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杭州闲林街道办发布通报,9月9日,涂某某(女,52岁)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
9月16日,红星新闻记者以居民身份咨询事发地社区,一名工作人员称,根据其接到的通知,事发地在星洲翠谷小区一带。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事发地并不在工地内。这座山没有名字,过去,山上曾有消防设备厂、水泥厂等。多年前该区域已被征迁,但不少区域尚未动工建设。山上靠近闲林中路一侧已无居民居住,而翻过山头有一座村庄。16日,已有人员进行取样。
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将一种被称为“化骨水”的危险化学品——氢氟酸带入公众视野,也暴露出废弃危险化学品监管中存在的严重漏洞。
氢氟酸是一种极具腐蚀性和毒性的无机酸,在工业上常用于玻璃蚀刻、金属清洗等。即使极低浓度的氢氟酸接触皮肤,也可能造成严重灼伤并通过皮肤吸收,导致组织坏死、低血钙症甚至心跳骤停。正是因其极强的破坏性,民间才有“化骨水”之称。这起事件中,涂某某不幸接触该物质后历经数日抢救仍未能挽回生命,足见其危险性。
根据报道,事发地点是一处已被征迁但尚未动工建设的区域,过去曾有消防设备厂、水泥厂等企业。这意味着,这些危险化学品很可能来自原厂区遗留或不当处置的废弃物料。问题在于,这些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废弃物为何没有得到专业处置?是企业搬迁时未按规定处理,还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都要取得相关许可,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也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然而,现实中仍存在监管盲区:一是企业关停或搬迁时,对遗留危险化学品的排查清理不够彻底;二是已征迁待开发地块的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日常巡查维护不到位;三是公众对危险化学品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不足。
涂某某用生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首先,环保、应急等部门应立即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排查类似闲置地块、废弃厂区中的危险化学品遗留情况,建立台账并专业处置;其次,要明确已征迁待开发地块的管理责任,建立日常巡查机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物理隔离;再次,应加强对公众的危险化学品识别和防护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起本可避免的悲剧,暴露了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短板。不能让宝贵的生命为监管漏洞“买单”。各级政府和企业应当以此次事件为戒,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到废弃的全流程监管体系,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唯有如此,才能告慰逝者,守护生者的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