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宜昌与常德之间每日仅一趟 K934 次列车连接,全程需3小时29分钟。而这一现状即将被改写——作为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呼南通道的关键 “节点”,宜昌至常德高铁已进入开工倒计时,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南北大动脉未来将宜昌、常德两地的通行时间压缩至1.5小时,为鄂湘两省注入发展新动能。
目前,关于宜常高铁的规划建设迎来了最新进展:环评已经进入最后批复阶段。近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了宜常高铁环评审查公示,标志着项目环评进入最后阶段,预计近期即可获得正式批复。据悉,宜常高铁项目自今年4月发布环评征求意见稿以来,项目历经上报前公示、正式受理及现场考察等环节,目前已满足批复条件。根据,环评报告显示,宜常高铁项目将投入11.33亿元环保资金,占总投资的3.6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隧道降噪、生态补偿等措施妥善保护7处环境敏感区,为开工打下了生态合规基础。
据悉,宜常高铁项目规划历程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湖北、湖南两省便联合启动了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并于2016年正式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虽然如此,但并不能是宜常高铁顺利开工建设,而是开启了多年的“线路走向”博弈。经多轮方案比选和两省博弈,最终确定“东线方案”:线路北起宜昌北站,利用拟建宜昌至涪陵高铁49.9公里至长阳东站,再新建185公里至常德站,线路全长约234.4公里,全线规划设7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324.7亿元。
目前,宜常高铁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2024 年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线路走向和建设标准。2025年3月,湖南段施工图审核招标公告发布,标志着工程技术准备进入收尾阶段。目前,项目已取得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环评、水保等专项报告均通过技术审查,初步设计即将进入鉴修批复阶段。沿线地方政府同步推进配套建设,如松滋市已启动高铁站片区 21.39 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规划编制。
按照工程推进节奏,环评批复后将立即启动施工招标和开工准备,预计2025年12月底前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工期48个月,计划2030年建成通车。届时。宜常高铁不仅将使宜昌至长沙通行时间缩短至2.5小时,还将与张家界至石门高铁共同构建武汉到贵阳的新通道,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 “双核联动” 发展战略落地。从三峡库区到洞庭湖畔,宜常高铁的建设既是破解山区交通瓶颈的民生工程,更是开启鄂湘两省协同发展新篇章的交通大动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