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个人对自己未来的选择至关重要。也因为如此,很多人在选择专业,从事发展时往往备受煎熬。
但这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来说,却非常轻松,竟然因为小时候喜欢读的一本书便直接解决了自己一辈子的大事。
普京从小身材不高,但正义而且勇敢。从各种关于普京的资料都可以看得出来,普京早熟且霸气,不服输,不低头就是他的特点。
“最初几次我还记得,我在我们训练队里体力不算最好的,但我的确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不论做什么事,不论对手有多强壮。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目标。”
这是普京在后来回忆自己童年时所说过的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得出来,普京从小的个性已经注定了他今天的高度。
但谁也想不到,普京之所以迷上柔道(其实他最初练的只是俄式摔跤,被称为桑勃式摔跤),竟然就是因为被人打了。
当时,普京看到几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在欺负一个女生,只有13岁的普京立刻站了出来。但显然他没办法获胜,所以那一次被打得很惨。
回到家之后,普京苦苦思索“报仇”的方法。最终,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只靠着耍赖的方式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技术,有能力。
于是,普京在1965年成为了一名桑勃式摔跤运动学员。从那之后,每天放学,他都第一个跑去训练队,风雨无阻。
原本,普京的学习成绩很差,这一点并不需要回避。因为当年那样淘气的一个男孩子,除了打架之外就是练习拳击、柔道之类的硬功夫,怎么可能有时间学习呢?
但是,普京慢慢了解了尚武精神,开始从精神层面有了提高,他开始对学习重视起来。所谓男孩子开蒙晚,可能是真的。反正普京的父母从来没有逼迫他怎么样,学习也好,练武也罢,都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
四年级开始,普京学习变得认真起来,而且,当时他最拿手的是绘画与唱歌。但因为后来遇到了维拉·古列维奇老师,普京在文科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可以这样说,普京之所以后来成为合格的克格勃,也完全是拜维拉所赐,若不是她启蒙了普京学习语言,他是没办法在德国操着一口流利的德语游刃有余的。
1968年,普京看了一部电影《盾与剑》,这是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它深深打动了普京:“我们读《盾与剑》都入了迷,一连翻阅好几次,电影更是场场不落,那时我们白天谈论的,夜里梦到的都是侦察员。”
可以这样说,《盾与剑》是普京最喜欢的一本书,而成为一名间谍也是他从小的梦想。他在自己的作文《我的理想》中这样写道: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所有人对这个职业都不会有任何好感,但是要报效祖国和人民,我一定要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自己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自己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
那时的普京只有16岁,但他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写好了结局:为祖国可以牺牲自己。显然,这样的豪情壮志,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有过,但往往是走着走着便消失了。
但普京却没有忘记,他将这个梦想在自己的人生中保持了一辈子,结果呢,他“世界冠军”的可能性就没有了。
这是怎么回事?那还要回到普京学习摔跤这件事上来。当时,担任普京摔跤教练的人拉赫林,对于普京这个学生,他认定是可以出人头地的。
事实上,对于普京来说,一生当中遇到了不少的贵人,比如索布恰克,那几乎就是他步入政坛的阶梯。
而拉赫林则是让普京拥有铁腕雄风的人,可称得上普京运动史上的启蒙者。当年,小小的普京不怕苦不怕累的训练非常打动拉赫林,所以他特别对普京进行了很多的技能输送。
与此同时,拉赫林也为普京铺垫日后的发展道路,根据普京学习成绩一般的现实,他认为普京最好的方法就是走体育路线,不要报什么大学,就报列宁格格五金制造厂技校。
这样自然是有好处的,普京学习成绩不理想,考大学如果失败了,那肯定是去当兵的。而对于普京的父母来说,这不是理想的发展,他们仅有普京这一个孩子了,不想让他再去涉险。
但走技校,从体育出道就相对要容易得多,更何况,普京的身手摆在那里,又如此努力,绝对是体坛未来的好苗子。
为此,拉赫林不惜亲自找到普京家里,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并且向普京的父母承诺:普京有机会免试进入技校去深造,但如果非要考大学,那就相当冒险了,落榜之后也唯有走当兵的道路。
可是,普京很执着,他觉得自己是要做间谍的,在体育界没办法展开自己的报复。所以,坚定地选择了考大学。
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普京不但考上了大学,而且还遇到了索克恰布这样的好老师。只不过,拉赫林就有些失望了,一个体育好苗子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假如普京继续练习柔道,我坚信,他不仅能够成为全苏联第一名,还能成为整个欧洲的冠军。”
这是拉赫林后来说过的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出来,普京的柔道能力有多强。其实,从他九段的头衔可以想象:当年的普京勇猛异常!
但这对于俄罗斯人而言,可能就是一次不小的损失了。毕竟,普京带给俄罗斯的是新生,是奇迹,他的霸气与强势让俄罗斯成为今日国际上不可撼动的强国。
假如普京真的做了运动员,哪怕他得到了世界冠军的美名又如何呢?就像他自己说的那句话一样:“没有俄罗斯,要世界有何用”!如果没有俄罗斯,要一个世界冠军又如何呢?
看来,普京当日的间谍梦想是俄罗斯的一个机会,他们在这位克格勃的带领下,才有了今日的能力,才有了今天的强势。想来,拉赫林若了解,也不会遗憾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