什么总在中国展示军事实力之后搞舆论打压?所谓“一个小时就崩盘”的说法,到底有没有根据?



美国军方和媒体的这种“节奏感”,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再到今天对中国的舆论围堵,美国一直擅长用“信息战”抢占舆论高地。但问题是,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在朝鲜战场上被低估的国家了。

回顾2024年,中国在太平洋完成一次洲际导弹实弹发射演练,成功命中8000公里外目标。这一举动震惊了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观察者。



就在同年12月,中国试飞了两架疑似第六代战机,具备更强的隐身、多目标打击和AI作战能力。这些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中国的空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25年5月,中国在南海举行“环岛军演”,歼-20和055万吨大驱协同演练,模拟高强度区域拒止作战。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智库RAND公司发布了一份中美冲突模拟报告,明确指出:在台海或南海等高烈度区域冲突中,美军胜算日益缩小,甚至一度被中国压制。这份报告中提到一个细节:在多轮兵棋推演中,美国在90%的模拟中都处于战略劣势。

2025年6月,乌克兰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成功瘫痪俄军41架战略轰炸机,引发全球对中国无人机技术的高度关注。这些无人机并非军用型号,而是通过改装的民用产品。这说明,中国的民用科技储备已具备改变战场格局的能力。



早在2024年,美国就借俄乌战争指责中国“暗中支持俄罗斯”,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回应称:“如果我们真的支持,战场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句话背后,是对中国军工能力的极度自信。如果出口版都能改变战局,那中国本土部队的真实战力,恐怕远超外界认知。

再看2025年9月的南亚“五·七空战”,伊斯兰堡用中国出口的歼-10和霹雳-15导弹轻松击落新德里6架战机,包括3架法国阵风。这场战斗中,无人机、雷达、导弹全部实现超视距打击,战机甚至没有飞出本国领空。



这表明,中国武器体系已具备完整的链路打击能力。更关键的是,这些只是外贸版。2025年初,中国海军总舰艇数量达到730艘,美国为296艘。虽然吨位上仍有差距,但中国已经形成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航母编队。

配合055驱逐舰、东风-21D反舰导弹,在本土周边构建起强大的“拒止区”。美国虽有11艘航母,但想穿越这片防区,代价极高。中国陆军现役兵力为200万,美国仅为140万。在战争潜力上,中国人口红利和工业能力远非冷战时期可比。



2025年,美国部署在亚太的空军力量总数被估算为中国空军的六分之一。更不用说,中国的歼-20隐形战机已经实现批量服役,性能稳定,具备一定代际优势。RAND公司的报告中指出,中美战争将不是短期速决,而是漫长的拉锯战,可能持续数月乃至数年。

战争初期,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和反卫星能力将瘫痪美军的全球指挥系统,使其失去以往的“快、准、狠”优势。美国智库分析称,战争一旦开始,美国将陷入严重的后勤困境,尤其是在亚太地区。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超过30%,战争状态下,美国将面临芯片、稀土、零部件等全方位的供应链断裂。中国的“一带一路”网络,连接亚非拉广泛国家,美国在外交战线上将难以形成包围。

2025年,中国GDP突破18万亿美元,紧追美国的19万亿。战争不只是飞机大炮的比拼,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2024年,中国公开AI军用系统,基于Deepseek算法,能在48秒之内生成超过万种作战方案。



这类系统已经应用在无人机编队、卫星导航干扰和电子战中,大幅提升了作战灵活度和反应速度。美国曾在2016年通过RAND公司发布报告,称中美一旦交战将“旷日持久,破坏性巨大”。

不少媒体却故意只截取“美军占优”部分,混淆视听。更有媒体将“可能数日内打击关键设施”夸张成“中国撑不过一小时”。2025年,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香格里拉对话”现场承认,在多场模拟战中,美军皆不敌中方。



这一发言在美国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也让“一个小时”的说法显得更加荒唐。从朝鲜战争到今天,美国对中国的军力误判从未间断。当年麦克阿瑟轻敌,结果被中国志愿军打得措手不及,灰头土脸撤出朝鲜。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一穷二白的国家。

2025年,中国的军队不仅规模庞大,更具备完整的现代化体系,涵盖制空、制海、制电磁和制信息。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让中美冲突更可能控制在常规层面。一旦全面冲突爆发,中国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资源储备和民族凝聚力,构建起强大的战争持久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具备“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从青藏高原到东南丘陵,从西北大漠到东部平原,每一寸土地都能成为防御阵地。中国人口14亿,既提供了充足兵源,也构建了强大的工业动员能力。

即使战争拖长,中国的生产线依然可以持续运转,为前线源源不断提供物资。中国的民族精神更是无形的力量。面对外敌,全民族往往能迅速形成强大的战斗意志。这种凝聚力,是冷冰冰的数据所无法衡量的。



美国媒体口中的“一小时”说法,不仅经不起推敲,也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准备和国家意志。它背后隐藏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也是对自身霸权地位动摇的恐慌。战争没有赢家。中美一旦交战,不仅双方损失惨重,全球经济、政治、安全格局也将全面重塑。

面对这样的风险,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主张。中国在联合国维和、国际反恐、海外护航等行动中,持续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全球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中国不是威胁,而是稳定的力量。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鼓吹“一个小时”的论调不过是烟雾弹。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中美如何管控分歧、避免冲突。

从技术装备到战略部署,从人口资源到民族精神,中国早已不是一个轻易被打垮的国家。“一个小时”的说法,只是舆论战的又一招。真正的较量,不在嘴上,而在实力上。而中国,早已准备好了面对任何挑战。

信息来源:
[1]朱迪·埃文斯:我发起“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倡议,因为同样的谎言见过太多次了 观察者网
[2]前北约最高司令炒作“中美开战”,称“中国10年内做不好准备” 观察者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墨兰史书 incentive-icons
墨兰史书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历史内容
3653文章数 5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