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安排,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位推动,系统部署,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息烽县委站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持高标准谋划、严要求推进,以严的基调、实的作风推动学习教育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坚持带头学、带头查、带头改,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强化统筹,周密部署——
3月21日,县委召开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压实责任。
3月31日,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听取工作汇报,对学习教育进行再部署、再推进。
参照中央和省、市做法,息烽县成立县级工作专班,构建起“协调+执行+指导”一体化工作机制,制定“四清单两计划四方案”及月度任务安排,实现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责任化落实,为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全县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党委(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学习教育全面覆盖、落地见效。
同题共答,严督实导——
督促指导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5月29日,县委书记、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颖与督导组开展集中谈话,强调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做实督导工作,推动学习教育持续深化。
县委组建3个督导组,深入7家参学单位,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访谈等方式,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46个,推动40余个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纳入清单管理;派出6个工作组对27家单位开展“回头看”,反馈整改问题113个。
各督导组协同发力,严把问题清单和整治台账质量关,建立“5大工委+11个乡镇(街道)”分类指导体系,开展对口答疑150余次,推动立行立改问题516个。
在县委坚强领导和周密部署下,全县上下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持续攻坚,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处,通报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切实增强制度刚性和纪律权威。
聚焦主题,务求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
息烽县坚持聚焦主题、注重实效,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深化学习,筑牢根基——
县委常委会坚持带头学习,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5次。全县77家一级参学单位、438个党支部实现学习全覆盖。
及时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等重要文献和典型案例,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县委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带动226名党员领导干部和438名党支部书记累计授课664场。组建“纪检干部+党校教师”宣讲队,为3700余名干部开展辅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实现4900余名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
深入查摆,精准溯源——
县委常委会率先对照“2张问题清单”、基层“四风”隐形变异38类表现及“五个进一步到位”要求,深入查摆问题。县四大班子、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共查摆问题796个,班子成员查摆问题2896个。
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审核问题清单,推动多轮次、全覆盖核查,对查摆不深入、质量不高的问题及时纠偏。
持续强化警示震慑,召开全县警示教育会,统一思想、警钟长鸣,指导21家单位开展“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组织3253名党员干部赴廉政教育基地学习,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筑牢思想防线。
真改实改,攻坚克难——
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
扎实推进市委常委会集中交办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县委常委会纳入集中整治问题18个,制定整改措施64条;77家参学单位纳入整治问题500个,制定措施1329条。
聚焦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基层减负等5类重点问题,255个问题纳入集中整治。点对点督导整改112个问题,推动真改实改。
通过一次次“作风体检”,直击要害、祛疴治乱。全县受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线索61件,立案39件,党纪政务处分12人,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挽回经济损失3210万元。
开门教育,贴近群众,推动作风转变可感可及
开门搞教育,连接的是民心,转变的是作风,受益的是群众。
息烽县坚持“真开门、开大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推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摸实情、解难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转变的实际成效。
畅通渠道,广纳民意——
针对“上班族”“学生族”白天就医难问题,县卫生健康局创新服务模式,在13家公立医疗机构开设夜间门诊,服务群众超6000人次。
通过12345热线、信访渠道和基层调研,共收集意见建议186条,通报整改情况197次,接受党员群众监督22.58万人次。
深入基层,暖心为民——
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接访下访,带动其他县领导接访群众117批288人次。各级干部用脚步丈民情,以行动暖民心,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永阳街道新华社区通过“一圈两场三改”、联户连心群、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意见36条,已解决33条,惠及居民1000余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须臾不可放松。
息烽县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持续扎紧制度笼子,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过硬作风凝聚党心民心、保障高质量发展。
纪律规矩越扎越紧——
面对作风问题隐形变异、风腐交织新挑战,息烽县坚持“零容忍”,坚决查处由风及腐问题。县纪委监委深化“一案一整改”,加强警示教育,推动廉洁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制定《息烽县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整肃工作实施意见》,对19名不作为、乱作为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党群干群心贴更近——
县委将学习教育成效体现于为民办实事中。县交通运输局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改革,新建县级寄递物流中心2280平方米,建成21个村级服务站,惠及群众9123户。
开门整改、畅通渠道,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办成群众实事515件,返还群众资金1544余万元,一批民生难题得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制度机制日臻完善——
县农业农村局创新“分片包组”模式,核查纠正134项集体资产问题,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及29项细则,厘清“三张清单”,推动“三资”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全县出台《息烽县妥善处置县级投资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指引(试行)》《息烽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十减”工作执行清单》等39项制度,以制度固化整改成果,实现“解决一件事、治理一类事”。
实干担当蔚然成风——
作风转变的关键,在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今年6月,面对持续强降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一线指挥,以“迅”应“汛”,43名驻村第一书记、86名驻村干部、700余名党员组成应急队伍,转移安置群众125户321人,在防汛救灾中彰显担当,1个基层党委、2名党员干部获贵州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县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向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敢干实干快干会干”成为息烽干部的鲜明特质。
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4%;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居全市第2位,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态势良好。
9月2日,息烽县召开干部队伍作风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强调要持续深化作风整肃,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以优良作风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息烽县将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实的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为奋力开创息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作风保障。(雍仕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