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温州理工学院与百盛联合集团共建的百盛联合学院(二期)正式开班,标志着校企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迈入更系统、更深入的新阶段。校企双方领导共同出席仪式,并为学生代表赠书,勉励学子扎根实业、服务地方,成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新生力量。
作为温州理工学院重点建设的现代产业学院之一,百盛联合学院自2024年10月成立以来,始终以"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为宗旨,在百盛联合集团5000万元专项基金支持下,构建了从"3+1"到"2+2"进阶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成为企业投身教育、回报社会的典范之作。
一、企业深度参与,创新"双轨驱动"育人体系
百盛联合集团始终将教育合作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期20名学员顺利完成"3+1"模式培养,展现出校企共育的扎实成效。第二届招生规模扩大至48人,全面升级为"2+2"培养模式。企业不仅投入资金,更深度参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和实践教学,共同开发《工程结构与智能建造》等前沿课程,企业导师占比超40%,并引入复旦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层次专家授课,真正实现"课堂与岗位、教学与实战"无缝对接。
二、聚焦产业需求,打造"产学研用"协同生态
学院坚持产业导向,依托两个博士创新工作站,聚焦智能建造、绿色节能、BIM技术等方向开展课题攻关。2025年6月,校企共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研,为共建高能级实验室积累经验。同时,学院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聚焦城市更新、新能源技术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初步形成"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发展生态。
三、强化治理赋能,保障“五位一体”持续发展
百盛联合学院创新构建“五位一体”治理机制,成立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理事会,统筹推进合作办学重大事项。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教师育人奖和科研创新奖,构建激励、发展、赋能的全链条育人机制。2024年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慧民教授捐赠专业图书3287册,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体系,体现了学术界对校企合作的大力支持。
百盛联合集团负责人在二期开班仪式上强调:"教育是百年大计,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社会公民。百盛联合集团投身教育事业,既是回报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为企业未来储备人才、为行业升级贡献力量的长远投资。我们期待通过百盛联合学院这一平台,真正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出既懂理论又能实战的优秀人才,为温州乃至浙江的建筑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这一系列举措形成了“校企协同、学术支撑、资源整合、激励引导、社会责任”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四、拓宽合作路径,实现“区域国际”双向联动
学院不仅深耕本地,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2025年4月与柬埔寨教育代表团探讨海外办学,6月赴国内高校调研学习,展现出开放办学的视野与格局。随着学校智能建造新专业的获批,百盛联合学院正积极推进该专业与产业学院一体化建设。
"产业学院不是挂牌子、走形式,而是要真正把学科建在产业上、把课堂设在车间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温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陈永光在二期开班仪式上表示。目前,学校已布局十大现代产业学院,初步形成"一学院一品牌"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百盛联合学院的探索,既是温州理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积极回应国家"双碳"战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百盛联合集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投身教育事业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是校企协同育人的一个样板,更彰显了教育赋能产业、企业回报社会的双重使命。在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时代新人的道路上,温理工与百盛联合集团正以创新之姿、实干之态,走出了一条扎根地方、面向未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