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婆婆跳楼那天,留下一纸遗书和500万巨债。我和妻子王静选择承担,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还债路。我们节衣缩食,没日没夜地工作,终于在2018年还清最后一笔钱。
本以为噩梦结束了,直到2023年春天,王静整理婆婆遗物时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明哥,你快过来看看,这是什么?”她颤抖地拿出几张发黄的银行卡。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银行查询,余额让他们没想到...
01
2003年10月的一个阴雨天,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改变我们一生的下午。
“李明,李明!快来!”楼下传来王静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我从三楼的家中冲下去,只见妻子跪在六楼单元门前,婆婆王淑芬躺在血泊中,已经没有了生息。
“妈!妈您怎么了!”王静哭得几乎昏厥,我颤抖着双手去摸婆婆的鼻息,早已经没有了呼吸。
救护车很快赶到,医生摇了摇头:“人已经走了,初步判断是高空坠落致死。”
我和王静抱头痛哭。婆婆王淑芬今年65岁,是一名退休工人,平时身体健康,性格虽然有些固执,但从未表现出任何轻生的念头。这突如其来的悲剧让我们完全无法接受。
回到婆婆的房间,我们在书桌上发现了一封遗书,字迹工整,显然是婆婆亲笔所写:
“静静、李明,对不起,妈妈对不起你们。我欠了太多钱,实在无法面对。这些债务不应该让你们承担,但妈妈实在走投无路了。房子留给你们,希望能还一些债。妈妈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
“债务?什么债务?”王静拿着遗书的手在发抖,“妈妈从来没有跟我们提过任何债务的事情。”
我接过遗书仔细看了几遍,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婆婆生前虽然不富裕,但退休金足够她的日常开销,从来没有向我们要过钱,更没有提过借钱的事。
第二天,就在我们筹备婆婆的后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请问是王淑芬的家属吗?”一个中年男子带着几个人敲响了婆婆家的门。
“我是她儿媳妇,有什么事吗?”王静红着眼睛开门。
“我姓张,王阿姨欠我们200万,现在人没了,这账总得有人还吧?”张老板掏出一叠借条,“这是她亲笔写的借条,还有按的手印。”
我接过借条一看,确实是婆婆的笔迹和手印,借款时间是今年7月,约定年底还清,利息按月息2分计算。
“200万?”我的声音都变了调,“我们完全不知情啊!”
张老板的脸色很难看:“不知情?她借我钱的时候说得清清楚楚,说儿子儿媳妇都同意的。”
王静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可能,妈妈从来没有跟我们说过这事。”
“别装了,现在人死了,债务自然要家属来还。不还的话,我们就去法院起诉,查封房产。”
张老板走后不到一个小时,又来了第二波债主。
这次是一个戴金链子的年轻人,身后跟着两个膀大腰圆的男子:“听说王阿姨跳楼了?那我们的钱怎么办?”
“什么钱?”我强压着怒火问道。
“100万,民间借贷,这是合同。”年轻人甩出一份协议,“月息3分,已经拖了两个月没还了。”
我仔细看了合同,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婆婆的姓名、身份证号,还有她的亲笔签名。
接下来的几天,债主一个接一个地上门。我和王静统计了一下,婆婆的债务触目惊心:
民间借贷300万,分别欠了5个不同的债主; 信用卡透支80万,涉及7家银行; 给别人做担保被连带责任120万,涉及3个案子。
总共500万的巨额债务!
02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王静崩溃了,“妈妈一个退休工人,退休金一个月才2000多,她哪来的能力借这么多钱?”
我心情沉重地坐在沙发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就像一场噩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会不会是诈骗?”王静忽然说道,“这些人会不会是串通好了来骗我们的?”
我摇摇头:“借条和合同都是真的,我仔细看过了,确实是妈的字迹。而且那些信用卡债务我也打电话去银行核实了,都是真的。”
“那妈妈借这么多钱干什么了?她又没有做生意,也没有赌博,这钱到底去哪了?”
这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婆婆生前生活简朴,除了每天买菜做饭,很少有其他花销。这500万巨款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明哥,我们怎么办?”王静抓着我的手,“这么多债主,如果我们不还钱,他们真的会起诉我们吗?”
我深深叹了口气:“从法律上讲,子女没有义务偿还父母的债务,除非继承了遗产。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妈留下了这套房子,如果我们继承了房产,就等于接受了遗产,那债务也得一起承担。如果我们放弃继承,债主就会申请查封房产来抵债。”
王静的眼泪又流了下来:“那我们不是进退两难了吗?”
就在这时,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我和王静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恐惧。
开门的是一个穿西装的中年女子,她自我介绍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两位好,我代表几位债权人来跟你们谈谈债务处理的问题。”女律师说话很客气,但语气中透着不容商量的坚决,“王淑芬女士生前确实欠下了巨额债务,现在她本人已故,按照法律规定,债务应该由遗产来偿还。”
“律师,我们真的不知道我妈有这些债务。”王静声音哽咽,“而且我们也不明白这些钱到底用到哪里去了。”
女律师点点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债务是客观存在的。目前有两个选择:第一,你们放弃继承权,我们申请法院查封房产拍卖抵债;第二,你们接受继承,同时承担相应的债务。”
“如果选择第一种,房子被拍卖后还不够还债怎么办?”我问道。
“那就只能核销了,债权人自认倒霉。”女律师说,“但是你们也别想得太好,这套房子顶多值120万,欠债500万,还有380万的缺口。”
我和王静陷入了沉思。这套房子是婆婆居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虽然不大,但位置还不错,确实值个120万左右。
“如果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案,承担债务,能不能分期偿还?”我试探性地问道。
女律师眼睛一亮:“这个可以谈。几位债权人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如果你们有诚意偿还,可以协商一个分期方案。”
当天晚上,我和王静坐在客厅里商量到很晚。
“静静,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我点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王静擦着眼泪说:“明哥,我心里乱糟糟的。妈妈突然走了,我还没有缓过来,现在又冒出这么多债务。说实话,我真的不想要这个房子了,让他们拍卖算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拍拍她的肩膀,“500万债务,我们两个人就算不吃不喝,也得还二十几年。这不是把我们一辈子都搭进去了吗?”
王静点点头:“而且我总觉得这事有问题。妈妈为什么要瞒着我们借这么多钱?这钱到底用到哪里了?”
03
我们商量的结果是放弃继承,让债权人去拍卖房产抵债。可是第二天,事情又有了变化。
张老板带着几个人再次上门,这次他们的态度明显强硬了很多。
“我听说你们想放弃继承权?”张老板的声音很冰冷,“你们别以为这样就能撇清关系。”
“什么意思?”我皱着眉头问道。
“王淑芬借我钱的时候,明确说过是为了儿子结婚买房用的。而且她还说,儿子儿媳都知道这件事,同意她出面借钱。”
“胡说八道!”王静气得脸色发白,“我们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有证据吗?”我冷静地问道。
张老板得意地笑了:“当然有。她借钱的时候,我录了音。”
说着,他拿出一个录音笔,按下播放键。录音里清清楚楚传来婆婆的声音:
“张老板,这钱确实是急用,我儿子要结婚买房,首付不够。我儿子儿媳都同意我借这个钱,到年底一定还。”
听到这段录音,我和王静都惊呆了。我们结婚是在2001年,房子也是那时候买的,根本不需要婆婆借钱。可是录音里的声音确实是婆婆的。
“这录音是什么时候录的?”我问道。
“今年7月15号,借钱当天录的。”张老板收起录音笔,“现在你们还想说不知情吗?”
王静急得直哭:“这不可能,7月份的时候我们什么事都没有,根本不需要钱。”
“那是你们的事,管我什么事?”张老板站起身,“总之,王淑芬说了你们同意她借钱,那你们就得负责。不还钱的话,我们就起诉你们,请法院判决。”
等张老板走后,我和王静都陷入了绝望。
“明哥,妈妈为什么要说谎?”王静哭得眼睛都肿了,“为什么要说我们同意她借钱?”
我也想不明白。婆婆虽然性格有些固执,但从来不是撒谎的人。她为什么要对债主说我们同意她借钱?这钱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接下来几天,我们咨询了律师,得到的答复很不乐观。虽然从法律角度看,子女确实没有义务偿还父母债务,但如果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用于家庭共同开支,或者子女同意借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最要命的是,好几个债主都有类似的录音或者证据,证明婆婆借钱时都声称得到了我们的同意。
“怎么办,真的要打官司吗?”王静问道。
我摇摇头:“打官司耗时耗力,而且胜负难料。就算我们赢了,这些债主会善罢甘休吗?他们天天来骚扰我们,我们还怎么正常生活?”
王静沉默了很久,最后说:“明哥,要不我们还是认了吧。妈妈已经走了,我们不能让她背上一个骗子的名声。再说,这些债主如果真的天天来闹,我们也受不了。”
我理解王静的想法。作为女儿,她不希望死去的母亲被人指责为骗子。而且这些债主手段越来越激烈,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承担债务。
第二天,我们联系了女律师,表示愿意承担婆婆的债务,但希望能够协商一个合理的分期偿还方案。
2003年11月,我们正式与各位债权人签署了分期还款协议。
协议的内容是这样的:
04
首先,将婆婆的房子卖掉,得款120万,立即偿还给债权人; 其次,我们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200万,也用于偿还债务; 剩余的180万债务,我们承诺在15年内分期偿还,每月还款1.2万元。
签完协议后,王静哭了整整一夜。
“明哥,我们这是把下半辈子都搭进去了。”她趴在我怀里,眼泪打湿了我的衣服,“我今年才28岁,你也才30岁,我们要还债到45岁。”
我轻抚着她的头发,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我们刚结婚两年,正是享受新婚生活的时候,现在却要背负如此沉重的债务。
“没关系,我们还年轻,总能扛过去的。”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坚定一些,“大不了就是苦一点,累一点。”
从那时起,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增加收入,我在原来的工作之外,开始做兼职。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开滴滴拉客,周末还去工地打小工。王静除了在小学教书,还接了几个学生做家教,每天忙到深夜。
我们把原来的三居室房子退租了,搬到了一个老旧小区的单间里。房租从每月1500元降到了500元。
吃饭更是能省则省。我们几乎不外出就餐,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20元以内。菜市场快收摊的时候去买打折菜,肉一个月买不了几次,连水果都舍不得买。
最艰难的是,我们不敢生孩子。
“静静,等我们把债还清了,我们再要孩子好不好?”我握着她的手说道。
王静点点头,眼中闪着泪花:“我明白,现在这种情况,我们根本养不起孩子。”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长达20年的还债之路。
2004年,我们每月能凑到的还款额大约是8000元,比约定的1.2万少了不少。债权人虽然不满意,但看在我们确实在努力的份上,也没有过分追究。
2005年,王静得了一场大病,住院花了3万多。这笔突如其来的支出让我们的还债计划彻底打乱。我不得不找债权人协商,延期了两个月的还款。
“对不起张老板,我老婆生病了,这两个月实在拿不出钱来。”我在电话里诚恳地道歉。
“李明啊,我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张老板的语气倒是比较和缓,“但是你们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还清啊?”
“您放心,我一定会还清的。再给我一点时间,我想办法增加收入。”
挂断电话后,我坐在医院的走廊里,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王静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如纸。看着她虚弱的样子,我的心都要碎了。
“明哥,要不我们就算了吧。”王静虚弱地说道,“这样下去,我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不行,我们不能放弃。”我握紧她的手,“已经坚持两年了,不能前功尽弃。”
王静的病好了以后,我们更加拼命地工作。我除了开滴滴,还开始在网上接一些设计的私活。王静的家教学生也从3个增加到了8个。
2006年到2010年,是我们最艰苦的几年。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娱乐生活,连一场电影都舍不得看。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工作和赚钱。
王静经常累得在家教学生面前睡着,我也试过开车时困得撞电线杆。
“我们这是何苦呢?”一天晚上,王静摸着我满手的老茧,心疼地说道。
“为了妈妈的名声,为了我们的良心。”我亲吻着她的额头,“再苦再累,我们都要坚持下去。”
2010年到2015年,随着我们收入的增加,还债的速度也快了不少。我换了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王静也从小学调到了中学,工资涨了一大截。
这期间,我们偶尔也会想起婆婆的那些债务为什么会存在的问题。
“明哥,你说妈妈借那500万到底干什么了?”王静有时候会这样问我。
05
“我也想不明白。”我摇摇头,“也许妈妈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我们试图寻找线索,但婆婆生前的朋友和邻居都说不知道她有什么异常的花销。这500万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2015年到2018年,我们进入了还债的最后阶段。这时候我们的月收入已经能达到2万多,除了基本生活费,其余的钱全部用来还债。
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终点就在前方了。
2018年3月15日,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我们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
“张老板,这是最后的5万块钱。”我把现金递给张老板,“我们的债务终于还清了。”
张老板接过钱,仔细数了数,然后郑重地把借条还给了我:“李明,我佩服你们。15年了,你们真的做到了。”
走出张老板的办公室,我和王静相拥而泣。15年的重担终于卸下了,我们重新获得了自由。
那天晚上,我们去了一家还算不错的餐厅,15年来第一次正儿八经地下馆子。
“明哥,我们终于熬过来了。”王静举起酒杯,眼中闪着激动的光芒。
“是啊,我们成功了。”我也举起酒杯,“虽然付出了青春,但我们问心无愧。”
喝完这顿庆祝酒,我们回到了家。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分别是43岁和45岁,头发开始花白,脸上爬满了皱纹。青春最美好的20年,就这样在还债中度过了。
不过我们并不后悔。至少我们保住了婆婆的名声,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还清债务后的几年,我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我们搬回了较大的房子,开始考虑要孩子的事情。可是医生告诉我们,王静已经48岁了,怀孕的风险很大。这个消息让我们都很沮丧,我们为了还债,连生儿育女的机会都错过了。
2020年,我们用积蓄买了一套小房子,算是有了一个稳定的家。虽然房子不大,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2023年春天,王静开始整理婆婆的遗物。这些东西我们一直放在储藏室里,15年来都没有动过。
“明哥,你快来看看这个。”王静从一个旧衣柜里拿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
我接过铁盒一看,上面已经锈得很厉害,但还能看出这是个保险盒之类的东西。
“这是什么?”我试着打开盒子,但锁已经锈死了。
“应该是妈妈的私人物品吧。”王静说道,“我们找把螺丝刀撬开看看。”
费了很大的劲,我们终于撬开了这个铁盒。里面的东西让我们大吃一惊:
几张发黄的银行卡,一些老式的存折,还有一些文件。
“这些银行卡还能用吗?”王静拿起其中一张卡问道。
我仔细看了看,其中有几张卡的有效期还没过。特别是一张农业银行的储蓄卡,有效期到2025年。
“应该还能用。”我说道,“不过卡里应该没什么钱了,妈妈走的时候我们已经查过她的账户了。”
“那这些存折呢?”王静又拿起几本存折。
我翻了翻存折,大部分都是一些小额的定期存款,金额都不大。但其中有一本存折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本中国银行的定期存折,上面显示的金额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数字。
“静静,你看这个。”我把存折递给王静。
王静接过存折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上面的余额让他们彻底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