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玉米增产突破,华人研究员徐晓莎贡献,网友质疑成果

0
分享至

你敢信吗?咱们常吃的玉米,芽尖里藏着能改粮食产量的“宝贝”,植物干细胞!

它像植物的“生长指挥官”,决定玉米能长多高,结多少穗。

过去几十年,咱们连它的“指挥手册”(关键基因)都没摸透,更别提用它增产了。

最近,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有了新突破,咱们华人研究员徐晓莎在中间“立大功”。

可即便有了这个突破,网友也不看好,毕竟 “实验室成果” 变成 “田里的高产玉米”,还差着好几道坎呢!

这事儿能成,多亏了一位华人研究员,杰克逊实验室前博士后徐晓莎。

她干了件看似简单却超关键的活,把含有干细胞的玉米和拟南芥嫩芽,一点点精细解剖出来。

别小瞧这步,嫩芽里的干细胞比针尖还小,藏在一堆组织里,切歪一点、分错一点,后面的研究全白搭。

没有徐晓莎这手 “细活”,啥图谱、啥因子都免谈。



徐晓莎把嫩芽解剖好后,团队用高科技设备分离单个细胞,做了 “单细胞 RNA 测序”,画出了基因表达图谱,还说要公开给全世界用。

可实际用起来,问题就来了:这图谱咋这么 “挑”?

先说 “品种不对路”。

徐晓莎解剖的玉米,是实验室里养的 “标准款”,既不抗风也不耐旱。

要是东北农民想种抗寒的玉米,南方农民想种耐旱的水稻,拿这份图谱当参考?指定不行!

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基因差太远,必须重新解剖、重新测序,没法直接用徐晓莎那批样本的数据。

再说 “时间不赶趟”。



徐晓莎解剖的是某个阶段的嫩芽,测的是当时的基因状态。

可玉米从发芽到结穗,就像人从小孩长到大人,每个阶段的 “生长指令” 都不一样。

现在的图谱只记录了 “小孩时期” 的指令,想知道 “青年时期”(结穗前)的基因咋表达,还得让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点,重复徐晓莎的解剖工作,再测一遍才行。

总不能拿 “小孩的食谱”,指导大人吃饭吧?

还有 “解读费劲儿”。

图谱里堆了密密麻麻的基因信息,就像一本没标点的书,得一点点琢磨。



哪些基因在徐晓莎解剖的嫩芽干细胞里特别活跃?

这些活跃基因和玉米后来长多大、结多少穗有啥关系?

科学家得熬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理明白,还可能有不同看法,没法靠一份图谱就 “一劳永逸”。

团队在徐晓莎解剖的样本基础上,不光画了图谱,还找到新的干细胞调控因子,甚至发现有些因子和玉米植株大小有关联,说以后能帮育种专家选好品种。

可你以为找到这些因子,就能立马种出高产玉米?差得远呢!

第一步得 “验真假”。

现在只是看着数据说 “这些因子和植株大小有关”,可这关系是真的吗?会不会是其他基因在 “偷偷帮忙”?



比如徐晓莎解剖的嫩芽里,某个因子表达多,同时另一个没被发现的基因也在发力,最后让玉米长得大,要是误以为全是这个因子的功劳,那后续改良就全偏了。

必须做实验,把某个因子的功能调强或调弱,看看玉米是不是真的跟着变大变小,产量是不是真的涨了,不能光靠数据 “猜”。

第二步得 “搞明白咋干活”。

就算确定因子有用,它是咋让玉米长高长壮的?是让干细胞多分裂,长出更多芽?还是让养分都往果实跑,少浪费在叶子上?



没弄明白这个,育种专家根本没法下手。只有摸清机制,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基因、选品种。

第三步得 “顾全大局”。

种玉米不能只看产量,还得看它能不能扛住旱、抵得住虫,玉米粒好不好吃、淀粉多不多。

要是某个因子能让玉米长得大,可一碰到干旱就死,那在缺水的地方根本没法种,再高产也白搭。

所以还得看看,这些因子会不会影响玉米的抗逆性、品质。

比如在徐晓莎解剖的样本里,有没有和抗虫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和新因子会不会 “打架”,只有方方面面都顾到,改良的玉米才能真正种到田里。



研究团队说,这种识别干细胞的方法能用到所有植物上。

可从徐晓莎解剖的玉米、拟南芥,到咱们常吃的小麦、水稻、大豆,这方法真能 “照搬”?难度可不是一般大。

先看 “结构差太多”。

玉米是 “单子叶”,拟南芥是 “双子叶”,徐晓莎摸透了它们的嫩芽结构,知道干细胞在哪。

可小麦是 “多倍体”,基因比玉米复杂好几倍,干细胞藏得更深,水稻长在水里,嫩芽泡在泥里,结构和旱地植物完全不一样。



徐晓莎那套解剖经验,到小麦、水稻这儿,基本得 “从零学起”,没法直接用。

再看 “成本太高”。

从徐晓莎解剖嫩芽,到用微流控设备分离细胞、做测序,一套下来花不少钱。

要是想研究燕麦、荞麦这些小众作物,或者让基层农技人员用这方法,成本根本扛不住。

而且徐晓莎的解剖技术得练好几年才能上手,普通农民、农技员哪有这时间和条件?

技术再好,没法普及也白搭。

还有 “田间不配合”。



实验室里温度、湿度都控制得好好的,徐晓莎解剖的嫩芽长得规规矩矩。

可到了田里,今天下雨、明天刮风,土壤肥力也不一样,干细胞的 “工作状态” 肯定变。

说不定在实验室里管用的因子,到了田里就 “失灵” 了。

还得在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做大量试验,看看这方法到底好不好使,不能光靠实验室结果下结论。

冷泉港实验室的这项研究,确实是植物干细胞领域的大进步。

徐晓莎的精细解剖更是功不可没,没有她这 “第一步”,后面的一切都是空谈。

但咱们也得清醒,从 “画出图谱” 到 “粮食增产”,不是一条直线。得解决图谱适用性、因子机制、技术普及这些问题,一步一步来。

不过话说回来,有突破总比没突破强。

相信随着技术不断完善,成本降下来,以后咱们真能靠植物干细胞,种出更高产、更抗灾的粮食。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华与华都已经道歉了,罗永浩为什么还跑去日本?网友们都在担心…

华与华都已经道歉了,罗永浩为什么还跑去日本?网友们都在担心…

深度报
2025-09-19 20:56:19
于朦胧事件被扒出更多往事!任嘉伦李现陈晓,为了保住清白出大招

于朦胧事件被扒出更多往事!任嘉伦李现陈晓,为了保住清白出大招

史行途
2025-09-15 16:54:01
阿斯:皇马后防再遭集体停赛,上赛季的魔咒再度来袭

阿斯:皇马后防再遭集体停赛,上赛季的魔咒再度来袭

雷速体育
2025-09-19 13:55:01
发工资了,浙江省绍兴市某公务员自曝工资收入

发工资了,浙江省绍兴市某公务员自曝工资收入

职为您说
2025-09-19 12:20:14
他大器晚成,演了75部剧才开始红,今16岁儿子帅出天际没人反驳

他大器晚成,演了75部剧才开始红,今16岁儿子帅出天际没人反驳

芳芳历史烩
2025-09-17 01:05:42
1970年,我国种植了600万亩蓖麻,蓖麻毒性是砒霜的1.4倍,为什么还要种?

1970年,我国种植了600万亩蓖麻,蓖麻毒性是砒霜的1.4倍,为什么还要种?

爱下厨的阿椅
2025-09-19 07:08:52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独角showing
2025-09-05 08:50:22
又死了一个

又死了一个

求实处
2025-09-18 22:20:02
京东:iPhone 17以旧换新销量是去年同期4倍

京东:iPhone 17以旧换新销量是去年同期4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2:54:36
姨妈让我接一米九大表弟回家,隔天家族群炸了,我好像接错人了

姨妈让我接一米九大表弟回家,隔天家族群炸了,我好像接错人了

星宇共鸣
2025-09-19 17:16:04
幸亏我们中国没有援助俄?美布下了三个陷阱,每一个都会万劫不复

幸亏我们中国没有援助俄?美布下了三个陷阱,每一个都会万劫不复

寻途
2025-09-18 22:05:19
反对“一国两制”!蒋万安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反对“一国两制”!蒋万安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混沌录
2025-09-19 14:40:30
武汉一超大商业体,本月将正式营业!

武汉一超大商业体,本月将正式营业!

武汉潮生活
2025-09-19 17:30:40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铭记历史呀
2025-09-17 17:52:21
蒋万安反对“一国两制”,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蒋万安反对“一国两制”,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近史博览
2025-09-19 16:19:18
玄学提醒:一个人要发财了,老天就会派这三种“信号”来给你报喜

玄学提醒:一个人要发财了,老天就会派这三种“信号”来给你报喜

诗词中国
2025-09-15 16:29:46
重庆武隆赵云山网红悬崖栈道被永久性封闭 官方:本就禁入且存多重风险

重庆武隆赵云山网红悬崖栈道被永久性封闭 官方:本就禁入且存多重风险

冬天来旅游
2025-09-19 00:46:17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06:06
浙江女教师被认定诽谤行拘两日,自称在三人闺蜜群聊“八卦” 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近日将开庭

浙江女教师被认定诽谤行拘两日,自称在三人闺蜜群聊“八卦” 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近日将开庭

红星新闻
2025-09-19 21:58:53
两性关系:一个女人,收了异性以下3件礼物,多半允许发展关系

两性关系:一个女人,收了异性以下3件礼物,多半允许发展关系

小鬼头体育
2025-09-20 03:18:05
2025-09-20 05:23:00
清欢百味
清欢百味
清欢百味
66文章数 1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教育
家居
亲子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