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点的一份普通沙县小吃外卖,竟然吃出了"新花样"。
9月10日上午,上海吴女士用优惠券订了份沙县小吃,结果刚打开蒸蛋盖子就傻眼了——那碗蒸蛋上,居然有人用酱油清清楚楚写了两个字母:“S”和“B”。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哪是啥创意美食啊,分明就是故意恶心人!吴女士火速掏出手机,咔咔拍照留证据,反手就找商家要个说法。
可商家却没有及时回应,接着吴女士又找到了平台的客服,得到的也都是智能答复。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一时得不回应的吴女士,把这事发到了网上,想不到的是,下午2点多,吴女士便接到店员的道歉电话。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随后,商家也给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这是一名临时工"心情不好"的“杰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好一个"心情不好"!这四个字轻飘飘地,却像一把尖刀,刺破了餐饮行业光鲜亮丽的包装纸。
我想问:从何时起,消费者的餐盘竟成了厨师情绪的垃圾桶呢?
难道现在点个外卖还要先看厨师的心情如何吗?
事后虽然商家道了歉,品牌方也介入,但吴女士果断拒绝补偿。
很快这事儿就在网上传开,评论区炸开了锅。
有网友一针见血:"临时工又成背锅侠了?心情不好就可以为所欲为?"说得太对了!职场不是情绪发泄场,更不能把顾客当出气筒。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还有网友调侃:"以后点外卖得先问:店员今天心情好吗?"
网友这些话听着像开玩笑,其实字字都带着消费者的心酸和憋屈。
还有人不绕弯子,直接点破:“别老拿临时工说事,根本就是你们餐饮管理有问题!”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当然也有理性声音:"员工情绪管理很重要,企业要重视员工心理健康。"
但无论如何,将个人情绪发泄到顾客餐食中,是绝对不可触碰的职业红线。
其实这件事最让人欣慰的是消费者的觉醒。吴女士没有忍气吞声,而是选择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
每个消费者都应该这样,对不合理的事情大声说"不"!商家也要明白,顾客不是待宰的羔羊,他们的眼睛雪亮着呢。
这件事给所有餐饮企业敲响了警钟:员工培训不能走过场,职业道德必须放首位。同时也要关心员工心理健康,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只有快乐的员工,才能做出令人安心的美食。让我们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每个人都能放心地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