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的安涛研究员团队最近干了件颠覆认知的事——他们在距离地球2.3亿光年的矮星系里,逮住了一个正在“离家出走”的黑洞。这家伙不仅偏离星系中心3000光年,还在持续喷发着宇宙级能量束,活像个迷路却举着火把的探险家。(红移值z=0.017,约合2.3亿光年距离)
一、打破常识的“黑洞流浪汉”
以往我们都把黑洞当作星系的“心脏”,但这次在矮星系MaNGA12772-12704里的发现彻底翻盘。通过美国甚长基线阵列射电望远镜,团队捕捉到两个关键证据:
- 黑洞位置比星系中心偏移了0.94千秒差距(约3000光年)
- 检测到长达7.2光年的能量喷流,核心温度超10亿摄氏度
更实锤的是30年观测数据:这个3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属中等质量黑洞),亮度会像呼吸般忽明忽暗。安涛研究员打了个比方:“它像被放逐的宇宙灯塔,即便迷路了仍在倔强发光。”
二、矮星系藏着宇宙早期密码
你可能好奇:为啥专挑矮星系找黑洞?这类星系相当于宇宙的“活化石”,结构简单演化慢。理论早就预言:当矮星系经历碰撞时,黑洞会被引力弹弓效应甩出中心。但过去二十年,科学家始终抓不到现行犯。
这次发现有多难得?在3000多个候选矮星系中,仅此一个满足三大铁证:
- 超高亮度核心
- 持续喷流
- 跨越数十年的亮度波动
西班牙空间科学研究所的梅斯库亚博士直言:“在矮星系确认流浪黑洞,简直像在沙漠里找特定沙粒。”
三、改写黑洞成长史
这次发现直接冲击了传统理论——原来黑洞不必蹲在星系中心才能“干饭”。这个边缘黑洞持续吞噬物质的行为证明:早期宇宙中,超级黑洞可能通过“多点开花”方式快速膨胀。
更颠覆的是影响力。安涛指出:“这些宇宙流浪汉会从星系郊区释放能量流,悄悄重塑整个星系结构。”说白了,黑洞不只是星系发动机,还可能是躲在幕后的城市规划师。
四、中国设备即将大显身手
随着中国超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阵列投入使用,未来会发现更多“隐形”黑洞。新一代光学望远镜将精准捕捉星系结构,而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能探测更微弱信号。说不定某天我们会发现:黑洞流浪汉才是宇宙常态,它们正默默推动星系演化。
(论文详情见ScienceBulletin,DOI:10.1016/j.scib.2025.09.0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