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周起,龙美术馆(浦东馆)借苏轼名句推出全新展览《橙黄橘绿时》,全展以秋日为题,呈现一场融合绘画、雕塑与传统文化的艺术体验。展览设于龙美术馆(浦东馆)一楼展厅,硕大的浦东展厅再次被艺术激活。和浦西馆不同,浦东馆的这场展览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且无需预约。
展厅中络绎不绝的观众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诗人以此劝友人积极面对生活。橙黄与橘绿,两种色彩的过渡展现着生命节律、季节更迭。展览在应季花卉、人文景观、水岸自然、秋收农忙等题材中,呈现创作者各自珍视的秋日景致,创作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中叶至今。
龙美术馆·浦东馆展厅里呈现周春芽《剪羊毛》
本次展览汇集40余件现当代艺术作品,包括潘玉良《青瓶红菊》、周碧初《秋波双亭》、罗中立《喝水的农民》、王劼音《秋色》等多元媒介创作。
潘玉良《青瓶红菊》
潘玉良的《青瓶红菊》被摆放于玻璃柜中,打上了追光灯,成为展厅中的明星展品之一。中国第一代留洋女性艺术家潘玉良,她坚持将西画与中国传统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时人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第一流人物”。菊花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具有高雅纯洁的象征意义,为潘玉良最钟爱的题材之一。《青瓶红菊》是潘玉良创作成熟期的作品,时值中国抗战存亡之秋,潘玉良受战火波及滞留海外,她以概括性的笔触和浓郁的色彩描绘了瓶中虽已无根系却仍旧灿烂盛放的菊花,清新隽永尽显高洁姿态,展现了她面对困境凌然无惧的心境与意志,以及对家国和亲人的深厚情思。
陈树中《野草滩的农忙时节》
其余有关秋景的作品围绕秋季意象,多角度展现艺术家对金秋的诠释与表达。陈树中《野草滩的农忙时节》和李咏森《秋意》等作品为例,呼应这一主题,致敬劳动与自然节律。李咏森是海派绘画先驱,他曾经发起创立上海水彩画研究会和上海粉画学会,并分别担任名誉会长,他精于创作水彩,风格写实写意兼融,此次展出的《秋意》亦传达珍惜光阴、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在收获的季节,画家赞美祖国金秋,歌颂劳动丰收,以此题勉励观众友人们珍惜时光。
展厅融入中国传统家具与旗袍服饰
展厅中还摆放着条凳和红木桌椅,特别融入中国传统家具与旗袍服饰,构建出一个兼具视觉与情境体验的文人美学空间。观众不仅欣赏画作,更可沉浸于模拟书房与生活场景的展厅氛围中,感受秋意从画面延伸至空间的雅致情趣。
据悉,此次展出的作品均来自私人收藏,通过油画、水彩、水墨与雕塑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带来层次丰富的艺术享受,展期将持续至11月30日。
龙美术馆·浦东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原标题:《免费!“橙黄橘绿时”于龙美(浦东馆)金秋绽放》
栏目编辑:沈毓烨
来源:作者:乐梦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