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柏青的微博停更在5月21日,头像还是那张他和朱媛媛在话剧后台的合影。那天之后,他像人间蒸发,连圈内好友都说“给他发消息只回一个‘嗯’”。谁也没想到,沉默一百天后,热搜上突然蹦出他和马伊琍的名字,配的还是“同款水杯”“相邻咖啡店”这种八百年前的老梗。
点进话题,高赞评论一水儿“般配”“互相疗伤”,看得人直皱眉。不是反对中年人重启爱情,而是时间点太刺眼了——朱媛媛的百日还没过,墓碑前的花可能还没干透,就有人急着给鳏夫安排下一场戏。更离谱的是,爆料图里那两只杯子,一只印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只印着“中国国家话剧院”,明明是业内常见纪念品,硬被说成情侣款,仿佛演员除了剧组周边就不能用别的杯子喝水。
马伊琍那边更尴尬。48岁,刚凭《我的阿勒泰》杀回一线,采访里刚说完“现在最享受一个人开车去郊区看日落”,转头就被按头恋爱。更有人翻出她去年被拍到的“小18岁绯闻男友”,试图论证“姐姐终于换口味找同龄人了”。这种把女性情感经历当连续剧追更的癖好,透着一股子“你单身就是资源浪费”的傲慢。
说到底,大众不是真的关心辛柏青会不会孤独终老,他们只是需要一段符合想象的“治愈故事”来对冲死亡带来的不安。就像当年林生斌被捧成“深情丈夫”,后来人设崩塌时,当初嗑糖的人又骂得最凶。这次不过是换了主角,剧本套路一模一样:先造神,再毁神,最后留下当事人收拾一地鸡毛。
真正该被看见的,是辛柏青在朱媛媛化疗期间推掉所有戏约,每天医院家里两头跑,被拍到在超市买低钠盐时对着手机查“肾病患者能吃吗”的笨拙;是马伊琍在《爱情神话》路演时,被问到“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直接回怼“怎么不问徐峥这个问题”的锋利。这些真实的生活切片,比任何“世纪大和解”的想象都更有力量。
死亡不是爱情故事的句号,但仓促的续篇一定是冒犯。下次再看到“偶遇”“同款”这类关键词,不妨先想想:如果今天是你刚失去至亲,会不会希望陌生人替你决定何时开始新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