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蛋白含量比鸡蛋高,膳食纤维比燕麦更优秀!这种食材被严重忽视了

0
分享至



清晨的菜市场,热气蒸腾。一位55岁的李阿姨左手一篮鸡蛋,右手一袋燕麦,嘴里念叨着:“医生都说,这两样吃了对身体好!”这些年来,她坚持每天早餐不是煮鸡蛋就是燕麦粥,认为这样就等于给健康买了保险。直到上周,她的体检报告却让她有些意外:肌少症风险提醒,血糖波动也不乐观。更让她疑惑的是,医生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其实,有种食材你一直忽视,蛋白质比鸡蛋还高,膳食纤维也胜过燕麦。”李阿姨怔住了。难道除了鸡蛋、燕麦,还有更好的选择?这个不起眼的角色,到底是谁?不少中老年朋友其实都忽略了它。真的有这种“被埋没的宝藏食材”吗?如果你还只盯着鸡蛋和燕麦,可能已经错过了一次彻底改善身体状况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你会发现很多人一直走进了饮食误区,尤其是第3个细节,很少人会注意到!



说到补蛋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鸡蛋。鸡蛋的确被称为“优质蛋白典范”,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约14克,消化吸收率高,非常适合日常补充。再说到控糖补纤维,燕麦几乎是“网红”般的存在,每100克燕麦约含β-葡聚糖膳食纤维5.3克,能促进肠道健康,平稳血糖。

但你是否知道,其实有一种被厨房忽略了的大众食材,每100克蛋白质含量高达16.2克,比鸡蛋还高,同时,膳食纤维约17.4克,是燕麦的三倍多?它就是,鹰嘴豆(有的地方称“雪莲子”),很多人以为它只是异域小零食,实则大有学问!

为什么一直被忽视?一方面,中老年一代更热衷主食和动物蛋白,很少主动尝试新品豆类。另一方面,市面上对鹰嘴豆的宣传远不及牛奶、蛋制品甚至豆浆。结果,这个质朴的豆子在营养榜单上长期“隐身”,事实上它的蛋白结构更类似植物肉,膳食纤维又能有效延缓餐后血糖上升。

哈佛大学一项覆盖1.2万人、长达15年的饮食跟踪研究显示,每天摄入一份(约80克)鹰嘴豆的成年人,肌少症风险下降18%、高血糖率降低12.6%。不仅如此,鹰嘴豆还能提供必需氨基酸及B族维生素、钾、镁等多种矿物质。它的升糖指数(GI)只有28,远低于普通主食,可以说,鹰嘴豆就是被严重低估的“营养战士”!



为什么越来越多权威营养指南、慢病管理团队建议,中老年朋友应主动增加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摄入?我们来看看科学依据。

维持肌肉,远离“肌少症”随着年龄增长,蛋白质合成速率下降,易导致肌肉流失(即“肌少症”),影响行动力、易摔倒、康复慢。相关研究显示,普通中年人每天摄入蛋白低于体重0.8g/kg时,“肌肉衰减”发生率高达23%。鹰嘴豆蛋白含量高,消化率出色,更偏向于“完全蛋白”类型,对维持肌肉尤其友好。

稳住血糖,保护血管健康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胃排空,抑制碳水化合物过快转化为葡萄糖。一项发表于《营养学杂志》的数据指出,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天多补充10克豆类膳食纤维,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额外下降0.22%。而鹰嘴豆正是富含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典范,对控制血糖尤为有益。

“肠道菌群自净器”,减少三高风险健康的肠道微生态有助于控制血脂、降低慢性炎症。鹰嘴豆的大量膳食纤维可以作为“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生长,为肠道搭建屏障。研究表明,常吃鹰嘴豆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9%,这正得益于其“多重营养协同”。



很多人以为“吃蛋白就吃鸡蛋/肉,多吃纤维就靠粗粮”,实际未必科学。鸡蛋虽好,但没有膳食纤维,燕麦虽然补纤维,但蛋白相对有限,二者难以兼得。而鹰嘴豆恰恰补齐了这个饮食短板!尤其是对血糖不稳、肌肉力量下降和消化功能弱的中老年朋友,更值得列入常规食材。

很多人会问,变化真的有这么明显吗?医学院营养科和中国食物成分数据库联名调研发现,坚持每天摄入50-100克鹰嘴豆,1-2个月后,常见健康指标会出现以下变化:

蛋白补足,力量明显提升连续30天,肌少症高风险老人每日额外摄入鹰嘴豆,握力提升平均7%,步行耐力也有提升;主观感受“腿脚利索”的概率提高。

餐后血糖更稳定,不易“饿得快”相比以往主食,鹰嘴豆这类慢释放碳水让血糖曲线更平稳。糖尿病友们反馈,午餐加入鹰嘴豆后,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0.4-0.7mmol/L,晚餐前不易出现低血糖或暴食欲望。

肠道更“通畅”,告别腹胀便秘鹰嘴豆中的膳食纤维是“天然肠道清道夫”,每日摄入后,便秘人数比例下降了18%,伴随腹胀、消化不良的抱怨也随之减少。

血脂“三高”风险降低规律食用鹰嘴豆的人群,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7-13%,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病风险得到缓解。



饱腹感强,控制体重事半功倍相比白米等精制主食,相同热量下,鹰嘴豆能带来更持久的饱腹感,肥胖人群减脂速度快了近1倍。这对很多需要控体重、预防脂肪肝的中老年朋友,是一个宝贵补充。

值得警惕的是,很多朋友忙于补蛋白,却为忽略了膳食纤维,殊不知两者叠加效果才最佳。而且,鹰嘴豆还有较低过敏风险和极佳适口性。尤其是第三点,有便秘、肠道负担重的朋友,变化最明显,但这恰恰常常被忽略!

日常怎么科学吃鹰嘴豆?这样搭配,才是“躺赢”健康的正确做法

鹰嘴豆虽好,但怎样吃最科学、最实用?营养师结合中国饮食习惯,给出的三大建议如下:

合理安排分量,循序渐进试量对初尝豆类者,建议每日从30克(干重)起步,熟制后约80克左右为宜。肠胃适应后,每天维持50-100克,不必多吃,多了对消化不友好。

多样化烹调,升糖和营养双保障可以做鹰嘴豆沙拉、鹰嘴豆炖汤、杂粮饭、鹰嘴豆泥抹面包等。避免用大量油盐或加工为高热量零食,如“炸鹰嘴豆”、“糖渍鹰嘴豆”等。

与鸡蛋、谷物互补,营养更全面早餐将鹰嘴豆与鸡蛋或燕麦同煮,或燕麦+鹰嘴豆粥,既补蛋白又补纤维,还能提升饱腹感。主食部分,也可与糙米拌煮,蛋白质互补,膳食结构丰富。



还要留意,鹰嘴豆富含抗营养因子(如低聚糖、植酸盐),建议预先浸泡6-8小时,再加热充分煮熟,可大大减少“胀气”问题。对肾功能减退、嘌呤代谢异常(有“痛风史”)人群,更要适量减少,咨询营养医生后再调整。

很多人总以为健康饮食靠昂贵保健品或极端食疗,其实,合理选择日常食材,科学搭配,才是无风险、真正高保真的长效之道。

鹰嘴豆正是这样一个被大众忽视的“宝藏豆类”,蛋白质高于鸡蛋、膳食纤维胜过燕麦,营养密度极高,价格适中,易于获得。对中老年人来说,吃对这一类易消化、肠胃友好、三高风险低的食物,远比一味盲目补蛋白、吃粗粮更见实效。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炫富翻车,华裔真豪门锤爆假千金,400万人围观上流社会鄙视链!

炫富翻车,华裔真豪门锤爆假千金,400万人围观上流社会鄙视链!

BenSir本色说
2025-09-11 22:47:22
再探西贝:门店较为冷清,正逐步调整菜单 其他餐饮:争相用鲜活引流,主动回应预制

再探西贝:门店较为冷清,正逐步调整菜单 其他餐饮:争相用鲜活引流,主动回应预制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19 10:13:39
《731》口碑崩了,好题材被浪费,预测票房缩减70亿

《731》口碑崩了,好题材被浪费,预测票房缩减70亿

影视高原说
2025-09-18 19:39:01
美财长:人民币汇率对欧洲是个事,对我们不是

美财长:人民币汇率对欧洲是个事,对我们不是

观察者网
2025-09-19 12:04:09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为什么中国社保会走到今天?看中国社保的矛盾与制度

老丁是个生意人
2025-08-20 00:17:31
90后王守诚出任永辉CEO,曾负责牵头胖东来模式门店调改

90后王守诚出任永辉CEO,曾负责牵头胖东来模式门店调改

澎湃新闻
2025-09-19 08:58:26
戴安娜生第一个孩子之前,查尔斯只是很敷衍的碰过她一次,或两次

戴安娜生第一个孩子之前,查尔斯只是很敷衍的碰过她一次,或两次

百态人间
2025-09-06 11:33:19
3:1!天津女排开门红,李盈莹首发8分,却缺席合照,王艺竹高效

3:1!天津女排开门红,李盈莹首发8分,却缺席合照,王艺竹高效

跑者排球视角
2025-09-19 07:21:22
江疏影被迫下桌,早已注定。

江疏影被迫下桌,早已注定。

天行舰
2025-08-23 00:05:19
浙江有望成为10万亿强省!

浙江有望成为10万亿强省!

城市生态圈
2025-09-19 01:55:04
够狠!鹿晗的举动说明一切,全都早有预兆,没给关晓彤留丝毫体面

够狠!鹿晗的举动说明一切,全都早有预兆,没给关晓彤留丝毫体面

古木之草记
2025-09-17 21:59:45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06 09:32:27
乌总司令希尔斯基上将发表5点声明,戳破了谁的美梦?

乌总司令希尔斯基上将发表5点声明,戳破了谁的美梦?

肖走教授
2025-08-12 07:11:37
注意!私家车将迎“2+2”新式严查,暗指什么?车主速看

注意!私家车将迎“2+2”新式严查,暗指什么?车主速看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9 05:47:16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1小时爆卖230亿!李书福杭州湾库里南,一夜间血洗BBA

大佬灼见
2025-09-17 13:26:12
又在造假?太荒唐了!为求清白,杨某媛公开了高考成绩单

又在造假?太荒唐了!为求清白,杨某媛公开了高考成绩单

平老师666
2025-09-16 17:16:58
深夜加班时,HR通知我被裁员,我笑了:你知道我负责什么项目吗

深夜加班时,HR通知我被裁员,我笑了:你知道我负责什么项目吗

清茶浅谈
2025-09-15 16:50:17
婆婆82岁大寿摆38桌宴,偏偏漏了我爸妈!饭后没人敢结账

婆婆82岁大寿摆38桌宴,偏偏漏了我爸妈!饭后没人敢结账

百晓史
2025-09-19 10:26:24
“大尺度”女星的瓜!

“大尺度”女星的瓜!

文刀万
2025-05-23 06:05:02
32岁陈钰琪:昔日一线女明星,如今只能在《赴山海》跑龙套了

32岁陈钰琪:昔日一线女明星,如今只能在《赴山海》跑龙套了

小猫追剧
2025-09-18 11:49:34
2025-09-19 14:19:00
谢纶邮轮摄影
谢纶邮轮摄影
干过5艘游轮,拍过教皇;援过西藏,上过20次布达拉宫。平凡日子拍拍历史的流逝印记
761文章数 1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头条要闻

"入室抢婴案"主犯获死缓后当庭破口大骂 要提出上诉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小米消金获渝农商行便宜资金 踩红线放贷?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这些育儿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