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监狱是一个完全由民警严格管理的地方。但事实上,在一个中大型监狱中,服刑人员数量可能高达数千,而管理民警的数量却有限。因此,监狱会从服刑人员中选出部分人协助管理,这些人通常被称为“管事犯”,也叫“事务犯”。
那么,什么是管事犯?他们和普通服刑人员有什么区别?
图片
管事犯其实是一个统称,包括了生产大组长、小组长、医务犯、监舍长、楼长、领料员、仓库管理员等多种岗位。他们不需要像大多数服刑人员那样参加一线劳动,而是负责协助民警完成某些管理工作,比如维持秩序、分发物资、监督生产进度等。
正因为承担了更多责任,管事犯每个月可以获得额外的考核加分。这对于正在服刑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分数直接关系到减刑、假释的机会。也正因为这样,很多服刑人员都希望争取到这类岗位。
图片
不过,成为管事犯并不容易。监狱在选择时会非常谨慎,只有那些认罪悔罪态度好、遵守监规、积极改造的服刑人员才可能被考虑。
此外,不同岗位也需要不同的技能。比如,医务犯通常需要有一些医疗知识或经验,而组长、监舍长则要善于沟通、有责任心。
那么,管事犯的生活会不会比普通服刑人员好一些呢?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的。
他们不用参加体力较重的一线劳动,活动空间相对灵活,与民警交流的机会也更多。再加上每月稳定的加分,他们在争取减刑方面确实更有优势。
但这一切并非没有代价。管事犯实际上处在“夹层”中——既要落实管理要求,又要面对其他服刑人员。
他们一旦犯错,处理起来往往比普通人更严格。而且,一旦被发现利用岗位徇私舞弊,不仅会立刻被撤换,还可能受到严重处罚。
图片
对于正在服刑的人员来说,成为管事犯是积极改造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激励。
而对家属来说,亲人的支持往往是最重要的精神动力。经常通过书信、会见等方式鼓励他们,也许正是他们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家的最大理由。
无论是在高墙内还是在外界,积极的态度和正向的支持,永远都是走向新起点的最重要力量。
文章来源:公众号“监所闲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