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大观园内,林黛玉站在回廊之上,远远地望着宝玉与众姐妹在湖边嬉戏,唇角微微上扬,却又很快收敛了笑意,悄然折返潇湘馆的方向。
薄雾中,宝玉的笑声清朗地传来:"宝姐姐,你看这水上的鸳鸯多有趣!"伴随着探春、惜春的欢笑,林黛玉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顿了一下,苍白的手指紧紧攥住栏杆。
"黛玉表妹,你要走吗?留下一起玩啊!"湖边的宝钗注意到了她,高声呼唤。
宝玉闻言立刻转身,眼中迸发出欣喜的光芒:"黛玉,你来了!快过来!"
林黛玉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轻轻摇头:"我有些乏了,你们玩吧。"说完,不等宝玉追上来,便匆匆离去。
紫鹃手捧刚沏好的茶,追上小跑离开的林黛玉,心中纳闷:"姑娘最近每逢宝二爷要单独说话,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今日又是如此。"
当林黛玉转身接过茶盏,紫鹃分明看见那双明媚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神色,让这个忠心耿耿的丫鬟困惑不已。
01
大观园位于贾府荣国府内,是一处富丽堂皇、景致绝美的园林。亭台楼阁间花木扶疏,溪水潺潺,宛如人间仙境。林黛玉作为贾母的外孙女,自幼父母双亡,便被接入贾府居住。
她生得闭月羞花,聪慧绝伦,又因体弱多病,更显楚楚可怜,惹人怜爱。贾母对这个外孙女疼爱有加,几乎事事顺从她的心意。
一日午后,紫鹃为林黛玉整理发髻,轻声问道:"姑娘,宝二爷刚才遣人传话,说是得了几本新出的戏文,想请姑娘一同品鉴,要不要去瞧瞧?"
林黛玉闻言,手中翻阅的诗集顿了顿,眉头微蹙:"我今日头有些疼,不想出门。你去回了他,就说我改日再去看。"
"姑娘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推辞宝二爷的邀约了,"紫鹃犹豫着说道,"莫不是与宝二爷有什么误会?"
"没有什么误会,只是不想去罢了。"林黛玉语气平淡,眼神却飘向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紫鹃叹了口气,转身去传话。才走到门口,就听见林黛玉又道:"紫鹃,让袭人陪着宝玉看那些戏文也好,我确实乏了。"
此时庭院中,贾宝玉正踱步等候回音,眼中满是期待。他生得面如冠玉,俊美非凡,颈间挂着一块莹润通灵的宝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他听到紫鹃转达的回绝后,一张俊脸顿时黯淡下来。
"黛玉姐姐近来可是身子不适?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宝玉关切地问道。
紫鹃摇摇头:"姑娘只说是有些乏了,宝二爷不必太过担心。"
待宝玉失落地离去后,紫鹃返回房内,却见林黛玉站在窗前,目光追随着宝玉远去的身影,眼中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痛楚。
紫鹃心下一动,暗自记下这一刻。她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起林黛玉对宝玉的异常反应,发现这已不是第一次,而是近半年来一直如此,林黛玉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与宝玉独处的机会。
几日后,宝玉又来邀请林黛玉去看园中新开的梅花。
"宝二爷,我听说梅花开得正好,要不要一同去赏梅?"林黛玉正在抄写诗稿,闻言竟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黛玉,你没事吧?"宝玉急忙上前。
林黛玉摆摆手,示意自己无恙:"咳嗽又犯了,恐怕不能同去。宝玉,你可以邀请宝姐姐或是探姐姐,她们定是喜欢的。"
"可是我只想与你同去,"宝玉执拗地说,"若你不去,那我宁可不看那梅花。"
林黛玉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今日实在不适,改日吧。"
宝玉无奈离去后,林黛玉的咳嗽戛然而止,她望着窗外若有所思,不知在想些什么。紫鹃看在眼里,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02
紫鹃跟随林黛玉已有数年,对她的性情脾气了如指掌。在她的记忆中,林黛玉与宝玉曾亲密无间,常常一同吟诗作对,谈笑风生。
"姑娘可还记得去年冬日,您与宝二爷在藕香榭赏雪的情景?"一日梳妆时,紫鹃状似无意地提起。
林黛玉手中的梳子停顿了一下,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记得,那日雪甚大,宝玉说要堆个雪人,结果笨手笨脚的,雪人歪歪斜斜像个醉汉。"
"是啊,那时姑娘与宝二爷笑得多开心啊。"紫鹃观察着林黛玉的表情,"可如今,姑娘似乎总是避着宝二爷,莫非..."
林黛玉脸色一变,打断道:"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紫鹃,我想一个人静一静,你先下去吧。"
紫鹃只得退出,心中却记下这一异常反应。她开始仔细回想,林黛玉的变化似乎始于半年前的那个秋日。
那日宝玉兴冲冲地来到潇湘馆,手中捧着一件精美的玉如意。
"黛玉,这是我托人从外头寻来的上好和田玉雕的如意,你看这玉质温润,与你气质极为相配。"宝玉满脸期待地将玉如意递给林黛玉。
林黛玉接过玉如意,只觉一股暖意从掌心传来,玉如意通体莹白,上面花纹精美,确是难得的好物件。
"多谢宝玉,这礼物太贵重了。"林黛玉低声道谢,眼中却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自那日起,林黛玉便开始频繁翻阅母亲留下的遗物和书信,有时一翻就是大半日,神情专注而凝重。
紫鹃偶然发现,林黛玉每月初一,必定会在潇湘馆中设下小案,焚香祭拜,然后取出一封已经被读得泛黄的信件,小心翼翼地阅读,有时还会落泪。
一次,紫鹃看见林黛玉对着那封信沉思良久,然后轻轻抚摸宝玉送的玉如意,口中喃喃自语:"难道真是如此?这玉..."
"姑娘,在看什么呢?"紫鹃适时出现,装作刚进门的样子。
林黛玉慌忙将信件藏好,勉强一笑:"没什么,只是在看母亲生前的信件,有些思念罢了。"
紫鹃注意到林黛玉收起信件时的紧张神色,更加确信其中必有隐情。她暗自决定,一定要弄清楚这背后的秘密。
03
一日,紫鹃趁着林黛玉午睡,前往怡红院找宝玉的贴身丫鬟袭人闲聊。
"林姑娘近来可好?"袭人一边绣花一边问道,"我家二爷常常挂念着,说林姑娘近来似乎总是避着他。"
紫鹃叹了口气:"我家姑娘身子骨一向不好,最近更是时常咳嗽,不想打扰别人。"
"那也不至于连二爷也避着吧?"一旁的晴雯插嘴道,"以前他们二人形影不离,如今林姑娘有事没事就推脱,我家二爷都快郁闷死了。"
袭人轻轻拍了拍晴雯:"少说两句,林姑娘自有她的道理。紫鹃姐姐,二爷这些日子茶不思饭不想的,你回去能不能和林姑娘说说?"
紫鹃点点头:"我会找机会提的,只是姑娘性子倔,旁人劝不得。"
走出怡红院,紫鹃又去了探春和惜春的住处,装作闲聊,旁敲侧击地打听她们对林黛玉近来变化的看法。
"林妹妹近来确实少出门了,"探春思索道,"前日我去请她一同赏花,她推说身子不适。我瞧着她气色还好,莫非是病情加重了?"
惜春则说:"我看林姐姐常常独自一人在园中踱步,神情忧郁,不知在想些什么。"
紫鹃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越发觉得林黛玉的变化与宝玉有关。
回到潇湘馆,紫鹃见林黛玉尚在午睡,轻手轻脚地为她整理床铺。不经意间,她发现林黛玉的枕下藏有一块小小的白玉佩,上面隐约可见几个模糊的篆字。
紫鹃仔细端详,这玉佩的质地与宝玉送的玉如意极为相似,仿佛出自同源。正当她想要看清上面的字迹时,林黛玉翻了个身,紫鹃赶紧将玉佩放回原处。
这一发现让紫鹃心中的疑团更大了。她决定更加留心林黛玉的一举一动,希望能找到线索解开这个谜团。
同日晚间,贾母派人来请林黛玉过去说话。
"老祖宗身体可好?"林黛玉行礼问候。
贾母拉着她的手,慈爱地说:"我这把老骨头好着呢,倒是你,听说近来身子不大爽利,可要多保重。"
"孙女无碍,老祖宗不必挂心。"林黛玉低声回道。
贾母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我听说你近来与宝玉少有来往,可是他做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
林黛玉急忙摇头:"不是的,宝玉待我一向很好,只是我近来身子不适,不想累着他。"
"你们小姑娘家的心思,我这老婆子哪里猜得透,"贾母笑了笑,"不过有些事,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该来的总会来。"
林黛玉听了这话,脸色微变,却只是低头不语。
回到潇湘馆,林黛玉坐在窗前发呆,紫鹃上前轻声问道:"姑娘,老太太说了什么,让您这般心事重重?"
林黛玉回过神来,勉强一笑:"没什么,只是些家常话罢了。紫鹃,你说人的命运是注定的吗?有些事,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
紫鹃不解其意,只能安慰道:"姑娘何出此言?世间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林黛玉不再言语,只是望着窗外的月色,陷入沉思。
紫鹃看着她的背影,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查明这背后的秘密。
04
七月十五,正值盂兰盆节,也是月圆之夜。
这一晚,紫鹃发现林黛玉反常地未曾就寝,而是换上了一袭素白衣裙,悄悄出了潇湘馆。
"这么晚了,姑娘要去哪里?"紫鹃心中疑惑,决定跟上去一探究竟。
只见林黛玉手持一盏小小的莲花灯,沿着幽静的园路,向大观园深处走去。月光如水,林黛玉的身影在花影树荫间时隐时现,显得格外孤寂。
紫鹃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生怕惊动了林黛玉。她看见林黛玉一路向西,最终来到了大观园后的芙蓉池边。
这芙蓉池平日里少有人来,四周垂柳依依,池中荷花盛开。林黛玉站在池边,从怀中取出那块白玉佩和一封信,在月光下细细对照。
紫鹃藏在不远处的树后,看见林黛玉神情复杂,时而皱眉,时而释然,眼中泪光闪烁。
"原来如此..."林黛玉轻声呢喃,声音中既有解脱,又有几分无奈。
她仰望明月,似在回忆什么,又低头看着手中的玉佩,轻声道:"母亲临终所言'玉'之谜,今日终于明白了。但这样的结局,是福是祸,又有谁能说清呢?"
林黛玉将信件贴在胸前,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宝玉,宝玉...若你知道了真相,又会作何感想?"
紫鹃听得心头一震,更加确信这秘密与宝玉有关。正当她想再靠近些听个明白时,不慎踩断了一截枯枝,发出"咔嚓"一声脆响。
林黛玉猛地回头,惊讶地看向紫鹃藏身的方向:"谁在那里?"
紫鹃知道无法再躲藏,只得现身,忐忑地走向前去:"姑娘,是我..."
紫鹃见状惊慌失措,正欲退去,林黛玉却轻唤她上前。
"紫鹃,你既已看到,不如听我说完这段尘封多年的往事..."林黛玉的声音带着一丝释然,仿佛卸下了长久以来的重担。
林黛玉展示玉佩上隐约可见的篆刻和信中的秘密提示,月光下,那几个古朴的字迹若隐若现。
紫鹃凑近一看,当她认清玉佩上那模糊的字迹与信中内容相呼应时,她的身子猛地一颤,手中的灯笼坠落在地,映照出她瞬间失色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