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激活脂肪动员的 “关键酶”,加速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分解
脂肪动员的效率,主要由两种 “限速酶” 决定 ——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 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
ATGL:是甘油三酯分解的 “启动酶”,负责将甘油三酯第一步分解为 “甘油二酯”;
HSL:进一步将甘油二酯分解为 “甘油一酯” 和游离脂肪酸,是脂肪动员的核心调控酶(其活性受激素、磷酸化等信号调节)。
现有研究表明,亚精胺可通过以下方式激活这两种酶:
上调酶的基因表达:在高脂饮食喂养的小鼠、肥胖大鼠模型中,补充亚精胺可显著提高脂肪组织(如白色脂肪组织 WAT)中ATGL 和 HSL 的 mRNA 及蛋白水平,从 “合成层面” 增加酶的总量;
激活酶的活性:HSL 的活性依赖 “磷酸化修饰”(磷酸化后活性增强),亚精胺可通过调节细胞内的 “信号通路”(如激活 AMPK 通路,或抑制 PPARγ 通路),促进 HSL 的磷酸化,使其从 “无活性状态” 转为 “活性状态”,直接加速甘油三酯分解;
改善脂滴结构: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储存于 “脂滴” 中,亚精胺可能通过调节脂滴表面的 “结构蛋白”(如 perilipin),让 ATGL、HSL 更容易接触到脂滴,从而启动分解反应。
2. 增强线粒体功能,促进游离脂肪酸的 β- 氧化(“燃脂供能”)
脂肪动员产生的游离脂肪酸,若不能被有效 “燃烧”(β- 氧化),会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堆积,或转化为其他脂质(如胆固醇)。亚精胺通过保护和改善线粒体功能,为 β- 氧化提供 “高效场所”:
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线粒体质量:亚精胺的核心生物学功能之一是诱导自噬(细胞的 “垃圾清除机制”),其中对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 的调控尤为关键 —— 受损的线粒体无法高效进行 β- 氧化,还会产生过多活性氧(ROS)损伤细胞;亚精胺可通过自噬清除这些 “功能异常的线粒体”,保留健康线粒体,确保 β- 氧化的正常进行;
上调 β- 氧化关键酶的表达:线粒体中进行 β- 氧化,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如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1/CPT1、酰基辅酶 A 脱氢酶),其中CPT1 是 β- 氧化的限速酶(负责将游离脂肪酸转运进线粒体)。研究发现,亚精胺可在肝脏、肌肉组织中上调 CPT1 的基因表达,促进游离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加速其分解供能;
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膜电位是能量代谢的 “动力基础”,亚精胺可通过抗氧化作用(清除 ROS)保护线粒体膜结构,维持膜电位稳定,避免 β- 氧化因膜电位崩溃而中断。
3. 抑制脂肪合成相关通路,间接 “放大” 脂质分解效应
亚精胺不仅直接促进脂质分解,还能通过抑制脂肪合成,减少 “新脂肪” 的产生,从而间接让 “分解>合成”,实现脂肪减少:
抑制脂肪合成的关键酶(如脂肪酸合成酶 FAS、乙酰辅酶 A 羧化酶 ACC)的活性,减少游离脂肪酸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下调 “脂肪合成相关转录因子”(如 PPARγ、C/EBPα)的表达,这些因子是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 “关键开关”—— 亚精胺可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肪细胞的数量,从源头降低脂肪储存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