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一晚接送孩子的时候,街上很多人和车,常常造成交通拥堵……”这句话是新津区实验小学周边道路的真实写照。
日前,为缓解高峰期间交通拥堵,区委政法委牵头,区道安办、区公安分局、区城产发集团等多部门,联合实施了“停车场建设+人行通道改造”一体化工程。通过拆除原种子公司与学校间的围墙,重构了放学时段的交通动线,为师生家长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通道和接送路线。
2025年初,成都启动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以来,新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投入”改善“大民生”,推动一批民生项目落地见效,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以前接孩子放学平均需要25分钟,道路调整后交通拥堵缓解,只需要10分钟左右就能接上孩子。”学生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采取新的通行模式之后,学校正门外的五津北路拥堵指数已明显下降。
改变:拥堵指数下降
接送孩子时长缩短
新津区实验小学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困扰师生和家长的一大难题。接孩子放学的家长需要停车,接到孩子的家长希望尽快离开,“行”与“停”的矛盾如何解决?
今年3月,新津交警联合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道路的通行线路进行了调整,在路口设置可变车道,实时调整分流,有效减轻路口拥堵情况,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通过效率。
五津北路与太康西路交叉路口
学生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来接孩子,车辆可以停在紧邻学校后门的华林街新改造的停车场,孩子从后门出来后,可以直接上车回家。”据悉,华林街实行单向行驶,避免了会车、错车时的拥堵,使得放学路更加畅通。
学校正门紧邻五津北路,与居民小区五津北路60号院相邻,60号院居民王大爷表示:“以前早上提着篮子出去买菜,都得避开学生上学的时间段。而现在从正门进学校的学生家长减少了约一半,我们日常出行也更加方便、安全了。”
背后:多项举措并行
通行更顺畅,临时停车更方便
如何进一步缓解上放学道路拥堵情况?根据《新津区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行动方案》的部署要求,新津实施“停车场建设+人行通道改造”一体化工程,有效缓解学校周边的通行压力。
“拆除了原种子公司与新津区实验小学之间的围墙,充分利用城市存量资产,设置了学生上学和放学的专属通道及停车场。”区城产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项目还同步优化了周边交通标志标线,改造非机动停车区、机动车停车场以及学生放学专用通道,在机动车停车场与学校交汇处增设出入门,实现人车完全分流。
学生放学专用通道
交警疏导道路交通
此外,新津区实验小学实行分级到校、错时放学管理。在上下学高峰期,区公安分局科学布置警力,加强对学校周边道路的疏导,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破题:精准施策、高效协同
畅通校门口“平安幸福路”
畅通校门口“平安幸福路”。自成都开展治堵工作以来,新津陆续对新津中学、新津中学望津校区、新津区实验小学等学校周边道路通行方式进行了调整,包括实行错时停车、设置“潮汐停车场”、开通“家校”公交专线等方式缓解交通压力。
改造完成的非机动车停车场
新建的栈道桥
针对家长接孩子停车难的问题,相关部门选择临近学校且车流量较低的路段,设置临时停车区域,减少家长停车等孩子时对主路带来的交通拥堵。
目前,新津公交公司已在新津一小、新津中学望津校区、实验高中及泡桐树小学新津分校等学校开通了“家校”公交专线。
“家校”公交专线
快速响应、精准施策、高效协同。新津还根据不同学校实际情况,采取“一校一策”模式,提供多种类型的公交服务:包括设置多站点、可中途上下车的常规家校公交;从家到校点对点直达的家校直通车;以及延长末班车时间接驳放学学生的常规公交线路。
变化大了,市民群众感受也深。“现在通行路线优化了,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家长接送也更从容有序,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家长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