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贵州万山:干部“赶场”院坝会 为民服务零距离

0
分享至

傍晚时分,夕阳给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鱼塘乡新龙村的农家院坝镀上了一层暖金色。72岁的张大爷特意提前半小时就到了,他手里攥着几张有些发皱的材料,坐在长凳的最前排。“心里装着事,就怕来晚了问不上。”张大爷说的“事”,是关于高龄补贴的申领手续。

不一会儿,院坝里就坐满了闻讯而来的乡亲。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几张长凳、几杯清茶,一场秋日里的“政策宣讲院坝会”就在拉家常的氛围中开始了。


大龙村院坝会议现场。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会议。没有主席台,没有讲话稿,村干部手里拿的是最新印发的惠民政策明白卡,村民们关心的是合作医疗报销、高龄补贴怎么领、回乡创业有啥政策支持……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得像拉家常。

今年以来,鱼塘乡12个村已陆续召开多场这样的院坝会。乡干部、驻村队员和业务骨干走进村落,在院坝、广场、村民家中,围绕产业发展、就业扶持、环境整治、医保政策、防诈骗知识等与群众切身相关的话题,用大白话讲解,现场答疑解惑。

“我儿子想当兵,但年龄超了两个月,还有没有机会?”“老年人高龄补贴申请要哪样材料?”面对村民抛出的问题,干部们一一记录,能当场解答的立即回应,需要协调解决的明确时限,绝不敷衍了事。


新龙村院坝会议现场。

群众点题,干部答题。院坝会不仅把政策“送”进了农家,更把诉求“带”回了乡镇。在新龙村,有群众反映塘头溪组沟渠堵塞、道路常有落石,影响出行安全。驻村工作队立即组织党员和群众一起动手,清淤、排石、疏通主干道,不出几天就解决了问题。

大龙村则将会议开到了前头。通过网格员提前走访收集议题,去年针对“灌溉水渠修缮”和“村口路灯安装”两个焦点问题,召开院坝协商会,最终决定由村民投工投劳、村集体补助材料费的方式完成改造,既节约了成本,也凝聚了共识。

“以前是干部讲、群众听,现在是群众问、干部答。能解决的马上办,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说清楚原因,老百姓心里亮堂了,工作也好做了。”大龙村一位驻村干部这样说道。

月挂枝头,院坝会散了场。张大爷心头的疑问没了,揣着明白和满意踱步回家。干部们收拾好板凳,也揣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沉甸甸的责任。

用脚步丈民情,以真心换民心。一场场院坝会,既是政策宣讲会,也是民意收集会,更是发展谋划会。鱼塘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推动院坝会常态化开展,将其打造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让“小院坝”真正成为凝聚民心的“大平台”。(图/文 杨雪东、丁飞琼、梁道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7582文章数 2005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