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号,大盘午后突然大跳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用几分钟时间来梳理讨论一下。
9月18号当天的市场交易可谓跌宕起伏。上午,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主要市场基准指数,以及沪深300、中证2000,还有反映全市场情绪温度的万得权益指数,普遍呈现明显上涨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已盘整20余天、迟迟未能向上突破的上证综指,当天上午盘中创造10年来新高,距离3900点仅一步之遥,突破态势看似箭在弦上。
但午后市场风云突变,所有主要基准指数集体跳水,均呈现冲高回落走势。以创业板指为例,上午收盘时涨幅一度接近0.5%,午后却快速翻绿,最终收盘跌幅达1.6%;从全天高点到低点,主要指数最大跌幅超过2%,市场情绪骤转。
问题来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不少投资者首先会联想到:9月18号当天美联储降息是否不及预期?当天中午前后,美联储确实公布了降息决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
但事实上,据我近期跟踪的华尔街机构报告及国内主流研究机构观点,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此次大概率会降息,且90%以上的预测指向降息25个基点。
仅有少数激进机构推测可能降息50个基点,这类预测占比仅3%-4%。因此,美联储此次降息属于“如期而至”,25个基点的降幅完全符合市场主流预期,并非跳水诱因。
国内层面,“反内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政策导向均属于市场利好。此外,9月17日,中美双方经过磋商,于当日上午官宣了新一轮经贸谈判达成的友好共识及相关解决方案(Talk)。
据我推测,本轮中美经贸磋商的成果恐怕不止于单一议题的共识,后续或有望推出更高级别的中美战略性经贸一揽子安排。不过相关具体落地或需等待至周末,甚至据中外媒体报道,不排除10月底至11月初有特朗普受邀访华等后续动作,但一切仍需以中国官方发布为准。
理论而言,无论是已达成的谈判成果,还是未来可能释放的潜在利好,都足以提振市场信心——这也与9月18号上午市场放量冲高、逼近突破的表现相符,毕竟当前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导向,以及中美博弈层面的缓和氛围,均对市场形成支撑。
在我看来,午后大盘突然跳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与股指期货交割日有关。9月18号恰逢股指期货交割日,历史经验显示,交割日前后市场往往易出现较大波动:前期积累的获利盘会借机了结,形成阶段性被动卖出压力,对大盘产生冲击。
但与此同时,当日成交量显著放大,达到31000多亿元,A股单日成交额罕见达3万亿级,这说明场外抄底资金也在积极入场,力量不容小觑。场内获利了结与场外抄底资金规模均较大,因此,股指期货交割日的调整压力与多空资金的激烈博弈,共同造就了当日“放量调整”的态势。这是第一个相对特殊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概率相对更高。大家可以留意,近两日市场反弹主要由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带动,尤其在高科技板块的引领下,相关指数已创下本轮反弹新高并形成突破态势,进而带动上证综指逼近盘整区间上沿,突破可谓蓄势待发。
但9月17日至18日期间,即便市场向上动能强劲,银行、证券等对大盘(尤其上证综指)影响举足轻重的权重板块,却持续出现上亿甚至几亿的大单压盘。能拿出这类大单的,显然不是散户,甚至普通私募也未必有如此雄厚的筹码储备。
合理推测,这类资金大概率是“国家队”。
为何在突破箭在弦上的节点选择“压盘”?
背后有其深层逻辑。此前我曾撰文提及,“慢牛”远比“快牛”更健康。上证综指已盘整压制近20天,一旦突破形成“快牛”,极易进一步演变为“疯牛”。原本有望长期延续的慢牛行情,若因过快上涨而提前结束,后续“稳股市”工作将面临挑战;此外,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也亟需一个健康的慢牛市场环境支撑。
因此,“国家队”或有意通过调节节奏控制市场,避免行情演变为快牛、疯牛。从政策导向与市场合理性来看,这一推测的概率相对更高。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