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只携带100条寄生虫,碰一下发烧到40℃?2021年广西有人吃了一锅

0
分享至

  1. 5月30日,福建泉州组织了一场针对巨型蜗牛的集中清除行动,迅速在社会上引发热议。这类体型庞大的软体生物早已在我国多地失控蔓延,不仅外形骇人,更令人震惊的是,单只个体竟可携带超过百条寄生虫。
  2. 仅是徒手触碰其黏液,就可能导致体温飙升至40℃以上。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仍有人将其视为食材——2021年广西曾有居民拾取后烹煮成菜,此事究竟如何收场?难道高温真能彻底消除所有病原风险?





  1. 大蜗牛
  2. 2021年盛夏时节,南宁市某住宅区绿地中突然出现一批“外来访客”——外壳带有螺旋纹路、体形粗壮的大型蜗牛。
  3. 它们与常见的小型陆生蜗牛截然不同,常常探出长长的触角,在湿润的地表缓缓前行,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甚至有人拍照上传社交平台。



  1. 出乎意料的是,竟有住户将这些蜗牛收集带回,炖煮成一锅所谓“山珍”,还特意分享图片至业主群,瞬间激起一场关于“能否食用”的激烈争论。
  2. 当事人坚称自2019年起便持续食用,从未出现健康问题,态度十分笃定。然而群内其他成员却深感不安,接连警告:此类蜗牛寄生虫密集,切勿冒险尝试!



  1. 这种蜗牛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是否真的可通过充分加热实现安全进食?事实上,它的正式名称为非洲大蜗牛,学名为褐云玛瑙螺,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公布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2. 原生于非洲东部地区,它通过植物运输、国际贸易等渠道悄然扩散至全球各地,包括中国境内。早在上世纪初期,一位从新加坡归国的华侨所携带的观赏植物中混入了其卵或幼体,首次在厦门落地生根,随后逐步向南方各省扩散。
  3. 成年个体壳长普遍在5到10厘米之间,最大记录可达20厘米以上,外壳呈红棕或浅咖啡色调,点缀淡黄斑点,外观颇具视觉冲击力。
  4. 尽管移动缓慢,但其对植被的破坏能力极为惊人,可侵害超过五百种农作物及园林植物,堪称“活体收割机”。为何雨天之后它们频繁现身?



  1. 原因在于它们惧怕干燥和强光,唯有潮湿环境才适宜活动。
  2. 每逢降雨过后,地面湿度上升,它们便纷纷从隐蔽处爬出透气觅食。这也解释了为何公园、小区草坪常在雨后遍布其踪迹。



  1. 繁殖能力极其恐怖,每次产卵量可达30至700粒,每年累计可产出约两千颗卵。由于具备雌雄同体特性,交配机会大幅增加,后代数量呈爆炸式增长。
  2. 加之极强的环境适应性,无论热带还是亚热带气候均能生存繁衍,尤其在温暖湿润的华南区域,几乎无天敌制约,发展态势迅猛。



  1. 目前该物种已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多个省份广泛分布,并呈现向长江流域北延的趋势。那么,它到底能不能吃?



  1. 行走的寄生虫库
  2. 非洲大蜗牛最危险之处,并非啃食植物,而是其体内和体表潜藏大量致病微生物与寄生虫。
  3. 其中最具威胁的是广州管圆线虫,一旦进入人体,便会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甚至钻入脑脊液,诱发嗜酸性脑膜炎。



  1. 感染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造成永久神经损伤或死亡。研究数据显示,深圳地区抽检样本中,感染率高达31%,平均每只携带寄生虫超百条。
  2. 换言之,随意触摸一只,等于直接接触一个高度浓缩的病原集合体。除此之外,还可能携带结核分枝杆菌、沙门氏菌及其他病毒,接触后易引发皮肤炎症、红肿瘙痒等反应。



  1.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成熟,若出于好奇抓玩甚至当作宠物饲养,极易成为感染目标。
  2. 此前已有真实案例:广东一名十岁男童因接触大蜗牛后反复发烧、剧烈头痛,最终确诊为广州管圆线虫所致脑膜炎。



  1.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确凿存在的公共卫生隐患。权威专家明确表示,即便经过高温烹饪,也无法完全灭活所有寄生虫卵或耐热孢子。
  2. 更需警惕的是,在清洗、切割过程中,案板、刀具、水槽等器具均可能被污染,形成二次传播路径。因此最稳妥的做法就是:不接触、不采集、不食用。



  1. 除了直接触碰,其爬行时分泌的黏液以及排泄物同样含有大量病原体。
  2. 若蔬菜被其爬过且未彻底清洗即食用,仍有较高感染风险。日常处理果蔬时务必仔细冲洗,特别是叶类蔬菜背面容易残留污染物。



  1. 那么,当我们在户外发现这类生物时,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1. 遇到非洲大蜗牛,该怎么办?
  2. 一旦发现此类蜗牛,最关键的原则是:禁止徒手触碰!切勿产生好奇心理!严禁带回家中!无论是抚摸、把玩还是尝试食用,均属高危行为。
  3. 若在社区范围内发现群体聚集,不应擅自处理,尤其避免使用普通农药喷洒,而应及时通知物业管理部门或专业防治机构介入处置。若偶有零星个体爬入家中,可用食盐进行物理清除。



  1. 撒盐会导致其软组织迅速脱水萎缩直至死亡。但此法仅适用于少量个体处理,无法用于野外大面积控制。
  2. 日常防范牢记“三要三不要”原则:接触后立即用75%医用酒精消毒,再以肥皂反复搓洗不少于20秒;受污染蔬菜须用流动清水冲洗30秒以上,并辅以果蔬专用消毒剂浸泡10分钟;在其常出没区域撒布咖啡渣、生石灰粉,定期清理排水沟渠与堆积落叶。



  1. 绝对不可用手直接抓取;切勿轻信“煮熟即可杀菌”的错误观念;严禁让儿童将其作为玩具玩耍。防控非洲大蜗牛是一场长期战役。
  2. 虽然普通人无需成为专业灭虫人员,但提升警觉意识、落实基础防护,是对自身与家人健康的必要负责。实际上,这一挑战并非中国独有。





  1. 全球都在应对“蜗牛入侵”
  2. 非洲大蜗牛早已在全球多个国家造成生态困扰。二战前后,它们已成功登陆欧洲与北美大陆,在海洋性气候带尤为活跃且扩散迅速。
  3. 美国佛罗里达州曾因非法宠物交易导致该物种传入,政府为此三次发起大规模清除行动,历时十年耗资逾2300万美元。



  1. 2014年,美国农业部一次查获超过1200只活体非洲大蜗牛,全部来自同一非法卖家。可见,除自然迁移外,人类活动极大加速了其跨区域传播。
  2. 在我国,除最早传入的褐云玛瑙螺外,近年来又陆续检出两种近亲种类——虎纹玛瑙螺与无斑玛瑙螺。后者自2014年由海关首次拦截以来,短短十年间已在华南地区广泛蔓延,种群密度甚至超越原有品种。



  1. 部分城市居民对此类生物已习以为常,视作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种麻木心态潜藏巨大风险,容易导致防疫松懈。
  2. 科研人员指出,非洲大蜗牛之所以如此强势,源于其拥有双重基因组结构,冗余基因丰富,赋予其超强环境适应能力。配合高繁殖率与较长寿命,使其极易在新栖息地扎根扩张。





  1. 非洲大蜗牛的入侵历程,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生态安全面临的严峻考验。它们虽非主动侵略者,却因人为疏忽被引入陌生环境,又因缺乏天敌而肆意扩张。反过来看,这也警示我们:面对自然界的变化,必须保持敬畏之心,同时依靠科学手段积极应对。
  2. 作为普通公众,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拒绝盲目接触、杜绝随意放生、不信谣不传谣,并主动普及正确的识别与防控知识。
  3. 主要信源
  4. 南宁一小区业主捡非洲大蜗牛煮来吃,专家这样建议——人民资讯2021-07-28雨后出现这种大蜗牛,千万别碰!——2025-05-26 09:01:43来源:华西都市报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红星新闻2025-05-16 大雨后遍地爬的大蜗牛千万别摸,有人碰了后发烧到40度——环球网2021-06-29非洲大蜗牛吃农作物危险大 美国农业部向其宣战——2014年08月29日 1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卖爆了!上海老破小正在被疯狂抄底

卖爆了!上海老破小正在被疯狂抄底

魔都财观
2025-11-10 07:42:25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老猫观点
2025-11-09 09:05:45
挡不住了!红军城,最新消息来了!

挡不住了!红军城,最新消息来了!

大嘴说天下
2025-11-09 21:37:24
中纪委连打三虎!杨小伟、刘宽忍、李春良,被处分

中纪委连打三虎!杨小伟、刘宽忍、李春良,被处分

扬子晚报
2025-11-10 11:24:34
突发特讯!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何来看全运会,引发高度关注

突发特讯!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何来看全运会,引发高度关注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10 01:23:09
6球8助!巴萨争议边锋复活:2脚传中2次助攻 3500万可买断

6球8助!巴萨争议边锋复活:2脚传中2次助攻 3500万可买断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0 09:18:02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悲剧!宝马车女司机被侧翻的渣土车砸死,家里有孩子在等她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9:09:17
藏不住了!刘涛台球桌造型惊艳全网,她的魅力勾魂顶不住!

藏不住了!刘涛台球桌造型惊艳全网,她的魅力勾魂顶不住!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0 10:30:24
缅甸政府将拆除KK园区148栋建筑,其中包括KTV、医院和SPA会所,已拆除101栋

缅甸政府将拆除KK园区148栋建筑,其中包括KTV、医院和SPA会所,已拆除101栋

红星新闻
2025-11-09 18:35:50
港娱这一夜,人情世故江湖地位,在64岁刘德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港娱这一夜,人情世故江湖地位,在64岁刘德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范又有料
2025-11-10 08:27:47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京东“国民好车”上市,10万元内唯一换电车型,此前7819万元天价竞拍者已悔拍

红星新闻
2025-11-09 21:24:13
绝了,伦纳德绝了!NBA第一玻璃人超巨

绝了,伦纳德绝了!NBA第一玻璃人超巨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9 16:40:46
冷空气来了!广东最低气温重回“1”字头

冷空气来了!广东最低气温重回“1”字头

鲁中晨报
2025-11-10 11:31:09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潇湘晨报
2025-11-09 12:43:19
她可能是最近最受欢迎的女优!

她可能是最近最受欢迎的女优!

贵圈真乱
2025-11-10 09:22:51
薛之谦创立的火锅店再收缩,“上上谦”全国仅剩1家,明星火锅店退潮

薛之谦创立的火锅店再收缩,“上上谦”全国仅剩1家,明星火锅店退潮

红星新闻
2025-11-09 20:10:17
政府“停摆”40天,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临时拨款法案

政府“停摆”40天,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临时拨款法案

界面新闻
2025-11-10 11:53:26
尹锡悦看守所内收超6.5亿韩元代管金引争议:分180次领走,是总统年薪的2.5倍;妻子金建希接收约2250万韩元

尹锡悦看守所内收超6.5亿韩元代管金引争议:分180次领走,是总统年薪的2.5倍;妻子金建希接收约2250万韩元

鲁中晨报
2025-11-10 09:39:03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杜兰特:是谢泼德帮我们战胜了雄鹿,他正是我们需要的活力源泉

杜兰特:是谢泼德帮我们战胜了雄鹿,他正是我们需要的活力源泉

懂球帝
2025-11-10 08:42:06
2025-11-10 12:27:00
阅微札记 incentive-icons
阅微札记
晨起暮落,初心不改。
2563文章数 2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旅游
游戏
亲子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旅游要闻

行进的海岸线丨渤海湾畔“渔旅融合” 小渔村启动蓝色新引擎

沙盒模拟RPG《历史的终结》12月登陆SteamEA

亲子要闻

最心酸的真相:这8件事正悄悄让孩子胆小、焦虑,你可能天天在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