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全社会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适老化”一词,已经被广泛运用。包括我们工委会,也叫做“适老化健康保险工作委员会”。
那么,“适老化”,究竟是什么含义?
网上查了一下,其实“适老”或者“适老化”迄今并没有准确的定义。“适老”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上是2016年11月。在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把持续改善“适宜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安全保障、社区支持、家庭氛围、人文环境”作为发展目标,把“建设适老居住、出行、就医、养老等物质环境和包容、支持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文化环境”作为重点任务。具体包括适老居住、出行、健康支持、生活服务环境以及敬老文化社会环境。
虽然这份政府文件里面并没有对“适老”进行定义,但对“适老”的表述是适宜老年人群;虽然只是聚焦在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但所涉及的却包括了社会多领域的物质与人文范畴。由此我们可以理解,“适老化”理应是顺应人口老龄化的一项社会生态建设。
那,“适老保险”又怎么理解?是适合老年人群的保险产品吗?
这样的理解没有错。在老龄化快速进程中,老年人群体迅速扩大,特别是由于这一人群特殊的风险特点,需要商业保险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保险保障服务。因此,提供适合老年人群投保的保险产品,必然是“适老保险”的题中之意。
但,迄今为止的业务实践中,我们已经发现,要提供和经营好适老化保险产品并不容易。“适老化”意味着把原本并不适宜老年人群的保险经营“变化”成适宜于老年人群。这对保险业经营提出的挑战太多太大,不仅要走出已经驾轻就熟的传统套路,而且必须开拓陌生的风险新领域。我们常说,人身保险保的是人的生老病死残风险,那对于老年人群来说,或许好好地活着是他们最重要的诉求,因此他们最担心的恐怕是日渐衰老的生存过程中出现疾病或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换言之,最需要保险化解的应该是伴随着生命日渐衰弱,可能出现的疾病、失能风险。与其他人群相比较,老年人群的这些风险更容易发生,对服务交付要求更高,更加频繁,甚至需要长期持续的服务。
由此看来,保险的适老化,不只是个产品设计的创新问题,而是涉及保险经营多个环节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对保险理论和实务的全面挑战。面对这样一些风险,我们很难再有所谓的高杠杆;我们需要解决医疗、护理,甚至陪伴、临终关怀等服务交付;我们也需要从产品触达、服务可及等方面做适老化的建设,等等。
适老保险,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生态的保险。保险的适老化,是保险业在老龄化社会风险管理职能的再造。所幸,行业已经砥砺向前,新技术将赐予我们翅膀。我们想说,适老保险的未来是AI+温情。
对此,您能给一些高见吗?(更多内容敬请关注“适老健保”视频号)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