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68.7%。
这个负债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水平?根据IMF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2%,比如,美国超过110%,日本高达250%,相对来说,我们的全口径债务规模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整体债务水平在国际社会处于中低位,算是非常健康的了。
除了摆在明面上有数据可查的法定债务,地方政府那些“隐性债务”,官方也给出了数据,截至2024年末为10.5万亿元,相较2023年的14.3万亿元,环比减少近4万亿元,化债成果显著。其实,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对应大量优质实物资产,且呈现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水平高,债务状况良好,少数较落后的西部和东北地区在还债和化债上会遇到困难。
地方政府如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每年还本付息压力变大,兜里捉襟见肘,难免束手束脚,不利于工作开展,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家提出一篮子化债措施,,针对实力较弱、债务负担较高,有潜在债务违约风险的区域,支持地方政府进行有效置换,延长还本时间,压降利息成本,让地方政府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将更多资金用于民生福祉。
现阶段,化解存量已经殊为不易,需要国家出手兜底,即便当前化债取得很好成绩,也不意味着今后就不用过紧日子了,寅吃卯粮的面子工程,不能再重复上演,必须坚决有力遏制增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