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正是西梅成熟时。新疆喀什是西梅的重要产区,约3000小时的年日照时间与独特的气候条件,令这种紫红色的水果皮薄肉脆、甘美多汁。要让全国各地的人们品尝到这份来自南疆的“鲜”,则离不开一个“快”字——凌晨5时在地里完成采摘后,经过封装打包,西梅在当天14时乘机运抵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并在短短2小时内完成分拨中转,以最新鲜的状态“飞”往全国各地消费市场。
搭建1个开放协同、公益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开拓“支干支”“支干干”2个关键市场,贯通货源、中转流程、运力3个环节——近年来,河南机场集团积极推行“干支通、畅天下”服务保障模式,逐步开辟了一批像这样规模、收益量价齐升的“干支通”精品航线,为航空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带来了可供借鉴的新方案。
畅流通:从田间到餐桌
哈密的蔬果、呼和浩特的牛羊肉、西宁的滩羊肉、拉萨的啤酒、大连的樱桃……河南机场集团重点打造的“航运优品”业务,通过将国内通航点较少的中小机场与郑州机场干线网络相结合,建立“原产地直采+客机腹舱联运”快速通达模式,为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架起了一座从田间地头直达百姓餐桌的空中桥梁。
“航运优品”服务保障区域特色农副产品
河南机场集团货运公司市场部经理刘嘉琳介绍,他们在多次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品质高,但受制于运输时间和成本,外销渠道和溢价能力有限;而郑州机场拥有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特别是通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高消费市场的高频次客机航班。这种产地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高度互补成为“航运优品”业务诞生的基础。而要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速递,推动偏远地区特色产品“走出去”,必须制订一套高效、可靠、经济的航空物流解决方案。
为了打通物流链条,河南机场集团分别在源头、中转、末端三个环节发力。以哈密/喀什—郑州—深圳/广州航线为例,河南机场集团与新疆机场集团对接合作,在保障双方货站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地面操作流程,制定互利互惠政策,保证农产品在产地就能高效完成分拣、装运和安检;货物抵达郑州机场后,通过绿色通道,享受最高优先级的机坪直转等衔接服务,充分缩短换乘时间,在两三个小时内换乘飞往广州、深圳的干线航班;与下游物流企业合作,确保货物在抵达目的地机场后,第一时间配送至各大商超市场或散户手中。
云南空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邵保平表示,与单一运输服务相比,延伸服务链条,分步骤发展集分拣、加工、包装、冷藏、供销、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业务,能够更好发挥航空优势,增强货源吸引力。“云南省内州市机场经郑州中转与省外和国外的航线网络连通,丰富了物流路径选择,航空物流与当地产业也结合得更加紧密”。
目前,河南机场集团已与库尔勒、义乌、晋江、鄂尔多斯、宜宾、潍坊、绵阳等全国30余个中小机场建立了深度联系,并与西宁、银川、丽江、西双版纳等数个机场签署了合作协议。“总体来说,‘航运优品’不仅是简单的航线串联,更是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价值创造的系统工作。我们想要创建的是‘农民增收、消费者得惠、中小机场活跃、枢纽机场增效’的多方共赢格局。”刘嘉琳表示。
除了连通国内干支航线,作为“空中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郑州机场还放眼全球,探索“跨境电商+生鲜冷链”进出口相结合的“双循环”模式——一方面,将国内亟待出口的跨境电商货物通过全货机从华东、华南货源地高效集疏运至郑州,进而利用国际货运航线网络转运至全球;另一方面,将东南亚、南亚、欧美等地区的高端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温控药品等精品货源利用郑州机场功能完备的口岸完成进口,后经国内航班快速分拨至各目的地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郑州机场共计保障跨境电商货物9.4万吨,保障进口车厘子、榴莲、山竹等2700余吨。
搭平台:从纸质到电子
如果说畅通干支航线网络是架好了货物运输的空中桥梁,那么搭建、完善电子货运平台,就是为航空物流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让其飞得更快、更好。
郑州机场航空电子货运信息服务平台
早在2020年5月,经民航局批准,郑州机场开展了航空电子货运项目试点。在“干支通、畅天下”服务模式中,河南机场集团进一步将此前的工作经验拓展到“干支通、畅天下”信息服务平台上,推进完善航班信息共享、货物状态追踪、运力调度优化等关键功能。
由传统模式下每票货物均需随附数十页纸质单据,到单证流程“无纸化”,在电子平台完成信息上传、线上流转、自动比对、统计分析,电子货运模式不仅节约人力物力,也为货物运输抢出了更多时间。以货代需要交运的一项检测报告为例,河南机场集团货运公司市场部中级经济师王一衡为记者作了对比:传统模式下,客户会根据货物中不同的产品型号,提交数以千份检测报告,货站人员需人工对检测报告进行梳理,并与出具报告的检测公司逐份沟通校验,期间需耗费大量人工与时间成本;如今,系统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自动识别验证,将检测报告核验周期大幅压缩,单票货物制单和交接时间平均减少4小时以上,每公斤货物可节省纸张、打印、人力递送成本约0.8元。
电子货运模式还使通关流程“提前化”,能够有效避免货物滞留。传统模式下,货物到港后才能开始申报、验核单据,时常需要排队等待;如今,电子运单、舱单数据在货物起飞前就已同步至前方机场、属地海关等监管单位,可在机场保障系统预审核,如果是低风险货物,甚至可以在落地后实现“秒级放行”,提升数据传输时效20%以上。这对于生鲜冷链、跨境电商等时效性要求极高的货物,无疑是服务保障水平的巨大提升。此外,电子货运模式提供了全程状态可追踪服务,从收货、安检、打板、装机、清关到最终提货的各个节点,货主、货代都能在线查看货物状态,信息更透明,服务更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干支通、畅天下”信息服务平台的助力下,航空物流实现了由“被动等货”向“主动组货”转变。举例来说,当系统同时收到一票哈密机场水果出口欧洲需求、南通机场一批电子产品出口欧洲需求,且当晚郑州机场有飞往卢森堡的航班计划时,平台将自动整合各方诉求,并及时向相关市场主体分享信息,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
王一衡介绍,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平台、推广标准、创新应用,向前后端和上游延伸服务,对接更多制造业龙头、电商企业,实现“生产线”数据同步;逐步联通公路、铁路等多式联运物流集成商,实现“空铁公”各种运输方式数据衔接,真正打造“门到门”的全程数字化解决方案。
强枢纽:从连接到联通
“连接”代表着物理意义上的通航,“联通”则意味着构建一个畅通有序、高效协同的网络集疏体系。在“干支通、畅天下”服务保障模式中,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郑州机场的枢纽效能,实现“干”与“支”的融合共赢?
郑州机场货站园区可视化管理(本文图片均由河南机场集团货运公司提供)
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中转服务保障能力,打通“空空中转”的标准化运输通道。自2021年获批民航局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首批试点至今,郑州机场“空空中转”已经形成了新加坡、吉隆坡经郑州整板转运至卢森堡,东南亚经郑州国内小货机、腹舱转运至长三角,广州、深圳方向经郑州转运至卢森堡、布达佩斯、列日,广州经郑州转运至首尔,南通经郑州转运至吉隆坡、马尼拉,深圳经郑州转运至纽约等一系列中转产品,丰富的航线网络与高效的中转服务为“干支通、畅天下”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则需要激发支线机场、主基地航空公司、物流集成商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动力,形成“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与支线机场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相互出台货站操作优惠减免政策;为航空公司提供高效的保障货物保障方案,协同开通深入产业腹地、高效集疏货源的国内干支航线,助力其提升航班载运率和收益,夯实主基地航空公司运力基础;为物流集成商提供涵盖集货、中转、舱位保障、清关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协调支线机场降低提货、操作费用,形成“货量越大—成本越低—航线越密—货量更大”的正循环。
中国物流集团国际速递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目前郑州机场双循环“干支通”精品航线的主要运营者,2024年全年在郑组织集疏货物超4万吨。公司航空货运事业部总经理刘启高表示,郑州机场提供了“硬设施+软服务”的双重保障体系,满足几乎所有常规货机机型保障需求的地面设施、高效安全的全天候全流程保障服务、精准匹配各类进出口货物通关需求的全类型口岸功能等等,形成了强大的合作优势。
为航空公司提供稳定货源与高效中转支持,让运力“飞得更值”;为物流集成商提供稳定的运力供给和便捷的操作流程,让货物“走得更顺”,正是这种深度协同推动实现了全网运输成本下降、中转效率提升、各方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河南机场集团货运公司董事长王文光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完善“干支通、畅天下”服务保障模式,进一步构建通达通畅的运输通道,完善全链路的物流服务网络,为打造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空中丝绸之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提供更多助力。(中国民航报 记者潘瑾瑜)
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 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