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的心目当中,冯唐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天才级别的人物,冯唐,本名张海鹏,1971年生于北京,跨界名人。他的身份标签有医学博士、诗人、作家、企业高管、投资人、主持人、编剧等。
从理论逻辑上来说,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在一个行当里面混出名气,但是54岁的冯唐不一样,他的一生就仿佛开了外挂一样,无论跨界进入哪个行当,都能成为哪个行当的王者,让所有普通人都望尘莫及。
1971年,冯唐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当然了,个人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有些谦虚的成分在里面。
毕竟,北京不仅是明清两朝的古都,而且还是新中国的首都,就像有些人一生都在前往罗马的路上,有人就出生在罗马。
毫无疑问,冯唐虽然出生北京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也等于直接出生在了罗马。冯唐的爸爸是一位印尼华侨,平时不喜欢说话,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买菜,钓鱼和做饭。
冯唐的妈妈非常彪悍,原因是老太太有蒙古血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吹牛和骂街,看过冯唐视频的网友肯定都知道,老太太是一个活的非常通透的人。
也正是因为老太太的开明和睿智,才培养出了冯唐这么优秀的儿子,冯唐的爸爸妈妈都是工厂的普通工人,靠着努力工作把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拉扯大了。
冯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树立了远大的志向,那就是要把世界上所有的书都读一个遍,从小就显示出了和其他孩子的与众不同。
当其他孩子都想着从父母那里拿点钱去买零食和玩具的时候,冯唐的眼睛已经盯到了《辞海》上面。
那个时候一部《辞海》要45块,可能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45块现在也就是一顿饭钱。
但是在那个极其艰难困苦的年代里面,45块是一个人的工资,也是一家人的生活费。
换作是一般的家庭,估计就要被父母骂上两句,拿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去买一本辞海,这不是脑子秀逗了吗?
要不说,绝大多数天才都是因为有极其优秀的父母,面对儿子的要求,冯唐的妈妈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结果冯唐犯了一个很多孩子小时候都犯过的错误,拿着钱去买书的时候钱丢了,那个时候的45块估计和现在的4500块差不多了。
本以为回到家里会挨老妈一顿揍,至少也会被臭骂一顿,但是冯唐和老妈说明情况之后,妈妈非但没有批评,反而又拿出了45块钱给儿子买书,而且为了安慰孩子,妈妈还说,买吧,妈妈有钱。
看到冯唐老妈的这种教育模式值得引起我们所有家庭父母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也应该向冯唐老妈学习呢?
那个时候的冯唐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是父母心中的骄傲,17岁的冯唐就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北京医科大学。
按理说,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肯定毫不犹豫的就去了。但是冯唐的妈妈却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女性。
冯唐的妈妈认为,北京医科大学虽然很有名,但却不是最好的地方,自己的儿子这么优秀,既然想要学医,那肯定要去最好的学校。
冯唐听从了妈妈的建议,果断的放弃了保送,报考了全国最好的医学院协和,那一年协和医学院在全国只招收30人,冯唐以优异的成绩被协和录取了。也向父母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主攻妇科肿瘤专业,并且以优异的成绩从协和医学院毕业,进入了医院工作,取得了临床医学博士的学位。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冯唐最终却没有选择医生这个专业,要知道这是喜欢了一辈子的专业,放弃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最终选择放弃医生这个专业就是因为等自己进入医院工作以后才知道,医生也不能阻挡人的生老病死。
作为一个医生,在医院里看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冯唐因此变得非常压抑,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于是冯唐下定决心换一个赛道,1998年,27岁的冯唐拿着全额奖学金去了埃默里读MBA。
冯唐回忆自己当年考托福前的情景,和宿舍的三个哥们打赌说自己能考满分,赌注是一只烤鸭,考试结果出来以后就赢了三只烤鸭。
冯唐读完MBA以后,又听到朋友说了一件事,这件事情也彻底改变了冯唐的人生命运,在麦肯锡写PPT,一页能挣2万。
世人都说见钱眼开,年轻的冯唐自然也不例外,20000块钱在那个年代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为了能够进入麦肯锡工作,冯唐全力以赴。
五轮面试下来,打败了国际各大名校的对手,如愿的进入了麦肯锡工作,短短几个字不仅饱含着冯唐付出的辛勤和努力,也证明了冯唐绝对是一个跨界的王者。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非常好,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优秀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优秀的,在麦肯锡工作不到六年,冯唐就以优异的表现成为了公司的全球懂事合伙人。
在我们看来,冯唐是一个跨界王者,是因为有天才的加持,事实上,天才的背后还有勤奋和努力。
过去20多年,冯唐平均每三天就要坐一次飞机,一半以上的饭都是飞机上吃的,最长的一次连续工作了68个小时没有合眼。
我们看到的王者背后,其实更多的是辛勤和努力的汗水,回国以后,冯唐又多了好几个身份。
华润医疗创始CEO,中信资本私募股权投资高级董事总经理,看着冯唐这么多的身份,其实最为我们熟知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冯唐是一位知名的作家。
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写作只是冯唐的业余爱好,而不是他的本职工作。
一位业余爱好者竟然写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欢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无所畏》《成事》《春风十里不如你》《冯唐诗百首》。
这些作品每一部都堪称经典,有些作品还被改编成电影搬上了荧幕,所以说,冯唐堪称是跨界王者的天花板。
冯唐也曾经做过一件傻事,2007年的时候,冯唐花了自己的所有积蓄,买了1套北京的四合院,所有人都觉得冯唐太傻了。
但是现如今,这套四合院价值已经超过上亿了,冯唐曾经自我调侃,写作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一直坚持了30年。
对于冯唐来说人生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遗憾了,换了这么多的赛道折腾,也取得了那么多优异的成绩,他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让很多人都望尘莫及。
54岁的冯唐人生真的是太彪悍了,不仅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精彩,也活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梦想。
但是冯唐也有遗憾的,2024年,冯唐的妈妈走了,享年87岁,绝对称得上是高寿了,老人家活那么大年龄就是因为有一个豁达的心胸。
对于冯唐来说,人生之所以取得这么多骄人的成就,一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有这么开明的妈妈。
冯唐说,人生有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陪在家人身边的时间太少了,如今,父母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父母尚在,你会觉得人生还有来处,如今,父母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你就会觉得死亡离自己不远了。
冯唐的老妈走了以后,冯唐为他写了书,办了展,还写了歌,尽了最大的努力做能留住回忆的事情,可是那份思念依然像潮水一样,挡也挡不住。
冯唐给所有人的建议,若是你的父母还有你珍惜的人尚在,多坐下来陪他们说说话,哪怕是只听他们絮叨柴米油盐呢。
都挽着他们的手散散步,哪怕只是在自己的家门口转一转呢,这些当下觉得寻常的瞬间,或许在某天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念想。
就是因为看了冯唐老师的书,就是因为听了冯唐老师的建议,所以我在40岁这一年决定停下来休息一下,陪伴一下我年近70的父母。
虽然这一年没有挣到什么钱,虽然这一年也被自己的妻子无数次的唠叨,虽然这一年也被自己的父母无数次的担心。
但是我依然选择停下来,每天虽然挣得只够生活费,但是却能和父母没事聊聊天,散散步逛逛街,这样平静的生活让我觉得很幸福。
最后还是想问冯唐老师一句,这个世界上还有您不会的东西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