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危机这几年越来越严重,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开始,粮食价格就一路飙升,很多穷国的人民直接面临饿肚子的问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急性饥饿人口已经达到2.5亿左右,到2024年这个数字还在往上爬,2025年7月发布的报告说饥饿人口超过2.95亿。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不少,冲突阻断了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黑海航道不稳,本来乌克兰是全球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供应国之一,出口量锐减直接推高了国际粮价。
加上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和洪水,非洲萨赫勒地区和东非的农田大量荒废,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这些地方的农民根本种不出东西来。
世界粮食计划署需要大笔资金来采购粮食和肥料,运到这些受灾区,但资金缺口一直很大,2023年需求超过200亿美元,实际到位的钱远不够用。
联合国作为协调全球援助的平台,世界粮食计划署是其中关键一环,这个组织负责向冲突和灾害地区提供紧急食品援助。
麦凯恩上任没多久,就在2023年4月12日接受政客杂志访谈时,直接点名中国应该增加对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捐款。
她提到2022年中国只捐了1100万美元,而美国捐了72亿美元,这个差距太明显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能力也应该按美国那样的标准多出点力,帮助缓解全球饥饿。
麦凯恩还说,中国在国内减贫上做得很好,帮助上亿人摆脱贫困,现在该把这种经验扩展到国际上。她同时提到海湾国家也需要加大投入,避免危机进一步扩散到全球经济秩序。
类似观点她在5月接受BBC HARDtalk采访时又重复了一遍,数据稍有调整,说中国捐1200万美元,美国还是72亿。她强调这不是针对谁,而是基于人道主义需要,因为资金不足会让数千万儿童面临营养不良。
其实这种呼吁不是孤立的,早在一年前,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萨曼莎·鲍尔在2022年7月就批评中国在全球粮食危机中“缺席”,说中国只捐300万美元给世界粮食计划署,美国却捐27亿美元。
她还指责一些国家拒绝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粮食危机加剧,特别是中国在东非饥饿严重时囤积化肥和粮食。鲍尔认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应该开放仓储,出口更多粮食来稳定全球供应。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在2023年9月也说过类似话,她用数据反驳北京的说法:世界粮食计划署50%的资金来自美国,中国不到1%;2021年美国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近10亿美元,中国只捐200万美元。这些官员的表态显示,美国政府在推动联合国系统内施压中国增加捐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回应这类批评,说中国已经尽到责任,不仅保障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还对全球贡献不少。中国是粮食进口大国,每年从国际市场买大量粮食,但也出口肥料和农产品。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通过南南合作基金向粮农组织捐款5000万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农业技术。
2023年12月,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刚果代表马马杜·姆巴耶公开表示,中国向非洲提供粮食援助,对维护非洲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比如,中国向缅甸地震灾区捐4900吨大米,向巴勒斯坦提供300万美元用于加沙医疗和粮食援助,还运送6万份食品包裹。
中国强调自己的援助方式更注重长期发展,比如派专家到亚洲和非洲教种植技术,帮助至少150万人脱离贫困,而不是单纯扔钱。
全球捐款格局中,美国一直是最大捐助国,2024年4月美国宣布额外补充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应对全球饥饿需求。世界粮食计划署欢迎这个举措,说这能填补部分缺口。
但其他国家呢?德国、巴西这些也捐了不少,但中国在捐款榜上排名靠后。联合国报告显示,2023年各类捐款的标准间接支持费用回收率为6.5%,但中国更倾向于双边援助,而不是通过联合国渠道。
像中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第三期捐5000万美元,联合国与中国和平与发展信托基金延长到2030年。这些项目聚焦实地合作,比如在非洲建灌溉系统,提高产量,而不是直接给钱买粮。
这种呼吁中国按美国标准捐钱的逻辑,表面上是人道主义,但背后有大国博弈的影子。美国欠联合国会费15亿美元,中国欠5.97亿美元,俄罗斯欠7200万美元,联合国整体资金紧张。
古特雷斯在2023年7月警告债务危机让33亿人受影响,政府优先还债而非投资民生。他没直接说支持美国债,但强调多边合作。
中国在去美元化上动作频频,抛售美债到8488亿美元,用人民币结算贸易,古特雷斯公开说去美元化不理智,会破坏世界经济秩序,导致混乱。他站在客观立场,但言论偏向维护现有体系,避免中美滑向新冷战。
中国回应说,美国长期限制粮食出口,加剧危机,还用援助当杠杆推动人口控制政策。中国减贫成就占全球70%以上,为什么要按美国模式走?
联合国呼吁捐款没错,但一味要求中国匹配美国规模,就有点道德绑架的味道。毕竟,每个国家国情不同,中国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巨大,先管好自己再帮别人是现实选择。
海湾国家捐款也不多,为什么焦点总在中国身上?全球饥饿需要集体努力,不是靠指责就能解决。
2025年饥饿人口还在升,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说加沙关键营养指标超饥荒阈值,麦凯恩呼吁别等正式确认饥荒再行动。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展空投50年历史,但不是长久之计。
中国在联合国发言说,推动多极化世界,能带来更多希望。援助不是竞赛,而是合作,美国捐多值得肯定,但别拿来压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帮非洲建农田,提高自给率,这比短期捐款更有长远价值。
总的来说,这种要求中国按美标准捐钱的压力,会继续存在,因为危机没完。联合国需要钱,美国推中国多出,背后是影响力较量。
中国坚持自己的路子,捐款虽少但实效强。全球粮食安全靠大家,不是一家独大就能行。希望各国少点指责,多点实际合作,早日让饥饿人数降下来。字数统计约2150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