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高铁网络已突破4万公里,覆盖全国95%以上地级市,2024年发送旅客量超过20亿人次。在这流动的黄金通道中,高铁媒体正成为品牌精准触达高价值商旅人群的新航道。
随着中国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高铁站与高铁列车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枢纽,而是升级为极具价值的品牌传播枢纽。
高铁出行人群以中高端商务人士、年轻白领及高消费家庭为主,月均收入超万元者占比达65%以上。他们不仅是消费能力强的群体,更是品牌认知需求高、消费决策影响力强的目标受众。
![]()
01-高铁广告的双重场景价值
高铁媒体整合了“站”与“车”两大场景,构建了覆盖旅客全程的传播路径。
高铁站是旅客跨城出行的起点与终点,而高铁列车则是跨城途中的核心场景。这两个场景共同覆盖了旅客“到站-候车-乘车-出站”的全链路。
在高铁站内,旅客平均候车时间为30-60分钟;在高铁列车上,旅客平均乘车时间可达2-4小时。这为品牌信息传递提供了深度触达的黄金窗口。
02-高铁站内LED屏:视觉冲击与强制触达
站内LED大屏位于候车大厅核心区域,其尺寸可达50㎡+,视觉冲击力强。
这些屏幕多设置在进站口、候车大厅等客流密集区域。例如,惠州北站出站大厅外的南广场网约车上客区,设置了四面包柱LED大屏,实现了对网约车上客区的全景式覆盖。
旅客在候车状态下,对广告的注意度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高铁站LED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和强制触达性,使得信息传递率高达100%!
03-车厢小桌板广告:近距离沉浸式接触
车厢小桌板广告位于旅客视线正前方,是旅客乘车时的频繁接触点。
在相对封闭的高铁车厢内,旅客有更多时间与注意力接触广告信息。小桌板广告恰好位于旅客视线正前方,无论是用餐、工作还是休息,都能实现多次曝光和深度沟通。
这种广告形式适合传递产品核心卖点和优惠信息,引导消费者行动。某零食品牌曾在高铁列车小桌板投放“跨城分享装”广告,并标注“扫码下单,到家即达”,30天内跨城订单量提升了45%。
04-精准锁定高端受众的能力
高铁媒体凭借其独特的场景和受众特征,实现了对高端商旅人群的精准锁定。
高铁乘客中,70%为商务人士、旅游人群或年轻消费者,具有高消费能力、强品牌认知需求的特点。数据显示,高铁广告触达的客群中,商旅精英占比68%,高消费旅客占比85%,企业管理者占比42%。
通过分析铁路售票数据与消费行为轨迹,广告内容可实现精准匹配。例如,工作日早晨推送咖啡品牌广告,周末则聚焦旅游产品,使资源利用效率提升30%以上。
05-品牌合作成功案例解析
众多品牌已经通过高铁媒体成功实现了品牌传播和市场拓展的目标。
良品铺子作为华中地区零食巨头,早在2015年就签下了由武汉到深圳北、长沙南到北京西的两列高铁所有广告位,采用小桌板贴、头枕巾、展板等7种广告位全包的模式。
这种策略旨在通过京广高铁线与京九高铁线,全面打通南北沿线市场。良品铺子品牌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高铁受众多是商旅人士,与良品铺子消费人群定位高度重合。
还有某连锁餐饮品牌通过“高铁站+高铁列车”联动投放,成功推广其全国新门店。在30天内,20个新门店累计客流超20万人次,其中通过高铁广告引流的占比达60%,品牌在高铁沿线城市的知名度提升了55%。
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全国100列高铁列车投放车身广告,以“绿色出行,跨城无忧”为主题,配合列车途经城市的户外曝光,30天内品牌跨城试驾预约量提升38%。
06-投放策略与效果优化
高铁广告投放需要科学的策略和持续的效果优化,以实现最佳投资回报率。
点位选择至关重要。通过高铁运营数据,分析不同高铁站的“日均客流量、旅客目的地分布、人群属性”,优先选择“高客流量+目标人群集中”的点位。针对高铁列车,选择“热门线路”(如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和“高等级列车”(如复兴号),有助于提升人群精准度。
内容设计需要结合“跨城场景”。针对“商务差旅人群”关注效率的特点,可推送“高效办公产品”;针对“跨城旅游人群”关注体验的需求,可推送“景区门票+酒店套餐”。加入“互动钩子”,如扫码领跨城优惠券、参与“高铁打卡赢礼品”活动,能够提升用户参与度。
效果监测与复盘是持续优化的关键。建立“多维度监测指标”:高铁站广告监测“曝光量、扫码率、到站转化率”,高铁列车广告监测“播放量、互动率、复购率”。每月进行复盘,分析不同城市、不同点位的投放效果,及时调整预算分配。
比如,某连锁咖啡品牌通过高铁站广告吸引旅客关注,再通过高铁列车广告推送“到站领咖啡优惠券”活动,30天内跨城门店核销率提升40%。
高铁广告不仅带来短期销售提升,更能构建品牌信任背书。作为国家基建名片,高铁媒体资源自带权威属性,能潜移默化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与好感度。
选择高铁媒体,就是选择与中国最具消费力的人群进行深度沟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