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那段乱糟糟的历史,总绕不开那些军阀和政客的勾心斗角,可其中有个文人出身的家伙,徐世昌,他不像袁世凯那样野心勃勃,也没段祺瑞那么爱打仗,却在总统位子上干了些实打实的事儿,尤其对日本和俄国那帮侵略者,从骨子里就看不顺眼。他主导收复了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那些失地,一度让中国地图看起来壮观了不少,到头来临死还喊着别丢一寸土,这事儿听着挺让人感慨的。
徐世昌这人,1855年10月23日生在河南卫辉府汲县,祖上从浙江鄞县迁到天津,早年爸妈过得紧巴巴的,他妈管教严,逼着他念书识字,从小就钻研国学,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1879年,他跟袁世凯在开封结识,两人一拍即合,袁给了他盘缠,让他北上赶考。结果1882年中举人,1886年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当上编修啥的,那时候翰林院就是个清闲地方,他也没啥大作为。
![]()
后来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徐世昌过去帮忙,当参谋总办,帮着出主意,管后勤,俩人关系铁得像哥们儿。徐世昌这人圆滑,会做官,不像袁那么强势,但他脑子活络,精通国学,还会拉关系,很快就混得风生水起。1905年,他升到军机大臣,还管兵部尚书,那时候清廷正乱,日本和俄国在东北抢地盘,他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1907年,清廷改东三省为行省,他当上首任东三省总督,这位置烫手,俄国和日本天天蚕食土地,徐世昌没闲着,赶紧上奏朝廷,抽调陆军第三镇和第二、四、五镇的部队,组建两个混成旅,驻扎在日俄撤兵后的空当儿,填补空白,不让外人钻空子。他还推动地方改革,开办学校,修水利,建铁路,试图稳住东北局面,不给日俄可乘之机。那几年,日俄在东北争得头破血流,徐世昌夹在中间,寸步不让,多次驳回他们的要求,维护清廷的权益,虽然成效有限,但至少没让事态更糟。
![]()
徐世昌对日本和俄国的厌恶不是空谈,早在他总督任上,就跟日俄代表硬扛过多次。俄国人想在长春南北分势力范围,他上奏朝廷,强调不能让步。日本人想扩大在满洲的权益,他也顶着压力,不松口。这态度跟他的文人背景有关,他总说人各有志,志在帝王的多,国家就乱;志在圣贤的多,国家就治。他继承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爱国传统,不像有些官僚那么软骨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后,清廷慌了,徐世昌在庆亲王内阁当协理大臣,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这事儿让他跟革命派结了梁子,但也稳住了北洋的阵脚。革命后,袁世凯上台,徐世昌一度隐居青岛,不想沾边。1914年,袁拉他出山,当国务卿,帮着管政务,但1915年袁签了对日二十一条,徐世昌公开反对,这协议让日本在山东和满洲大肆扩张权益,他跟袁争执后,干脆撂挑子不干了。同年袁想复辟帝制,徐世昌更是不鸟,直接去河南辉县水竹村隐居,避开风头。这举动显示他有底线,不愿跟着袁胡来,虽然袁是老哥们儿,但国家利益摆在那儿,他没妥协。
袁世凯死后,北洋派系闹得不可开交,徐世昌又被拉出来调停,1916年他复出当国务卿,调解段祺瑞和黎元洪的矛盾,素有和事佬的名声。1918年10月10日,安福国会选他当总统,这国会是段祺瑞控制的,徐世昌上台后,没急着打仗,而是下令对南方停战,1919年开议和会议,想南北和解。但他上台的时机正好赶上俄国十月革命,国内乱成一锅粥,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那些地方被俄国占着,徐世昌看准机会,决定动手收复。1918年8月1日,中国军队趁苏俄内乱,逐走红军,收复了唐努乌梁海,这片地被俄国占了七年,面积17万平方公里,本是清代蒙古的一部分。徐世昌派严式超率军北上,部队填补空白,稳住局面。这行动不算大张旗鼓,但实实在在拿回了土地,让人觉得北洋政府还有点作为。
![]()
紧接着1919年,徐世昌派心腹徐树铮带西北边防军第一师进外蒙古。那时候外蒙古在俄国支持下自治,徐树铮带兵直奔库伦,武力威慑下,外蒙古王公上书总统,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废除俄蒙条约,回归中国管辖。这次收复了156万平方公里,加上唐努乌梁海,总共近18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面积达到辛亥革命后最大规模,一度重回巅峰。徐世昌这事儿干得低调,但效果明显,他顶住日俄的抗议和威胁,没让步。日本人派使者到北京递照会,俄国也闹腾,但他逐条反驳,坚持己见。这段时间,中国地图看起来壮大了不少,边疆稳固了点,虽然军阀混战还在继续,但至少在领土上扳回一城。徐世昌的动机很简单,他对日俄的痛恨根深蒂固,早年总督时就吃过他们的亏,现在有机会,自然要抓牢,不让国家再丢脸。
可惜,好景不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打起来,徐树铮的部队被迫从外蒙古撤回,边境空虚。1921年,俄国红军支持下,外蒙古又宣布独立,先前努力全泡汤。徐世昌有心无力,内部矛盾升级,直系和奉系闹翻,1922年6月2日,直奉战争后,他被吴佩孚和曹锟逼宫,签字辞职,结束四年总统生涯。辞职后,他回天津英租界住着,当寓公,专心弄诗词书画,编书刻书三十多种,像《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研究清代文化,成了文化人。徐世昌这人,总统时没大肆敛财,下台后日子过得清淡,寄情山水,工于书法,宗苏轼,山水画清秀,还设晚晴簃诗社,拉朋友编清诗汇。他被叫“文治总统”,不是吹的,确实有点文人气。
![]()
下台后,徐世昌没忘国家事儿,尤其对日本的厌恶没减。1938年,日本占领华北,特务土肥原贤二亲自上门,拉他出山当伪职,徐世昌一口回绝,不鸟他们。他的学生受伪满洲国指使来劝,他直接骂回去,不愿投敌。这态度跟吴佩孚有点像,两人一生对头,但抗日立场一致。吴佩孚也被日本人拉拢,多次吃闭门羹,到头来被暗杀。徐世昌晚年忧国忧民,关注边疆形势,拒绝去敌占区医院看病,宁可在家挨着。1939年6月5日,他病重,在天津家中逝世,享年84岁。临终前,他声嘶力竭喊出:中华国土,寸土不可丢啊!国内应团结一致,方可挽救民族危机!
徐世昌的一生,横跨清末民初,见过太多国家屈辱。他从文人起步,靠脑子混官场,不像袁世凯那样卖国求荣,签二十一条时就翻脸。收复失地那段,虽然短暂,但至少证明北洋政府不是一无是处,能抓住机会反击日俄侵略。可惜军阀内斗毁了一切,直皖直奉打得你死我活,领土又丢了。1944年,唐努乌梁海并入苏联,蒋介石无奈承认,外蒙古独立问题也拖到后来。这事儿让人想,徐世昌的努力像昙花一现,但他的痛恨日俄的态度,影响了后世对领土的重视。军阀时代遗留的问题,长期困扰中国,领土争端没完没了,但徐世昌这人,没美化他负面,他帮袁镇压革命,选总统时靠安福国会钻营,这些黑点摆在那儿。可他的爱国举动,也实实在在,不虚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