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了,天还热得像盛夏,雨却下得比夏天还猛。这正在席卷中国多地的真实天气写照。
从9月15日晚开始,一条横跨南北的特大暴雨带突然爆发,像一条“水龙”从四川一路狂扫到东北。四川广元一小时下了167.7毫米的雨,接近当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的雨强;山东临沂、陕西渭南、四川芦山等地纷纷打破9月单日降雨历史极值;大连一小时狂降88.1毫米,达到“短时特大暴雨”级别——这雨,根本不是“下”,是“倒”。
更吓人的是,山东还突遭冰雹袭击,拳头大的冰块砸下来,让人恍惚以为回到了盛夏的强对流季节。
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是9月中旬了,按理说,雨季该收尾了,怎么反而下出“主汛期”的架势?
而且,南方还在大范围“蒸桑拿”,湖南逼近40℃,江西39.1℃,浙江、福建、上海全在38℃以上,这哪是秋天,分明是“秋老虎”发威!
别急,这场极端天气的背后,藏着三个“气象级狠角色”:异常强盛的副热带高压、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胚胎、以及它们联手打造的“水汽高速公路”。
这场暴雨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秋天下出夏天的雨?接下来,广东会不会被台风“正面击中”?你家会不会被影响?
暴雨为何这么猛?副高“发飙”是根源。
首先,罪魁祸首是副热带高压,这个控制我国天气的“大 boss”。正常情况下,到了9月中旬,副高应该南撤,雨带也该南移。可今年反常——副高不仅没退,反而异常偏北、偏西,强度还特别强。
这意味着它像一堵“热墙”,把冷空气死死挡在北方,同时把暖湿气流一路推到四川、华北、东北。于是,主雨带就被“顶”在了四川盆地到东北平原这一线,一待就是好几天。
更绝的是,副高强,南方就热。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上海等地高温持续,热力条件堪比盛夏。
这些热量就像“燃料”,一旦遇到冷空气或台风扰动,就会瞬间“点爆”强对流天气,制造出暴雨、大风、冰雹甚至龙卷风。
所以,山东的冰雹、四川的特大暴雨,本质上都是“热+湿+抬升”三要素齐全的结果。
台风胚胎“双响炮”:米娜+桦加沙,一个比一个猛。
如果说副高是“导演”,那台风胚胎就是“演员”。目前,西北太平洋上有三个台风胚胎在活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
99W已经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加强,即将成为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
90W紧随其后,也将发展为第18号台风“桦加沙”(Hagupit)。
这两个家伙携带着巨量水汽的“水泵”。和副高南侧的东风气流结合,形成了一条从太平洋直通我国西南的“水汽输送带”,专业点叫“双涡轮增压高速公路”——一边是台风低气压抽水,一边是副高东风送水,结果就是:四川、陕西、河南这些内陆省份和山东的内陆地区,居然下出了沿海级别的暴雨。
更麻烦的是,这场雨还停不下来。
因为雨带稳定,加上台风持续送水,未来一段时间,四川、陕西、河南、山东的秋雨将持续且猛烈,有可能下出“主汛期”的气势。尤其是四川的朋友,一定要做好防雨、防洪、防地质灾害的长期准备。
“米娜”要来了,广东准备好了吗?
现在,最让人揪心的,是即将登陆我国的台风“米娜”。
目前预测,它最大可能在广东登陆。但具体怎么走,还有分歧:
一种可能是如果东边的“桦加沙”发展得慢,“米娜”就走直线,在9月20日前后登陆广东东部,比如汕尾、汕头一带。
另一种可能是如果“桦加沙”发展得快、体型大,它就会像“引力场”一样,把“米娜”往西拉,导致“米娜”在潮汕近海突然西折,最终在珠三角沿海登陆,比如深圳、东莞、广州南沙。
你看,一个台风还没来,路径就已经这么复杂,这就是所谓的“藤原效应”——两个台风靠得太近,会互相影响轨道。
更让人担心的是——南海和台湾海峡的海温都在29℃以上,能量充足,加上今年几乎所有台风都有“近海爆发增强”的特点,所以“米娜”完全有可能在登陆前突然“猛蹿”,从一个普通台风瞬间升级为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
换句话说:千万别小看它,以为是个“小台风”就掉以轻心。
你以为只有雨和台风?
不,还有高温。
因为副高太强,冷空气南下缓慢,9月17日,长江以南仍将大范围高温。上海高温日数可能超过2024年,创下1934年以来的新纪录;杭州也即将打破历史高温纪录。
一边是北方暴雨成灾,一边是南方热浪滚滚,这种“北涝南旱”的极端天气格局,正是气候变化背景下越来越常见的“新常态”。
这场从四川到东北的特大暴雨,这场即将登陆广东的台风“米娜”,这场持续不退的南方高温,都在提醒我们:气候正在变得越来越极端,天气不再按“常理”出牌。尤其是广东、四川、山东、辽宁这些正在经历极端天气的地区,更要绷紧安全这根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