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总羡慕上海的学生,觉得他们守着最好的教育条件,连学校食堂也该是顶好的——毕竟是大城市,各方面都该透着优越。
可没人知道,就算在这样的地方,学生们也有不为人知的苦处。有上海学生吐槽,自己在学校竟然常吃不饱,这话听着让人意外,可确实是不少人的真实处境。
要知道,吃得好不好、饱不饱,可不只关乎肚子,还连着日常的幸福度,甚至会影响上课的状态和成绩。
“18块钱学生午餐,虾是臭的”,上海学生无奈吐槽,就这还吃不饱呢
有个上海的学生,拿着餐盘里的虾,忍不住问身边同学“这虾能吃吗?”就这么一句话,悄悄打破了大家对上海高校食堂的“美好想象”。
单看菜单,学校食堂的菜好像挺丰富,荤素搭配着,看着比不少地方的学生餐都强,可仔细一瞧,那些菜总让人心里犯嘀咕,隐约觉得不太干净。
尤其是学生手里的这盘虾,更让人闹心。他指着两只虾说,这虾的颜色都发黑了,凑近闻还能闻到股臭味。这样的虾,别说是学生,换谁也不敢吃啊!
这话一出口,周围不少同学都跟着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吐槽起食堂的饭菜。有人说,现在大学食堂的饭,还不如自己小学、初中、高中时吃得踏实。
虽说现在一份套餐要18块钱,比以前贵了不少,可量却没跟上,很多学生吃完都觉得不饱。
这倒不是说学生们饭量有多大多能吃,实在是食堂的饭菜要么分量少,要么净是些没什么饱腹感的配菜,花了钱还填不饱肚子,任谁都会觉得不值。
其实这事说简单也简单,问题根源大多在学校食堂的供应商身上。不少家长也觉得,只要换个靠谱的供应商,饭菜的卫生、口味说不定就能好起来。
可现实是,供应商哪能说换就换,显然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办法,家长们就算着急也无能为力。没办法的话,那也只能退一步想:
只要问题不太大,饭菜能入口、吃着放心,也还能接受。最起码别像有些学生吐槽的那样,饭菜难吃到压根咽不下去。
学生餐不是一定要难吃才能有营养,两者不冲突
要是因为食堂的饭没法吃,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回家还得家长额外开小灶补营养,那可就太折腾了,也完全没发挥出学校食堂该有的作用。
家长们之所以为学生餐的事生气,核心原因其实很简单:学校本就有能力把这事做得更好。
毕竟这是在上海,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资源调配能力,都比很多地方更有优势,怎么偏偏在学生餐上掉了链子?
有人说“学生餐难吃和有营养是悖论”,可事实真不是这样,好吃又有营养的学生餐明明能做到,很多地方的学校都能兼顾,没道理上海的高校反而做不到。
更让人心里不舒服的是,吐槽食堂饭菜的学生,早就跨了一届又一届,甚至有些学生都毕业多年了,想起当年学校的饭还忍不住抱怨。
这就带出了家长们另一个生气的点:这么多年过去,学生餐的问题始终没解决,仿佛成了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上海的家长和学生对生活、教育的要求本就比别处更高,他们不是“挑刺”,而是希望学校能匹配得上城市的水平,把“让学生吃好饭”这种基础事做好。
学生餐关系到孩子每天的营养摄入,也影响着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状态,这么重要的事,实在不该被忽略,更不该拖了一年又一年,让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受这份委屈。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