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嘎子根正苗红,要是有问题,能穿这身衣服吗”?一身警服就敢带货直播的“嘎子哥”谢孟伟,终于是为自己的“轻狂”付出了代价...
谢孟伟
这时候才看懂潘长江之前对他苦口婆心的劝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的“小英雄”也成了为博取流量毫无“下限”的人呢?
“嘎子哥”也是吃上“皇粮”了
近日,一则明星违法新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曾因饰演抗日小英雄而家喻户晓的演员谢孟伟,如今却因违法被拘留,成为互联网中的“反面教材”。
嘎子
9 月 17 日,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谢某某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 7 日处罚,经确认,谢某某正是演员谢孟伟,那个曾陪伴无数人童年的 “嘎子哥”。
事情起源于 9 月 10 日,谢孟伟在拍戏间隙进行直播带货,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他的衣服“撞衫”警服,虽未佩戴警号与胸徽,但肩章和臂章清晰可见,打眼一看就像是穿着“警服”带货,对网友造成了严重的误导。
谢孟伟
众所周知,警用标志和制服代表着警察的威严与国家形象,法律明确规定普通人不得随意使用,即使是影视拍摄等特殊情况,也需经过严格审批且严禁在非拍摄场合穿着,在圈内呆了这么久,谢孟伟大概率是知晓此规定,但还依然选择穿着这套服装进行商业直播,他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不言而喻。
直播过程中,有网友善意提醒他此举违法,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但是谢孟伟不仅没有接受建议,反而情绪激动地反驳,坚称自己身份没问题,还声称 “卖的货要是有问题,能穿这件衣服?这可是要政审的”,甚至对着屏幕爆粗口。
这种狂妄且无知的态度,引发了更多网友的不满,随后便有人将其举报至警方。
直播画面
9 月 13 日,警方回应将着手调查此事,当日下午谢孟伟便发布了道歉视频,但在道歉视频中,给人的感觉他像是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竟称是有些网友恶意使用 AI、P 图等工具,诋毁警察的公众形象,自己虽有主要责任,但也有部分过错归咎于网友。
如此道歉,显然缺乏诚意,自然也是未能得到公众的谅解,最终也是自食恶果,9 月 17 日谢孟伟被正式行政拘留,他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了代价。
通告
回顾谢孟伟的演艺生涯,可谓是高开低走,2003 年他因出演《小兵张嘎》中男主人公张嘎一角被观众熟知,那个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形象,深受大众喜爱,成为了许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但随着年龄增长,谢孟伟的演艺事业并未如预期般顺利发展,由于形象等因素限制,他后期大多只能在一些低成本抗日剧中饰演一些可有可无的角色,逐渐沦为抗日神剧的专业户,在行业内可以说已经是前景渺茫了。
为了寻求事业突破,谢孟伟尝试了多种方式,他发布过风格独特的 MV,试图树立硬汉人设,却因内容过于另类,被网友调侃,反而走向了更“抽象”的方向 。
总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不仅如此,他还热衷于自导自演电影,常常在直播间大肆宣扬电影投资巨大、票房前景可观,像是号称投资 8 亿的《硬汉狙击》,他甚至称电影里一套制服成本就达 80 万,种种言论令人啼笑皆非。
而这些电影最终都因质量不佳,口碑和票房双失利,“嘎子偷狗” 的表情包更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成为了网友们的笑柄,进一步消耗了他的公众形象。
眼看着各种路都走不通,谢孟伟将事业重心逐渐转向直播带货,从日用品到零食,再到酒类产品,可谓是 “无所不卖”。
但在带货过程中,他多次陷入争议,曾经“潘嘎之交” 事件曾引发全网热议,潘长江曾在他直播时劝诫 “网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我怕你把握不住”,然而不久后潘长江自己也投身带货行列,两人的这番互动成为了网络笑谈。
此后谢孟伟更是为了流量,频繁在直播间制造话题,与其他网红对线,甚至还因卖假手机、假手表等被打假,其带货信誉早已千疮百孔。
谢孟伟、潘长江
在8月份,他还重新回应了之前卖假酒口碑翻车的事情,表示:做互联网这件事情本身没错,是自己打的问题,为了达到目的,最后导致做出了这样的㞞,但是回想起来,若不是曾经犯下错误,自己也不会真正的成长。
在回应中,能感受到比这次警服事件要真诚很多,但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成年人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尤其是公众人物才更加应该做出表率。
以为他老话重谈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没想到此次身着警服直播带货事件,更是将谢孟伟的负面形象推向了顶峰,他试图将警服作为提升带货公信力的工具,妄想借此修复自己受损的口碑,却不知这种行为严重亵渎了警察的尊严和法律的权威。
他的这一错误举动,不仅让自己面临法律制裁,也给其演艺事业和带货生涯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据了解谢孟伟目前有多部影视剧未播出,此次被拘留后,其戏份很可能会被删减,出品方还有权向他索赔,同时直播平台也可能会对他进行限流、停播甚至封号等处罚。
从曾经备受喜爱的 “抗日小英雄”,到如今因违法被拘留的网红,谢孟伟的经历令人唏嘘,他的堕落,既是个人对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漠视,也是其在追求流量和金钱过程中迷失自我的结果。
这一事件也给广大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无论拥有怎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应敬畏法律、遵守规则,珍惜自己的公众形象,否则必将遭到公众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
在当今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守住法律与伦理的底线,才是长久发展之道,任何试图挑战底线的行为,最终都将自食恶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