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美国的挑唆下,日菲近年来不断在南海恶意制造争端,而中国近来也表现的越来越没有耐心,反制行动简直可以用直白来形容,这导致南海的形势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局面。只是这种紧张的局面,让邻国的马来西亚也感到如坐针毡。
因此,大马防长刚刚抵达中国参加北京香山论坛,他的第一站,没有选择常规的外交会晤,而是直奔一家国防工业公司的展厅。在这里,他绕开了所有繁文缛节,在鹰击-12E前停下了脚步,甚至还兴致勃勃地合影留念。
那么,他为什么对鹰击-12E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么感兴趣?难道要代表马来西亚来签订购买协议吗?
![]()
速度决定生死
现代海战的逻辑,有时候简单得可怕:谁快,谁就能掌握主动权。鹰击-12E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对“时间”的极致压缩,这是一种足以让对手感到窒息的技术代差。
它的飞行速度接近惊人的4马赫,这是个什么概念?当它在三百公里的距离上被发射,留给敌方舰队的反应窗口,被无情地压缩到了不足两分钟。短短一百多秒,要完成探测、识别、决策、拦截的全过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对比之下,马来西亚海军现役的主力反舰武器,还是法国的“飞鱼”MM40Block3。这款导弹性能不俗,但它0.9马赫的亚音速飞行,意味着同样的距离,它会多给对手五到六分钟的反应时间。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几分钟的差距,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除此之外,鹰击-12E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快。为了将突防能力发挥到极致,它在攻击的末段,可以下降到离海面仅有数米的高度进行掠海飞行,完美地躲在地球曲率和海面杂波之下,让绝大多数雷达都变成“睁眼瞎”。
![]()
与此同时,其独特的设计也功不可没。弹体周围四个轴对称的环绕式进气道,保证了它在做出剧烈规避机动时,依然能获得稳定充足的气流,动作不会变形。这让它的飞行轨迹更加诡异莫测,再配合上性能更优、抗干扰能力更强的雷达导引头,可以说,它就是为了撕裂现代防空网而生的。
这种纯粹以速度和突防能力构筑的威慑,让许多国家现有的防御体系都显得有些过时和无力。它迫使每一个潜在的对手,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舰队还能否在未来的冲突中安然无恙。
![]()
邻居的压力有点大
马来西亚为何对这样一款攻击性极强的武器表现出如此迫切的渴求?答案,或许要从地图上它的邻国——菲律宾身上寻找。
长久以来,马来西亚与菲律宾之间,都横亘着一个绕不开的坎,那就是沙巴州的主权争端。这片土地不仅关乎国家主权,更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旅游业价值,是马来西亚的核心利益所在。
![]()
而最近,地区的力量天平正在发生微妙的倾斜。在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后,菲律宾的军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这让吉隆坡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这种威胁不再是纸面上的,而是具象化的导弹阵地。菲律宾已经从印度引进了射程290公里、速度2.8马赫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并且毫不犹豫地将其部署在了紧邻马来西亚的巴拉望岛上。这意味着,对方的火力已经能够直接覆盖马来西亚的部分领土。
![]()
更令人不安的是,菲律宾还部署了由美军人员操作的“堤丰”和“胜利女神”系统。前者可以发射射程超过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这种潜在的威胁,让马来西亚如芒在背。
面对邻国咄咄逼人的态势,马来西亚发现自己的处境有些尴尬。它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反导系统,无法构建起密不透风的盾牌。在这种情况下,“以攻为守”,谋求一种能够对等反制的攻击能力,就成了最理性的必然选择。
![]()
当然,马来西亚也在尝试多条腿走路,他们曾计划与印度合作,为自己的苏-30MKM战斗机进行升级,以便能够挂载空射版的“布拉莫斯”导弹。但这个计划存在着不小的技术不确定性。因此,将目光投向中国的鹰击-12E,就成了一种风险对冲的审慎策略,一个更为稳妥的备选项。
如果这笔交易最终达成,其影响将远远超出中马双边关系的范畴。它将像一颗石子投入湖中,在整个东南亚激起层层涟漪,加速一场酝酿已久的战略洗牌。
![]()
马六甲的新游戏
放眼整个东南亚,超音速军备竞赛的苗头早已显现。印尼海军装备了俄制的“宝石”反舰导弹,越南更是同时拥有“俱乐部”和“宝石”系列。相比之下,马来西亚的行动已经稍显迟缓。
这次对鹰击-12E的考察,更像是一次“加速补课”,标志着东南亚的军事平衡,正在不可逆转地从亚音速时代,整体滑向超音速时代。
![]()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地缘支点的重塑。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扼守着世界上最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马六甲海峡。
一旦其海军拥有了鹰击-12E这样的利器,就意味着它对这条黄金水道的控制力和战略话语权将得到指数级的提升。这足以改变整个地区的力量格局,让任何想要通过这片海域的势力,都必须重新掂量一下马来西亚的份量。
![]()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角色也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在过去由美俄主导的国际军工市场上,中国正凭借其产品的性价比和可靠性能,成为越来越多中等预算国家的务实选择。
对于像马来西亚这样,奉行“大国均衡”外交战略,不愿在中美之间彻底选边站队的国家而言,中国的武器提供了一个宝贵的选项。除了鹰击-12E,马来西亚也对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抱有兴趣,这都说明中马之间的防务合作,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深度。这不仅仅是武器的买卖,更是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提升的一种具体体现。
![]()
结语
一枚导弹,三重角色。
鹰击-12E既是颠覆海战规则的技术冲击波,又是马来西亚应对地缘焦虑的平衡器,更是整个东南亚战略格局演变的催化剂。
![]()
无论最终这笔交易能否敲定,马来西亚国防部长这次打破常规的访问,这个在鹰击-12E实弹前的长时间驻足,其行为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它在区域内引发的“心理波动”,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一个有趣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当“速度”成为定义安全的新标尺时,那些建立在旧有技术平衡之上的联盟和战略,是否还能适应这个即将到来的高烈度、短时窗的新常态?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2025-09-18《多国代表齐聚北京香山论坛》
人民网2015-09-05《鹰击12可超音速隐蔽突防 一枚可致万吨军舰瘫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