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家里厨房就开始热闹,红薯、南瓜全端上桌。可您知道吗?这时节啊,地里最该吃的,其实是芋头。几块钱一斤,随手一煮,大人小孩都吃得欢。养胃不胀气、润燥还不上火,是秋天难得的好口粮。
说到这,您是不是也在想——
红薯吃多放屁?
南瓜吃腻口太甜?
想换换口味又怕寒凉伤胃?
那不妨来听听我这个老中医的经验,芋头,可比你想的讲究多了。
一、秋天为什么推荐吃芋头?
芋头,属“温润之品”,喜气不燥,入脾肺之经,能健脾补气,润燥化痰。中医讲“秋宜养收”,芋头正适合。它不同于红薯的“膨风”,也不像南瓜存太多“黏腻”。
红薯虽好,吃多了容易胃胀放气,特别是脾虚湿重的朋友吃完会不适。南瓜偏湿,糖分略高,对于控糖人群要谨慎。
反过来看芋头,淀粉细腻,含有天然粘液蛋白,不刺激脾胃,吃后滑中带养。吃它不怕寒,不燥不腻,确实有几分“米贵稻香”的味道。
想一想,您最近是不是吃啥都觉得堵心,嘴里苦、胃口差?这其实就是脾运失常,不妨换个法儿吃芋头。
二、芋头是个“健脾高手”,老人孩子吃都稳当
老中医常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很多人气短乏力、腹胀便溏,根子就栓在这“脾虚”二字上。
芋头性质平和,温中益气,能帮助脾胃转动。尤其年纪大的,吃饭三分饱还会胀,一口芋头汤下去,滑润不恼火。
孩子常咳嗽、痰多、易积食,也适合用芋头煮汤做粥,能改善“痰湿困脾”的问题,让身子轻松些。
嘿,您是不是还嫌它外表黑泥撞眼?那是外皮啊,扒了里头白白嫩嫩,真叫一个软糯香甜。
芋头还有个优势,升糖指数低,吃着安稳。老人控糖不妨试试看,细嚼慢咽,胜似点心。
三、芋头怎么吃才养人?简单煮法最省心
芋头虽好,做法却简单。我最常做的法子是:蒸熟之后,撒点熟芝麻、糖,或者切块煮汤,加点姜末、豆腐、香葱提味。入汤而不腻,入口即化,自带米香。
另一个做法是芋头排骨汤,用几块芋头配上筒骨,小火慢炖一小时,又养骨又补气。汤浓如奶,入口化霜,家里人连汤都要喝干净。
也可以做芋头粥,和小米一起煮,早晚喝一碗,保暖补养,对虚寒体质尤其合适。
哎,您平日做饭,是不是常想着凑合?别把芋头只当配菜,它独挑大梁也不差事,一顿管半天,不顶不胀。
四、吃芋头要有节、顺气血才稳
不少人问:芋头养人,是不是一顿吃个两大块才够?我摇头。中年人补脾,讲究“润而不腻”。
建议每次吃一小碗或半块蒸芋头即可,每周吃三四次,随早晚餐搭配都行。脾胃不弱者适量多加,体寒湿气重的宜搭配姜煮去寒气。
有痰湿、舌苔厚、常犯胃酸的人,如果一次吃多,容易堵腹,口气变重,得不偿养。喝完芋头汤后,站一会、缓一缓,别急躺着。
芋头虽好,不可取急,这是天人相应的节律感。
您也试试看,一个星期不加糖、不过油地吃芋头,看看舌苔、看看精神气,有没有变化?
五、男女老少吃芋头都适合,唯独这几类需注意
体质实热、湿热偏盛、火气大的人,近期发炎或咽喉痛时,芋头就得少沾。属温性,吃多会添火。
术后初愈、脾胃尚弱的人,建议芋头与山药合煮,取收敛之功。吃前煮烂吃软,才不生饮食积滞。
糖尿病朋友想吃也可以,前提是别加糖,加桂花、柠檬或绿豆一起煮也是好搭配。
烹调时候尽量少放调料,食疗重在原味。口味重的人,不妨试着先“一清二淡三入味”,给脾胃个过渡。
话说回来,您习惯重口味的,是不是忽略了身体也该“清淡养”?
六、日常生活如何搭配芋头更见效?
搭配芋头的食物没那么多条条框框,茎类配肉、根类入粥、纤维对蛋白。搭点豆腐、鸡汤、牛肉、黄豆、山药,都会起到加乘效果。
早上来碗芋头小米粥,湿气不缠脚;中午配蒸鸡腿,血不虚气不短;晚上用芋头代替白米饭,控糖还能减少胃胀。
我常说:吃食要懂性情,芋头这东西,就是个“温厚中庸之君子”,吃对了日子,胃舒服、气也稳。
现在是不是动了心?下次买菜,来几块小芋头,别让厨房总是那几味老汤老面了。
结语寄语:
人生过半,嘴上的味道可以变清淡,心里的精气要靠一口一口吃回来。愿你三块钱的芋头,蒸出健康、煮出精神。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